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世界兒童日 傾聽孩子的聲音

◎ 蘇緯政

每年的11月20日是「世界兒童日」(World Children's Day),聯合國今年以「傾聽未來」(Listen to the future)為主題,強調透過「傾聽」孩子的心聲,實現他們自我表達的權利,理解他們對更美好世界的想像,並將這些納入未來的行動中。

11月20日是「世界兒童日」,聯合國今年以「傾聽未來」為主題,強調透過「傾聽」孩子的心聲,實現他們自我表達的權利,理解他們對更美好世界的想像,並將這些納入未來的行動中。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11月20日是「世界兒童日」,聯合國今年以「傾聽未來」為主題,強調透過「傾聽」孩子的心聲,實現他們自我表達的權利,理解他們對更美好世界的想像,並將這些納入未來的行動中。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同理心,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孩子的世界是純真的,也是敏感而細膩的。他們的表達或情緒,常隱含對世界的探索與情感。然而,許多大人習慣用自己的視角解讀孩子的話語,甚至因忙碌而忽略他們的聲音,讓孩子感覺不被重視,進而影響自我價值感。要聽懂孩子的心聲,我們需要放下成見,以真誠、開放的態度接納他們的觀點。當孩子難過、害怕時,別再只說不用擔心、不可怕,而是應該試著理解他們的感受,給予情感上的支持,幫助他們學會面對問題。

尊重與理解,是傾聽的雙翼

波蘭兒童人權之父雅努什.柯札克(Janusz Korczak)醫師 說:「每位孩子都有權利做自己,也有受尊重的權利。」唯有尊重,才能聽見孩子的聲音。尊重他們的感受、想法與選擇,即使與我們的觀點不同,也要懂得包容及接納。尊重,能讓孩子感受到自信與安全,他們會知道無論面臨什麼挑戰,都有可信賴的傾聽者與支持者。理解,則需要時間及耐心,細心觀察孩子的行為模式,瞭解其個性、需求與想法。當他們犯錯時,我們關注的重點不在於結果,而是要發現背後的原因,協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分享,建立心與心的連結

傾聽,並非單向的接收,而是一種分享的過程。傾聽時,可與孩子分享自身的經驗與感受,讓他們不會感到孤單,進而願意打開心房。像是孩子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沮喪時,我們可以說:「我也有考不好的時候,當時覺得很難過,但我發現,只要找到問題並努力改善,下次就能做得更好。」分享不僅是給予建議,更重要的是同理感,讓他們的困惑及情緒被理解,就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傾聽未來,行動現在

傾聽,需要同理心、尊重、理解、分享與愛。大人們,請停下忙碌的腳步,用心感受孩子的世界。我們會發現,他們的聲音與情感是那麼地豐富而真摯。他們需要的,是真心的傾聽者與支持者。讓我們一起傾聽未來,行動現在。多傾聽孩子的聲音,努力為他們創造一個公平、安全、健康、友善與幸福的成長環境,支持他們為更美好的未來自信前進。

(作者是大學講師、前立法院院長秘書)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