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提升海域監控,迎接新時代安全挑戰

◎鄭書堯

今年6月及9月接連發生兩起中國人士駕駛橡皮艇進入台灣淡水河及林口地區的事件,再次揭露了台灣周邊海域的安全漏洞。這些事件不僅具挑釁意味,更突顯出台灣在海域監控與防衛上的摺手短板。而且為什麼中國多以橡皮艇測試?這應可以傳聞中的第五縱隊及斬首行動有所連結。全面提升我國的海域監控能力,顯見以刻不容緩,台灣應從整合監控系統、重構國內外合作、強化防衛與威懾等方面進行全盤檢討與部署。

全面提升我國的海域監控能力,顯見以刻不容緩。圖為海巡署宜蘭艦跟中國軍艦對峙中。(記者邱翻攝)全面提升我國的海域監控能力,顯見以刻不容緩。圖為海巡署宜蘭艦跟中國軍艦對峙中。(記者邱翻攝)

第一,中國人士利用多角試探台灣海域監控能力

這兩起事件,展現了中國利用多角度、小目標來測試我國海域監控系統的意圖。這些小型橡皮艇從中國沿海出發,避開傳統偵測雷達與巡邏網,進入台灣海域,對我國海上安全構成直接挑戰。這些行動顯示,中國正逐步提升其海上挑釁手段的多樣性和隱蔽性,這增加了我國海域安全防護工作的複雜程度。

第二,整合中央各機關海域監管系統

目前,我國各中央機關之間在海域監控方面存在各自為政的問題,這導致資源分散、信息不對等與反應遲緩。為了有效應對海上威脅,需立即整合現有的海域監控資源,建立統一的海域監控指揮中心,具體建議如下:

(一) 中央指揮機制:設立一個跨部門協調的海域監控指揮中心,統籌國防部、海委會、交通部、內政部等單位,共享資訊與資源。

(二) 高科技監控設備:引進和部署先進的監控技術,比如高解析度衛星監視系統(低軌衛星鏈)、遠距離聲納探測設備、自動識別系統(AIS)、無人機巡邏等,全面提升對小型目標的偵測能力。

(三) 培訓專業人員: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專業訓練,包括操作新型監控設備、分析監控數據、快速反應等技能,確保人員能高效應對突發事件。

第三,拓展與周邊國家合作

台灣在面對來自中國的海上威脅時,不應單打獨鬥,而應積極尋求與周邊國家的合作。特別是與日本、菲律賓及越南有著共同的戰略利益,透過建立多邊合作機制,可以有效提升區域安全防禦能力:

(一) 建立情報共享機制:與日本、菲律賓及越南等國共享海域監控數據,建立聯合信息聯絡網,實現信息的即時交流與情資分享,建立共同監控圖像。

(二) 協同防衛演習:定期舉行聯合海上演習,加強各國在應對突發事件時的協同作戰能力,提高各方在聯合作戰中的默契度和作戰效果。

(三) 技術合作:共同開發和應用海域監控技術,提升各方對小型、不規則目標的偵測和反應能力。例如共同研發無人機監控技術、布建聯合監視雷達系統等。

第四,強化國內海上防禦演習

為了應對日益複雜的海上威脅,台灣需強化國內海上防衛演習,提升實戰應對能力:

(一) 模擬真實情境:演習應該模擬各種可能的威脅場景,包括小型船隻侵入、大規模入侵、電子戰干擾等,檢驗各單位的反應和協同能力。

(二) 全方位防禦:重視跨部門協作,自海域至陸地,確保國防部、海巡署、警政署等單位能夠在演習中全面配合,提升綜合作戰效能。

(三) 定期檢討與改進:每次演習結束後,應該進行詳細的檢討與分析,針對發現的問題和不足制定改進方案,不斷提升防禦能力。

結語

台灣面對的海域安全威脅日益增加,必須採取全方位、多層次的措施進行應對。整合中央機關的海域監控資源,部署先進技術,加強國際合作,並強化國內的海上防衛演習,這些措施如能有效實施,將大幅增強我國的海域監控與防衛能力,提高對各種海上威脅的應對與防禦水平,確保台灣海域的安全與穩定。

(作者為國立中山大學博士生、海洋實務工作人)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