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面對中共輿論攻勢:堅守國防自主與團結的關鍵

◎王天宇

近年來,臺灣積極推動國防自主,展現了我們捍衛國家安全的決心,卻隨著國造潛艦「海鯤號」建造進展的公開,中共開始針對潛艦測試問題,發起輿論攻擊,面對這些挑釁,我們必須洞悉背後的政治意圖,保持團結冷靜,避免被中共挑撥。

正在高雄港泊港測試(HAT)的潛艦海鯤號,外傳超過70項裝備測試未通過必須補測。對此海軍參謀長邱俊榮中將10日表示,泊港測試進度大約介於50%到60%之間,目前測試到現在的確是有十餘項的要做缺失改進,至於媒體報導的七十餘項,他認為這應該不是個正確的一個資訊。 (報社合成/資料照、國防部提供)正在高雄港泊港測試(HAT)的潛艦海鯤號,外傳超過70項裝備測試未通過必須補測。對此海軍參謀長邱俊榮中將10日表示,泊港測試進度大約介於50%到60%之間,目前測試到現在的確是有十餘項的要做缺失改進,至於媒體報導的七十餘項,他認為這應該不是個正確的一個資訊。 (報社合成/資料照、國防部提供)

首先,中共抓住「海鯤號」潛艦測試未通過的消息,意圖打擊臺灣民眾對國防自主的信心,我們應該理解,潛艦作為高度複雜的軍事裝備,測試中的技術問題是正常的發展過程,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時間和專業技術團隊的努力,這是所有軍事裝備在試驗階段必經的挑戰,中共刻意放大這些技術問題,無非是想削弱臺灣追求國防自主的意志,讓我們對自己的軍事能力產生不必要的懷疑。

其次,中共可能會利用潛艦項目中的內部討論,試圖放大臺灣政治體制內的矛盾,製造社會矛盾,目的是削弱臺灣面對外部威脅時的團結力,面對國防建設中的任何內部爭議,我們應保持清醒,避免這些爭論影響國防項目的推進,所有軍事項目都需要社會的廣泛支持,我們應該透過理性討論和透明的監督機制來處理問題,而不是陷入內部的無謂對立。

第三,中共也可能藉由「海鯤號」問題發動外交攻勢,企圖削弱臺灣的國際軍事合作,尤其是在臺美軍事合作的背景下,他們可能試圖挑撥臺灣與盟友之間的關係;對此,我們必須堅定信心,持續推動與國際夥伴的合作,強化臺灣的防禦能力,國防自主和國際合作並不矛盾,它們相輔相成,共同構築臺灣的安全屏障。

最後,中共藉由「海鯤號」議題展開的輿論攻擊,是其對臺策略的一部分。面對這些挑戰,我們不能輕易動搖,應堅守對國防自主的信念,並保持團結一致,推動臺灣在軍事和政治上的穩定發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外部威脅下,保障臺灣的安全與未來。

(作者為研究生)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