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發展主權AI戰略與美中競爭

◎ 廖明輝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的興起,全球主要國家正積極投入發展主權AI(Sovereign AI),以鞏固經濟實力和國家安全。主權AI的概念建立在數位主權基礎上,主張國家應該對AI技術的開發、部署與應用擁有自主控制權。不僅是為了保護國家安全與經濟利益,更為了避免技術被外國力量所操控。各國紛紛投入巨資建構本土AI模型與基礎設施例如台灣的可信任AI對話引擎與法國的Jean Zay超級計算機升級,均是主權AI實踐的典範。

全球主要國家正積極投入發展主權AI,以鞏固經濟實力和國家安全。台灣也投入巨資建構本土AI模型與基礎設施,圖為可信任AI對話引擎。(取自官網)全球主要國家正積極投入發展主權AI,以鞏固經濟實力和國家安全。台灣也投入巨資建構本土AI模型與基礎設施,圖為可信任AI對話引擎。(取自官網)

美國作為全球AI領域的領導者,依靠其頂尖科技企業(如微軟、谷歌、OpenAI)和技術基礎設施,主導AI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同時,美國政府對AI出口與技術投資進行嚴格監管,目的在防止中國等競爭對手獲得關鍵技術

例如,美國透過對輝達高階AI晶片的出口限制,阻止中國軍事與國防應用AI技術的進展。美國的主權AI政策體現在國際規範制定上,透過推動與盟國間的技術合作,例如與歐盟的數位貿易協議,試圖構建以美國技術標準為核心的全球AI生態系統。

美國透過對輝達高階AI晶片的出口限制,阻止中國軍事與國防應用AI技術的進展。(路透)美國透過對輝達高階AI晶片的出口限制,阻止中國軍事與國防應用AI技術的進展。(路透)

中國則以國家主導的方式推動主權AI發展,透過「新型舉國體制」整合政府資源與企業力量,制定全面的AI戰略規劃。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將AI視為提升經濟競爭力與國家安全的核心技術。與此同時,中國也積極推進本土晶片的研發,試圖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例如華為與中科曙光等企業在超級計算機與AI晶片領域的投入。

此外,中國透過政策與法律手段確保AI模型的「政治正確性」,如要求AI系統反映「核心社會主義價值觀」。不僅是技術層面的規範,更反映中國試圖將AI作為文化輸出工具,塑造國際輿論格局與論述的企圖心

中國以國家主導方式推動主權AI發展,透過「新型舉國體制」整合政府資源與企業力量,推進本土晶片的研發,試圖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圖為華為。(路透)中國以國家主導方式推動主權AI發展,透過「新型舉國體制」整合政府資源與企業力量,推進本土晶片的研發,試圖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圖為華為。(路透)

然而,主權AI發展也面臨諸多挑戰,特別是在全球技術供應鏈高度交織背景下,完全自主幾乎不太可能實現。許多國家的主權AI專案仍然依賴外國技術。例如,阿聯酋的Falcon模型基於美國亞馬遜雲計算技術,新加坡的SEA-LION依賴美國GitHub與Hugging Face平台。而晶片、算力和數據的掌控也暴露出各國之間的相互依賴。法國的Jean Zay超級計算機的成功仍須仰賴美國輝達H100 GPU晶片支持,突顯在追求主權AI的過程中,「管理依賴性」而非完全「消除依賴性」的現實挑戰。

美中兩大強權發展主權AI已成為國家戰略。美國憑藉技術優勢與國際影響力,試圖維持全球AI領導地位;中國則依靠國家力量推動自主創新,挑戰美國的技術壟斷。其他國家在這場競爭中努力平衡自主與依賴,試圖構建適合自身需求的AI生態系統。

主權AI的推進促使更多國家參與到國際AI的合作與競爭中。以新加坡為例,透過SEA-LION吸引外國研究者與企業合作,進一步鞏固作為東南亞區域AI領導者地位。同時,AI技術的文化屬性也帶來潛在的國際政治與文化對抗,例如中國與台灣之間,對於繁體中文生成式AI內容的爭奪,也將成為下一個數位主權的戰場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