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修民
川普總統當選人即將在明年回任總統,其在競選期間常質疑台灣缺乏自我防衛的決心,並對台灣晶片老是賣到中國耿耿與懷,與其費力與美國新政府解釋,其實還不如化被動為主動,主動提議成立新的半導體出口管制協議。
自從烏俄戰爭開打,全世界看到新時代戰爭的樣貌,雙方幾乎都用無人機對轟、但無人機之間的較量、其實就是科技的較量,也就是晶片之間的較量。
美國商務部長曾經說過,一枚標槍飛彈中有250顆晶片。這就是為甚麼在美國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中,關於晶片管制的部分與大規模殺傷武器放在一起。
而現行有關武器的軍民兩用出口物品項目主要參考瓦聖納協議,但瓦聖那協議參與國有如聯合國一樣,早就無法對恐怖極權國家的行為有任何新的對應措施。
「瓦聖納協議」全名為《關於常規武器與兩用產品和技術出口控制的瓦聖納協定》(The Wassenaar Arrangement on Export Controls for Conventional Arms and Dual-Use Good and Technologies),總共四十二國家參加,我國雖遭受中國打壓不能參與此等國際組織,但仍以此標準作為出口管制基礎。
瓦聖納協議本來的用意是取代冷戰成立的巴黎統籌委選會,或稱為輸出管制統籌委員會(CoCom)。CoCom因為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後,原本自由地區國家的軍民兩用貨品限制出口至蘇聯已不再適用,後以新的瓦聖納協議管制全球的軍民兩用貨品並納入俄羅斯。
烏俄戰爭開打,全世界看到新時代戰爭的樣貌。專家認為,川普重返白宮後,美中科技戰可能加劇。示意圖。(路透社)
制定新的科技出口協定有其必要
現行的瓦聖納協議無法有效嚇阻極權恐怖陣營,例如22年的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瓦聖納協議就跟聯合國一樣,完全一點用處都沒有,因為俄羅斯本身就是其中的一員,而瓦聖納因為台灣和以色列,這兩個全球頂尖的科技強國都不在其中,所以真的能夠發揮嚇阻全球戰爭的能力非常有限。
川普的外交政策
川普過去從來不掩飾其對現行的國際組織因為被中國滲透讓美國吃虧的不滿。過去從尼克森、季辛吉以來的邀請中國納入民主法治體系的政策只是其一廂情願的幻想,任何一個國際組織或是協定只要讓中國等非法治國家加入,其常利用檯面下的非法手段拉攏票數,導致標榜理想的國際組織例如世界衛生組織等幾乎毫無作用。
相較於即將回任的川普,現任拜登總統像個老好人,總是用勸說循循善誘的方式邀請盟友加入其對恐怖極權陣營的圍堵政策。導致現行的美國科技管制幾乎都是單方面進行,管制的效果顯有改進之處,即將上任的美國國務卿盧比歐之前在議員任內也對現有方式多所批評。
台灣可以主動出擊
與其被川普新政府質疑台灣的防衛決心,台灣其實可以善用在科技半導體的優勢,主動跟美國新政府表示、發起新的科技協定組織的優勢,有如當年安倍晉三說服川普印太戰略的重要,發起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歷史。
台灣其實可以主動出擊、發起新的科技協定組織的優勢,有如當年安倍晉三說服川普印太戰略的重要,發起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歷史。(美聯社檔案照)
一方面半導體、資通訊的研發製造供應鏈,其實遠不如現有傳統軍民兩用物品,其遍及機器、化工領域,牽涉的國家較廣,如果以半導體三大領域:設計、製造與封測。全球供應鏈有參與的國家其實不多,可行性較高。
另一方面、台灣也可藉此機會參與國際組織,同時讓世界看見台灣。也可以向美國新政府證明我們捍衛自己安全的決心。實乃一舉兩得。
(作者為科技專欄作家)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