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琪
近日桃園市某高中驚傳色狼闖入校園,對一名女學生施以勒脖、強行脫衣等暴力行為,這一駭人聽聞的事件隨即在網絡與社交媒體間引發廣泛討論。不僅校園應成為孩子們求知學習的安全場所,校方在處理性別暴力事件的態度也應該成為示範。
近日桃園市某高中驚傳色狼闖入校園,對一名女學生施以勒脖、強行脫衣等暴力行為。示意圖 。(資料照)
然而,令人震驚的是,該校的主任在事發後竟公開表示,受害者穿著短裙是誘發犯罪的原因,這不僅模糊了犯罪責任,更忽視了對學生的基本尊重與保護。校園安全問題並不僅限於物理空間的守護,更應包括對學生身心健康和性別平等的尊重,校方領導的這種指責言論只會對校園內性別平等的推動造成反效果,加劇學生對於校園安全的質疑。
該校主任事發後竟稱,受害者穿著短裙是誘發犯罪的原因。圖為短裙示意圖,與本案無關。(資料照)
從這一事件我們可以看出,校園安全不僅僅是一道圍牆或監控攝影機所能保障的,更需要校園文化和價值觀的支持,尤其是在性別平等的認知上做出積極轉變。針對性別暴力的指責行為會直接影響到受害者的心理健康,甚至讓她們在未來面對類似的情境時選擇沉默。這種現象不僅讓受害者再次受害,還讓校園成為滋生不公平和不正義的溫床。
現今,性別平等教育已經在社會中獲得重視,學校應是提供這類教育的重要場所,讓學生理解尊重他人、拒絕暴力、維護他人權益的重要性。然而,當校方領導反而在公眾場合批評受害者穿著,這無疑是對性別平等教育的一種背離,更對學生產生了誤導,使得學生可能誤認為,犯罪與暴力的發生與受害者的穿著有關,而非源於加害者的惡意行為。
對此,學校管理層應重新審視校園安全政策的有效性,並進行深入的反思和改善。
首先,在硬體設施上加強監控與防護系統,確保非校園人員無法隨意出入,進一步保障學生在校期間的安全。此外,學校也必須設立性別平等相關的培訓和教育,讓教師和管理人員理解如何在危機事件中提供專業的處理和支援,而不是出於偏見對受害者進行指責。
其次,學校需要制定針對性別暴力的明確處理流程和機制,確保一旦發生類似事件,學生可以迅速獲得協助,並且學校能妥善處理、有效應對,給予學生心理支持和安全感。這樣的機制不僅能保障受害者權益,更能為其他學生創造安全的校園環境。
在社會倡導性別平等的進程中,學校本應該成為領航者,將性別平等理念貫徹於教育、生活的每個細節中。唯有如此,才能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學會尊重多元,理解性別之間的平等與共生。桃園這起事件提醒我們,校園安全的維護不僅止於外在的硬體設施,更應包含管理層的態度、價值觀的建立及人文關懷。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保護學生免受性別暴力與歧視的傷害,並建立一個安全、包容的校園環境。
(作者為台北市民)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