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看清中國的敵意 堅定台灣的道路

◎史里

賴清德總統近期強調台灣已有113年的歷史,而中國共產黨才成立75年,這表明台灣並非中國的「祖國」。他還提到《璦琿條約》,當年清國將大片土地割讓給俄羅斯。如今中國聲稱「一寸領土都不能讓」,卻對俄羅斯割地的歷史保持沉默,反倒對台灣步步進逼,顯得矛盾。

這些歷史事實揭示了中國的雙重標準,也表明中國對台灣的領土聲索缺乏正當性。

賴清德總統近期強調台灣已有113年的歷史,而中國共產黨才成立75年,這表明台灣並非中國的「祖國」。(資料照)賴清德總統近期強調台灣已有113年的歷史,而中國共產黨才成立75年,這表明台灣並非中國的「祖國」。(資料照)

經濟上,中國經常利用市場壓力來試圖迫使台灣妥協,但事實證明這種依賴並非單向。台灣對中國的出口以高科技中間財為主,反而顯示出中國對台灣技術的依賴程度。數據顯示,台灣對中國的高科技最終消費品出口僅占6.3%,這意味著中國在經濟上對台灣的控制力有限。而隨著供應鏈逐步轉移,台灣在中國市場的依賴也在減少,我們不需過度擔心兩岸經濟依存的風險。

然而,中國的壓力不僅限於經濟層面,還擴展至「人員控制」。今年一月起,富士康的台灣幹部在中國無故遭拘留,這無疑是中國「人質外交」的最新例證。這種情況在中國的法規支持下已非首次。自二○○五年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以來,便確立了將台灣統一列為「不惜使用非和平手段」的目標;而二○二四年七月新增的「台獨22條」進一步明確了對台灣各類人員的約束及懲罰,使台灣人赴中存在更多法律風險。這些法規條款加深了中國對台灣的敵意,讓台灣人在中國可能面臨無故拘留的風險。

在這種國際局勢下,台灣也不再是孤軍奮戰。美國、荷蘭等多國的表態指出,中國對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的曲解無法合理化其對台主權的宣稱,並表示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賴清德的「祖國論」不僅提醒國人台灣的主權,也向世界傳達了台灣的自我定位。

整體來說,台灣人必須認清中國的敵意,保持警覺、堅定立場。國際的支持讓台灣的未來多了一份保障,而我們也要用事實支持的信念來守護台灣的安全與民主。

(作者為台南市市民)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