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孝順
若非那場面談,他或許不會憂鬱至萌生輕生念頭。
近來勞動部霸凌事件引發社會關注公部門職場霸凌現象,各界要求公部門改革聲浪不斷。圖非本文當事部門。(資料照)
朋友從事公職逾二十年,雖非傑出,卻謹守本分,平穩擔任基層主管多年。然而,近日因被指「疑涉霸凌及性平問題」,遭年輕上級主管約談。主管未明確說明投訴內容與原因,只提醒時代不同,應更注意言行。
這場不明不白的指控令朋友深感挫折,健康狀況惡化。他認為,自己雖偶有無心直言,但不足以構成霸凌或違反性平程度。然而,機關首長為避嫌,採取「寧可信其有」的態度處理,既未說明投訴細節,也未告知具體原因,反而令朋友人格受損、名譽受害。
職場霸凌形式多樣,包括不實指控、人格破壞、暴力威脅,或長期且持續孤立、漠視、排擠、嘲笑、整人等,確實應零容忍。然而,近期臉書粉專匿名爆料潮中,不乏因報復心態或對管理不滿而產生的投訴。對此類案件,是否仍應鼓勵揭發察查,值得深思。
部分民意代表甚至藉機宣稱握有多件檢舉資料,煽動民意,對「疑霸凌者」進行二次霸凌。此舉無助於建立健康職場環境,反而加劇不信任與恐慌。
高壓時代下,勞動部事件應為管理者敲響警鐘。管理方式需檢討,設法關注基層需求。同時,對於霸凌投訴,調查應保持中立,並讓投訴者明白自身法律責任,避免濫用檢舉,造成雙方俱傷的局面。
(作者為公職人員)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
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