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柔
廈門大學八月初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出「啟動台灣接管準備」的構想,立即引發各界的廣泛關注。文章中提到,中國可能會提前實現統一台灣的目標,並強調應該全面做好接管台灣的準備,包括成立中共中央台灣工作委員會,以及建立「台灣治理試驗區」,以確保對台灣的治理能夠順利進行。中共當局對統一台灣的信心日益增強,但如何有效治理台灣是一大挑戰,反映中共在台灣問題上的戰略轉變,從單純的統一目標轉向更為複雜的治理考量,不過文章發表後,隨即遭下架。
廈門大學八月初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出「啟動台灣接管準備」的構想,立即引發各界的廣泛關注。但文章發表後卻隨即遭下架。不過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已將該文保存。(圖取自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網頁)
台灣民眾的反應
這篇文章在台灣引起強烈反彈,許多台灣民眾認為,這樣的言論加劇兩岸間的對立情緒,並視之為中共對台灣發出的威脅警告,台灣政府對此強烈譴責,認為此舉是對台灣主權的挑釁,並重申台灣人民堅守民主與自由的決心。外界普遍認為,這篇文章是中共試圖透過心理戰手段削弱台灣民眾對未來的信心,進一步強化其「一國兩制」的統一論述。
國際社會的看法
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譴責這篇文章中所展現的極端立場,認為這不僅損害台灣的民主權益,還可能對區域和平構成威脅。美國及其盟友尤其強調,中共不應採取任何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的行為,並呼籲各方通過和平對話解決兩岸問題。許多國際觀察家認為,廈門大學的這篇文章可能是在測試國際社會的反應,為未來的行動做鋪墊。
中共當局的做法
儘管文章已偷偷下架,但仍引發廣泛批評。中共當局似乎對此持積極態度,顯示中共可能正在加快推進對台灣的全面戰略準備,包括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多方面佈局。成立中央台灣工作委員會和設立台灣治理試驗區的建議,顯示中共在統一後如何有效治理台灣的設想,這種設想也反映出中共對台灣問題的長期戰略深度。
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廈門大學的文章無疑對兩岸關係造成負面影響,它進一步強化台灣社會對中共「武統」威脅的認知,可能加速台灣內部的自我防衛準備,並增加台灣尋求國際支持的動力。
結論
這篇文章揭示中共在統一台灣問題上的新思路,也反映其對台策略的深入與複雜性。然而,這一策略的實施可能引發更多的不確定性,並對區域和平與穩定構成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兩岸關係可能面臨更大的考驗,如何在和平框架下解決分歧,將成為未來的關鍵課題。
(作者為研究生)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