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信鑫
中國爆紅的「蠟瓶糖」近日出現在台灣的網購平台,吸引不少人因網紅效應趨之若鶩。然而,這款糖果並無明確標示成分,也未經過合法的進口許可程序,導致消費者的健康安全受到威脅。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這類無標示的進口食品恐含重金屬或其他違法添加物,民眾購買後如發生問題,追責困難,呼籲消費者應提高警覺,避免購買來路不明的中國商品。
中國爆紅的「蠟瓶糖」近日出現在台灣的網購平台,吸引不少人因網紅效應趨之若鶩。(圖擷自網路)
中國食安標準掉漆,網紅推薦有隱患
「蠟瓶糖」的外層是蠟,內層聲稱是果醬或糖漿,但專家推測實際上可能是含有大量色素和香料的加工品,甚至使用工業蠟代替蜂蠟。即便在中國國內,也已經有媒體報導指出,這類產品屬於「三無產品」,即無生產日期、無廠家、無生產地址,安全隱患風險極高。消費者在面對這些來路不明的食品時,往往會因網紅效應而放鬆警惕,卻忽略了其潛藏的健康風險。
杜絕中國「美食」幻象,支持台灣本土產品
中國利用網紅效應和浮誇的宣傳手法吸引不少消費者的眼球,但這些「新奇美食」往往隱藏著重大安全隱患。蠟瓶糖的流行,只是中國市場上三無產品泛濫的一個縮影,對台灣消費者而言,這樣的產品不僅難以追查來源,健康風險也難以預測。當台灣本地市場擁有如此多安全、健康的選擇時,為何還要追逐那些充滿未知風險的中國食品?消費者應該保持警惕,對進口食品,尤其是來自中國的三無產品,提高警覺,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避免成為這場虛幻盛宴的受害者。
(作者為政大政治系學生)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