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台灣社會對柯文哲爭議案該有的省思

◎賴其瑋

柯文哲的爭議風波之所以那麼引起世人非議,是因為無論是補助款置私宅、圖利特權人士、設立人頭公司、把爛帳怪罪給會計師,都在挑戰台灣社會所認知政治道德的底線。但除此之外,筆者認為台灣人還是可藉近期案件,有一喜一憂的方向反思柯文哲爭議的風波。

首先是,從柯文哲的爭議可以看到,包括人稱「陽光法案」的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政治獻金法、洗錢防制法等制度設計,確實有發揮作用。若是在過去,手擁那麼大筆現金的貪官,大可直接在加勒比離岸金融島國開帳戶。正是因為法制上的規範,讓洗錢的門檻提高;同時,而正因為政黨、政治人物的財產必須誠實申報,這次柯文哲的各種劣行,才會被攤在陽光下。因此,政治人物、政黨金流的透明化,對於民主政治的運作來說是正確的翼助,是有正面效果的,這點是值得國人肯定的並作為未來積極推動的方向。

柯文哲的爭議風波之所以那麼引起世人非議,是因為無論是補助款置私宅、圖利特權人士、設立人頭公司、把爛帳怪罪給會計師,都在挑戰台灣社會所認知政治道德的底線。(資料照)柯文哲的爭議風波之所以那麼引起世人非議,是因為無論是補助款置私宅、圖利特權人士、設立人頭公司、把爛帳怪罪給會計師,都在挑戰台灣社會所認知政治道德的底線。(資料照)

相反的方面是,國人也應從「追究柯文哲」的行動暸解到,轉型正義、釐清黨產並不是什麼撕裂社會的毒蛇猛獸。從近期國人不分立場的對柯文哲本人的批評來看,將弊案揭發,反而是有效促進不同立場的國人團結的全民共識。

戒嚴時期國民黨黨國體系的規模,較之柯文哲一家,是參天巨木與株芽小草的差別。在柯文哲風波正在進行的同時,周典論、鄭天財、林姿妙等國民黨人士行賄、收賄、貪污之案還在進行中。國人可有正視,轉型正義不力行下,對於台灣政治的負面危害?事實上,戒嚴時期黨國之結構,正是將犯罪法制化的結構。

今天柯文哲、鄭文燦等人的犯行,相較上述周鄭林等,被格外的放大,筆者擔憂,會不會是因為轉型正義不彰,讓泛藍媒體認知柯、燦兩人不是「自己人」之故?

筆者認為,國人應從柯文哲一家就可以做出如此多的劣行,來反思控制軍隊、情治單位、黨組織的黨國體制,還可能做得出多少更大規模的劣行?並呼籲國人既已從追究柯文哲,暸解到公義就是如此貫徹。那麼,也該進一步,反思還未竟的轉型正義。

(作者為台聯黨青年部副主任)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