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人不一定勝天 氣象署很值得掌聲

◎花小龍

九月底,我在防災課上跟同學們說要做好防颱準備,因山陀兒來勢洶洶,並預告一周後我們再來檢視颱風過境後的各種議題。颱風走了,我問他們這次風災最熱議的是什麼?同學們覺得「賺到」了颱風假,也有學生覺得氣象都「報不準」。學生才中二,身為一個引導者,我需要知道孩子們這些感受是怎麼得來的。有人自認沒風雨,有人說是看政論節目,也有人表示網路上大家都在罵。

民主國家可貴的是誰都可以大鳴大放。不過我想在這塊土地上,每個人都堅守著自己的工作崗位,才能不斷創造台灣奇蹟,彰顯出我們在世界上不可或缺的地位。我更認為,颱風延遲,不眠不休的氣象署很值得用「居功厥偉」來形容!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維基共享)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維基共享)

我是個業餘颱風迷,研究颱風近四十年。侵台颱風案例中,有不少秋季颱風進入巴士海峽或南海後,受槽線牽引北上,但都是走東海岸,例如1998年的瑞伯、2000年的象神颱風,都造成北部、東北部重災。但有更多的案例是預測颱風將北上,卻在南海滯留,被冷空氣消滅在海上,而共伴效應卻又重創北部,例如1987琳恩、1998芭比絲颱風。而這幾個颱風當時所處的氣象條件都跟山陀兒有相似處,更嚴重的是山陀兒登陸點在西岸。各地預防性的放假是要大家做好防颱準備,賺到假或指責的說法,對氣象署或下決策的縣市首長而言,都是難以承受之重。而每當颱風假看起來「錯放」的時候,總不乏事後諸葛,隔行如隔山,外行人都紛紛說起內行話。

非專業人員在「檢討」山陀兒颱風的預報時,是否同時比對過全球各大權威機構的模式?這次連AI都加入了戰局,結果卻是全軍覆沒!美國甚至在山陀兒颱風登陸前,預測它將掉頭前往福建,台灣的氣象署仍堅持它將在高雄附近登陸。事實證明,登陸時間雖遲,但預報無誤,氣象署不但沒獲得掌聲,卻惹來非議。

我對學生說:「台灣是小國,卻是天災的大國。」我們親眼見識今年春天 403大地震、夏天凱米肆虐、秋天山徒兒詭譎,氣象署肩負的重擔豈是非專業的大眾隨手蒐集一些資料所能判斷?我們該感受到的是當家園柔腸寸斷時,我們要如何心疼惋惜,我們要懂得感激那些默默為大眾付出專業的真英雄,更要培養「人沒有一定勝天」的謙卑!我與我的學生們向氣象人員們拍拍手,感謝您們辛苦了!

(作者為北市教師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