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蜀釣
宏都拉斯前副總統納斯拉亞近日公開表示,若在2025年贏得總統大選,將重新承認台灣並恢復外交關係。此番言論,無疑是對中國在拉丁美洲外交政策的當頭棒喝,也暴露了北京當局以經濟利益換取政治效忠的真實面目。
貿易失衡:中國「友誼」的代價
納斯拉亞指出,宏國與中國建交後,並未如預期般獲得經濟紅利,反而陷入嚴重的貿易逆差困境。2022年,宏都拉斯對中國出口僅1100萬美元,進口額卻高達2億美元,雙邊貿易呈現極度不平等的狀態。相較之下,宏國同年對台灣的出口額則高達1.21億美元,顯見與台灣維持邦交關係更能為宏國帶來實質的經濟利益。此現象揭露了中國以經濟援助為誘餌,實則行經濟殖民之實的險惡用心。
宏都拉斯前副總統納斯拉亞(左)近日公開表示,若在2025年贏得總統大選,將重新承認台灣並恢復外交關係。(報社合成/路透社)
斷交後遺症:宏國經濟的沉痛教訓
與台灣斷交後,宏都拉斯不僅失去重要的貿易夥伴,更造成國內產業的嚴重衝擊。以養蝦業為例,斷交後直接及間接損失的工作機會高達1.3萬個,對宏國經濟造成沉重打擊。這些數據顯示,中國的承諾往往淪為空頭支票,而與台灣斷交所帶來的損失,卻是宏國人民必須承受的苦果。
「殖民」與「剝削」:中國的真實面目
納斯拉亞直言批評現任總統卡蕬楚是「騙子」,並指控中國企圖以「自由貿易協定」(FTA)為幌子,實則對宏國進行「殖民」和「剝削」。這番話語,道出了拉丁美洲許多國家對中國日益擴張的經濟影響力的擔憂。中國以金錢外交的手段,試圖在拉丁美洲建立其勢力範圍,將這些國家變成其經濟殖民地,以滿足自身資源和市場的需求。
宏國的反思:對台灣的重新認識
納斯拉亞的表態,反映出宏國國內對中國政策的反思與覺醒。中國的經濟霸凌和外交手段,已讓越來越多的國家看清其真面目。宏都拉斯的例子,應成為其他國家的警示:與虎謀皮,最終只會成為待宰的羔羊。選擇與台灣站在一起,才是維護自身利益和尊嚴的最佳途徑。
(作者為學生)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