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林修民 半導體看天下》AI會毀滅人類嗎?

AI堪稱本屆諾貝爾最大贏家,而諾貝爾獎原先設立的目的就是要改善人類的生活,在慶幸AI被用於不是只能在資通訊產品外的同時,許多人也開始擔心AI如果被濫用,將會是何種狀況?

◎林修民

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於台灣時間10月8日下午揭曉,美國科學家約翰.霍普菲爾(John J. Hopfield)和加拿大學者、有「AI教父」之稱的傑佛瑞.辛頓(Geoffrey E. Hinton)共同獲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霍普菲爾(左)和辛頓(右)共同獲得,得獎原因是「開創了人工神經網絡的機器學習技術。(美聯社)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霍普菲爾(左)和辛頓(右)共同獲得,得獎原因是「開創了人工神經網絡的機器學習技術。(美聯社)

不只物理獎跟AI有關,利用AI開發蛋白質預測工具的Google DeepMind 執行長 Demis Hassabis、DeepMind 主管 John Jumper、華盛頓大學生物化學教授 David Baker 也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AI堪稱本屆諾貝爾最大贏家,而諾貝爾獎原先設立的目的就是要改善人類的生活,在慶幸AI被用於不是只能在資通訊產品外的同時,許多人也開始擔心AI如果被濫用,將會是何種狀況?

現年91歲的得獎者霍普菲爾德在受訪時則提到,人工智慧的發展本身沒有問題,可一旦失控就令人憂心。而被稱為深度學習之父的得獎者辛頓更是多次警告AI對人類的風險。

AI不是人類第一個發明會用於毀滅人類的科技

上一個被常常討論發展出來討論的是核能,到底核能該不該被發展出來? 支持者會認為核能過去幾十年的確為人類節省了許多碳排放,還包括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反對者認為利用核能的武器製造了許多核彈,準備毀滅人類。

不只物理獎跟AI有關,化學獎得主利用AI開發蛋白質預測工具,AI堪稱本屆諾貝爾最大贏家。(彭博)不只物理獎跟AI有關,化學獎得主利用AI開發蛋白質預測工具,AI堪稱本屆諾貝爾最大贏家。(彭博)

我們還可以找到更多這樣正反的科技例子,例如這陣子最紅的電影- 國有器官。 如果知道有的國家組織會把器官移植技術拿來活摘器官,那器官移植技術到底該不該被發展出來?

其實科技本身是中立的,有問題的是使用的人,有問題的人永遠都可以找到可以毀滅其他人辦法,即使沒有科技幫忙。中國歷史上唐朝的安史之亂就是典型的例子。

《資治通鑑》在唐宗廣德二年,距離大唐平息安史之亂一年左右時間,寫下這樣一句話「是歲,戶部奏:戶二百九十餘萬,口一千六百九十餘萬。」安史之亂後的大唐人口是1690萬,而至於盛唐時期的總人口數量從至少有6000萬人。

如果把這個例子拿來現代來看,由於這場戰役死了唐朝超過一半的人口,等於現今至少6億中國人直接消失,這跟把核彈丟到中國直到投降後的數目其實也差不了太遠。

由上可知如果權力集中到一個人身上造成的後果有多恐怖,在那個沒有AI,沒有核彈,沒有智慧型武器,甚至科技也稱不上的年代,人的野心慾望所造成整體人類的浩劫有多恐怖。

權力分立的人權保障才是避免人類互相毀滅的唯一武器

面對科技越來越發達,那我們該怎麼辦? 幸好人類文明發展數百年來,老祖宗替我們留下了一盞明燈,權力分立的人權保障來避免統治或是優勢者無限擴大其野心,這才是避免權力濫用侵害人權的唯一方式,科技只是一種中立的工具而已。

例如目前全球擁有核彈的權力分立保障人權的民主國家有很多個,而且歷史上當過這些有核彈的民主國家元首還有很多人,但大家有聽過其中哪一個領導人整天把核彈掛在嘴邊,動不動威脅要丟其他國家?

如果有上述這種領導人馬上就會被選民趕下去,在民主自由國家的好處就是可以隨時監督領導人,任何侵害人權的行為馬上就可能會被罷免,這才是真正避免毀滅人類的治本方法。

(作者為科技專欄作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