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宗翰
近期波波牙醫爭議延燒,身為一位牙醫師,我認為有三個主要的大問題:
波波牙醫爭議延燒,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本土小牙醫聯盟11月24日舉行「反密醫、反特權、反對24億假偏鄉計畫大遊行」。(記者陳逸寬攝)
第一個:學歷審查與實習量能
出國習醫者學歷來自不同國家與學校,因為我國的外交處境本來就難以查核當地國實際訓練的情形,只能就文件字面去進行審查,因此也需要加上回國後的實習訓練進行補強。然而因為實習量能有限,過多的實習生必然會排擠本國學生的實習品質,因此進行人員管控是必須的,否則將是國內外習醫者訓練品質一同下降,造成醫療品質的滑落。
第二個:偏鄉計畫
目前補助於牙科的偏鄉醫療經費約2-3億,許多醫療點與設備器材皆為民間自籌,今日賴總統與民進黨政府的美意希望可以透過偏鄉計畫牙科部分24億來強化偏鄉牙科醫療,作為牙醫師甚為感激總統與民進黨政府重視偏鄉牙科醫療。然而計畫中絕大多數用於以訓練波波牙醫為核心的部立醫院與醫學中心人事相關費用,其計畫之績效指標更只有收訓學員一項。賴總統的美意也就被大打折扣。
我認為偏鄉歸偏鄉,偏鄉計畫經費應直接用於偏鄉醫療,如:增加醫療點、汰換老舊設備、強化巡迴醫療、便利就醫補助…等方式,最重要的是,根據WHO 2021年的全球性研究報告指出,最能長期待在偏鄉的就是來自偏鄉原鄉的子弟,因此經費在訓練量能內增收偏鄉原鄉清寒子弟是最佳解方。
高雄市萬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范武吉號召偏鄉原住民挺國際牙醫,喊話「歡迎本土小牙醫報名到偏鄉服務」。(記者陳逸寬攝)
第三個:社會公平性
波波爭議的一個重心就是畢竟能出國習醫,負擔高昂學費跟生活費者本身家庭就有相當的經濟能力,而無這樣經濟能力的一般平民只能擠大學聯招窄門,對於經濟能力較差的家庭並不公平,也創造階級固化與複製現象,一般民眾會產生嚴重的剝奪感,更重挫賴清德總統作為礦工之子一路奮鬥到總統這樣激勵人心的形象,亦讓本與弱勢站在一起的民進黨蒙塵。
因此,妥善處理波波牙醫爭議,勿因少數背景能力強者的特殊需求而破壞制度,造成醫療品質的下滑與社會公平性的喪失,進而危及本土政權,這是總照顧弱勢,站在民眾這方的民進黨政府可以完成的事。
(作者為本土牙醫師)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