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荷蘭眾議院挺台!間接戳破中國從話語權操控與臺灣國際地位的角力!

◎林哲宇

近期,荷蘭國會通過2758號決議不涉及臺灣地位的聲明,立即引發中國駐荷使館的強烈抗議,中國藉由這一決議,長期在國際場域中封鎖臺灣的外交空間,並以「一個中國」原則壓制臺灣參與國際組織的可能性,本文將從國際關係與話語權的角度,探討中國如何通過聯合國2758號決議進行國際話語操控,並分析臺灣如何透過國際支持來打破這一困局。

近期,荷蘭國會通過2758號決議不涉及臺灣地位的聲明,立即引發中國駐荷使館的強烈抗議。(外交部臉書) 近期,荷蘭國會通過2758號決議不涉及臺灣地位的聲明,立即引發中國駐荷使館的強烈抗議。(外交部臉書)

一、聯合國2758號決議與中國的話語權操控

聯合國2758號決議於1971年通過,該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並撤銷對中華民國(臺灣)的承認,中國自此以「2758號決議」為基礎,宣揚「一個中國」原則,試圖將臺灣完全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758號決議僅解決了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並未明確提及臺灣的地位,這一模糊性成為中國話語操控的基礎。

中國利用其在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中的影響力,宣稱2758號決議確認了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以此封鎖臺灣在國際場域中的參與權,北京政府多次引用這一決議,要求各國和國際組織不與臺灣建立官方關係,阻止臺灣加入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內的各類國際機構,試圖在全球舞台上削弱臺灣的國際聲音。

二、中國如何利用國際話語權打壓臺灣

中國在國際組織中運用話語權的手段主要有兩種;首先是利用其在國際組織中的影響力,特別是在聯合國這樣的多邊機構內,對臺灣的外交活動進行封鎖,中國經常以經濟和政治手段施壓其他國家,要求其支持「一個中國」政策,並反對臺灣以任何名義參與國際事務,這種「統一戰線」式的外交壓力,使得許多國家選擇屈從於中國的經濟利益,而在臺灣問題上採取低調或迴避的態度。

其次,利用其在國際機構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塑造有利於自身的國際輿論,例如,在每次聯合國或其他國際組織中關於臺灣的討論中,中國代表往往會強調2758號決議的「一個中國」原則,並以此為依據,要求將臺灣排除在討論之外,中國也會對與臺灣有任何官方往來的國家發出外交抗議,甚至採取經濟報復行動,以迫使這些國家改變立場。

荷蘭國會通過的聲明,強調2758號決議並未涉及臺灣地位,這正是臺灣外交的一大突破,該聲明的通過表明,國際社會中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質疑中國對2758號決議的過度解讀,並開始重新審視臺灣在國際組織中的地位。

三、臺灣如何利用國際支持打破局面

面對中國的話語操控,臺灣並未被動應對,而是積極尋求國際支持,臺灣政府通過各種外交手段,與理念相近的國家加強合作,並努力將臺灣的國際參與問題帶入國際討論平台,臺灣的民主制度、自由市場和人權記錄使其在國際社會中獲得了不少支持,特別是在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中,臺灣的國際地位問題逐漸得到更多的關注。

臺灣還積極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NGO)、國際運動會和其他國際活動,通過「公民外交」來提升臺灣的國際形象和聲量;此外,臺灣在應對全球健康危機(如COVID-19疫情)中展現了強大的公共衛生能力,並以「臺灣模式」獲得了廣泛的國際讚譽,這些努力使得臺灣在國際輿論中得到更多的正面關注,進一步挑戰了中國對臺灣問題的話語壟斷。

四、國際秩序與話語權的博弈

中國對2758號決議的話語權操控,反映了當前國際秩序中的一場博弈,隨著中國在經濟、軍事和外交上的崛起,中國正試圖重塑國際秩序,特別是在涉及其核心利益的議題上,臺灣問題正是這場博弈的核心之一,中國試圖透過強化其國際話語權,將「一個中國」原則內化為國際秩序的一部分,並以此維護其自身利益。

然而,這一策略正面臨來自國際社會的反制,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新審視臺灣問題,臺灣在國際舞台上正逐漸獲得更多的支持,荷蘭國會通過的聲明即是一例,表明臺灣問題在國際輿論中的地位正逐漸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反映了國際社會對中國話語權操控的抵制,並可能成為未來國際秩序博弈中的一個重要趨勢。

結論

中國透過對聯合國2758號決議的操控,長期在國際組織中封鎖臺灣的外交空間,這是中國話語權操控的重要戰略目標之一,而臺灣正積極利用國際支持來打破這一困境,並通過民主、自由等價值觀尋求更多國家的支持,未來,中國與國際社會圍繞臺灣問題的話語權博弈將繼續發展,臺灣能否突破中國的話語壟斷,將取決於國際輿論的走向及全球主要國家的態度,在這場國際秩序的博弈中,臺灣的聲音和國際支持將成為關鍵因素。

(作者為政大政治系學生)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