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怎麼會有這種立法院?—只想監督別人,卻不願被監督

◎ 魯直

從解嚴以來,台灣的民主發展雖然已取得長足進步,但最近立法院部分提案的方向卻令人擔憂。國民黨與民眾黨近期合作提出及運作的多項法案與修法提案,顯示出一個令人不安的趨勢:他們試圖通過擴大立法院的權力來監督總統、五院(立法院除外)及人民,卻又設法削弱人民與其他憲政機關對立法院的監督能力。這樣的雙重標準,無異於將台灣的民主帶向危險的失衡。

立法院試圖以監督名義擴權,這些提案已被憲法法庭大部分宣告違憲,令人震驚的是,立法院並未因此反思其行為,反而繼續推動一系列限制監督的修法,試圖為其違憲行為製造免責條件。(資料照)立法院試圖以監督名義擴權,這些提案已被憲法法庭大部分宣告違憲,令人震驚的是,立法院並未因此反思其行為,反而繼續推動一系列限制監督的修法,試圖為其違憲行為製造免責條件。(資料照)

一、 擴大立法院權力的危險修法

國民黨與民眾黨合作提出及通過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與《刑法修正草案》,意圖大幅擴大立法院的權力,包括監督總統、五院(立法院除外)及公民、私法人的相關規定,表面上看似是強化憲政體制中的監督功能,但實際上卻暗藏巨大風險。

憲法賦予立法院監督行政機關的權力,這無疑是重要且必要的。然而,若立法院試圖以監督名義進一步擴權,將其監督範圍延伸至超越憲法框架的程度,便可能導致權力過度集中於立法機關,破壞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權分立的平衡。如此一來,立法院不僅可能侵害其他憲政機關的職權,還可能利用其權力為特定政治利益服務,而非全體人民。

事實上,這些提案已被憲法法庭大部分宣告違憲,顯示其內涵明顯不符憲法精神。然而,令人震驚的是,立法院並未因此反思其行為,反而繼續推動一系列限制監督的修法,試圖為其違憲行為製造免責條件

二、 選罷法修正案:逃避人民監督

在擴權不成之後,國民黨與民眾黨合作的策略轉向另一個領域,即修改《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選罷法)。此次修法提案旨在提高罷免連署門檻,國民黨立委並提案要求罷免案的同意票必須高於當選時的得票數。這些條件的提高,實際上是在為人民監督立法院設置幾乎無法跨越的障礙

罷免制度是民主監督的重要工具,提供選民在公職人員失職、不適任時修正錯誤的機會。然而,當罷免門檻被提高到近乎不可能達成的程度時,罷免制度便形同虛設立法院此舉的真正目的,無非是要削弱憲法上人民的監督權力,使立法委員得以逃避問責,進一步鞏固其政治權力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這種做法與立法院自身對其他機關的監督要求形成鮮明對比。立法院一方面大力強調其監督總統與五院(立法院除外),包含公民及私法人的正當性,另一方面卻試圖避免自身受到人民監督,這種「只想監督別人,卻不願被監督」的心態,與民主精神格格不入

藍白聯手提案修選罷法,提高罷免連署門檻,國民黨立委並提案要求罷免案的同意票必須高於當選時的得票數。這種「只想監督別人,卻不願被監督」的心態,與民主精神格格不入。(記者劉信德攝)藍白聯手提案修選罷法,提高罷免連署門檻,國民黨立委並提案要求罷免案的同意票必須高於當選時的得票數。這種「只想監督別人,卻不願被監督」的心態,與民主精神格格不入。(記者劉信德攝)

三、修憲法訴訟法:阻擋大法官的監督

除了選罷法修正案之外,國民黨立委還提出了修訂《憲法訴訟法》的提案,試圖提高釋憲門檻,要求大法官法定員額(15人)的三分之二同意,才能釋憲,藍白並不斷拖延同意新任大法官的上任,讓大法官無法有效行使監督立法院的職責,甚至可能使憲法法庭停止運作。大法官作為憲政秩序的最後防線,其職責是確保立法行為符合憲法規範。然而,若修法成功,大法官釋憲將變得更加困難,甚至完全不可能,立法院的違憲行為可能因此無法及時被糾正。

立法院應該成為民主法治的捍衛者,而不是破壞者。修憲法訴訟法的提案,顯然是企圖削弱大法官對立法院的監督功能,進一步鞏固其政治特權。這種策略無異於自設堡壘,試圖將立法院置於憲政體制的制約之外

國民黨提案修憲法訴訟法,企圖削弱大法官對立法院的監督,癱瘓憲法法庭。圖為律師界發起「律師界守護憲法遊行活動」,上百位律師走上街頭,捍衛與維護我國的民主憲政體制。(資料照)國民黨提案修憲法訴訟法,企圖削弱大法官對立法院的監督,癱瘓憲法法庭。圖為律師界發起「律師界守護憲法遊行活動」,上百位律師走上街頭,捍衛與維護我國的民主憲政體制。(資料照)

四、違反民主精神的雙重標準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儒家倫理的核心理念,也是民主制度應遵循的基本原則。聖經馬太福音也說:「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然而,藍白立委等的這些法案合作,顯然違背了這一理念。他們一方面要求擴大對他人的監督權力,另一方面卻設法削弱他人對其的監督權力,這種雙重標準無疑是對民主精神及做人核心理念的嚴重背離

監督是一種責任,而非特權。真正的民主制度要求每一個公職人員和機構都能在權力運作中受到制衡與問責,無論是行政、立法還是司法機關。立法院試圖透過一連串的修法提案為自己構築「免責空間」,只會讓台灣的民主陷入危機。

(作者為律師、政治評論者)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