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台灣海巡的改革未來

◎鄭書堯

海巡署的多重角色自2022年8月2日,自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中國近年來第一次對台實施「環台軍演」開始,也是海巡正式被賦予平時捍衛海疆、驅離軍艦任務的開始,海巡以海域執法之名的「平戰轉換」先期部隊角色,直接面對來自中國軍艦的「襲擾」。

海巡以海域執法之名的「平戰轉換」先期部隊角色,直接面對來自中國軍艦的「襲擾」。圖為中國海警船(左)闖入我方限制水域,我方巡防艇(右)採一對一併航監控。(金門海巡隊提供)海巡以海域執法之名的「平戰轉換」先期部隊角色,直接面對來自中國軍艦的「襲擾」。圖為中國海警船(左)闖入我方限制水域,我方巡防艇(右)採一對一併航監控。(金門海巡隊提供)

中國升高台海局勢 海巡署任務比國防部更多元

在這次被國內外專家學者評價為「第四次臺海危機」的中國對台軍演後,又分別在2023年8月24至25日賴清德時任副總統過境美國時,對台採取「海空聯合戰備警巡演練」,以及,2024年5月23至24日,賴總統520就職後於台灣周邊海域展開「聯合利劍-2024A」演習,海巡署的任務真是堪稱比國防部更加的多元。

在國際情勢及周邊海域中國灰色地帶威攝不斷升溫下,海巡署平時的工作也是有增無減,除了依據海巡自身《海岸巡防法》的任務職掌,在海域巡邏、救生救難及國內商漁港實施安全檢查等等,另外還要配合國防部相關的國家安全的國防任務,還有來自農委會(現在的農業部)、交通部的行政委託,在港口要對每艘漁船進行魚貨數量的瞭解、對交通船或娛樂漁業漁船檢查有沒有穿救生衣。者也是在國內,不管是政府高層,還是普羅百姓,對海巡署真正核心任務的認識,越走越遠的真正原因。

海巡主要核心任務包含海域治安、維護漁權。我漁船日前遭中國漁船不慎衝撞,海巡署艦隊分署新竹艦趕往攔截,促成雙方和解,維護雙方漁權。(海巡提供)海巡主要核心任務包含海域治安、維護漁權。我漁船日前遭中國漁船不慎衝撞,海巡署艦隊分署新竹艦趕往攔截,促成雙方和解,維護雙方漁權。(海巡提供)

海巡主要五大核心任務 工作有增無減

海巡主要五大核心任務包含「海域治安、維護漁權、救生救難、海洋保育、海洋事務」,其職責涵蓋維護海岸和海洋安全、檢查船隻及交通工具、打擊走私和非法移民、保護海洋環境以及執行海上救援等。根據《海岸巡防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海巡被賦予了在商漁港進行安全檢查的法定職責,然而,在實踐中,部分本不屬於其核心任務的工作,如農業部和交通部休閒漁業管理的檢查和港口交通秩序的維護,已被他機關移至海巡執行。

海巡是否應在港口固定安檢的利弊分析

針對海巡是否應該在港口實施固定安全檢查的討論,學界和實務界持不同意見,筆者探討了海巡主要職責、其在法律上的角色、涉及的其他政府機構及其職責劃分的利弊,並簡約的提出相應的建議,以期提升有關執法效率和行政效能:

一、優點

將非核心職責重回原相關機構的做法可提高海巡專業效率和資源分配的有效性。
專業化意味著海巡署能夠更專注於其核心職責,讓已經升格的農業部重新執掌對漁業的管理,交通部對港口安全及交通秩序的維護。以這種專業劃分,能夠改善行政資源利用效率,同時減少各部會的重複勞動,提升政府的整體運作效能。

二、缺點

在職責轉移的過程中,也存在潛在的缺點。
在各機關行政協調時間可能增加,新職責重組,期間責任界定不明確,容易導致管理真空。此外,跨部門間的溝通不暢也可能帶來實施困難,甚至削弱整體執行力。

為確保職責轉移的順利進行,礙於篇幅大小,筆者初步摘要建議:

一、應該由跨部會議討論制定詳細的交接過渡期間執行計劃,增強部會間的溝通合作,並對轉移過程進行持續的監督和評估。

二、此外,為了提高相關人員的專業能力,可以提供專業培訓,並設立臨時的各部會的專案編組,達到跨部會溝通渠道,優化修正現行法規命令,同時進行公眾教育與媒體管宣,讓社會各界充分了解。例如,在農業部重回休閒及漁業管理時,可以通過定期與海巡舉行專業培訓,提升其相關人員的檢查技能和人員水準;而交通部在接管港口安全和交通秩序維護時,可以設立臨時溝通平台,保障信息及時互通,避免出現信息孤島。同時,對社會公眾進行宣傳教育,讓大家明白改變是為了提供更好的政府效能。

強化台灣海巡能力。圖為海巡署巡護九號日前首度與日本海上保安廳進行搜救演練。(海巡署艦隊分署提供)強化台灣海巡能力。圖為海巡署巡護九號日前首度與日本海上保安廳進行搜救演練。(海巡署艦隊分署提供)

專業化分工不僅能夠促使各機關發揮其最大潛能,還能通過協同合作,共同維護港口和沿海地區的安全穩定。這種模式值得進一步探討和實踐,以期在全球複雜的海事環境中,更好地保障國家和公眾的利益。雖然將非核心職責轉回相關機構具有相當挑戰,但通過細緻中長程的計劃和政府各部會有效的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轉換過程中的風險,提升政府整體的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

綜觀,各國海巡在任務多樣性、專業訓練、國際合作及技術應用方面各有所長,如美國的多功能性訓練和先進裝備、加拿大的污染應變和破冰技術、日本的國際合作及環境保護、韓國的綜合執法能力、荷蘭的跨部門協作、法國的科技應用、安全監管、以及英國的高標準海事管理及快速應變等。

對於強化台灣海巡能力的建議包括:增強跨部門協作、多功能專業訓練、強化國際合作與信息共享、升級技術裝備等,讓台灣海巡離開港口束縛,全新海巡專業化,全面提升台灣海巡,來應對越來越多元化及複雜的海上挑戰能力。

(作者為國立中山大學博士生、海洋實務工作人)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