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次
美軍新型武器的戰略意涵
美國海軍近期於印太地區部署AIM-174B超長程空對空飛彈,其戰略意涵不容忽視。AIM-174B射程達400公里,超越美軍現役AIM-120飛彈,更重要的是,其射程超越中國「霹靂-15」空對空飛彈(射程超過250公里),直接挑戰解放軍企圖以遠程飛彈優勢在區域衝突中建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戰略。此舉顯示美國決心挑戰中國在南海擴張軍力的企圖,並向區域盟友釋放安全承諾的信號。AIM-174B的部署,預示著南海地區的軍力平衡將產生新的變化。
美國海軍已在印太地區部署AIM-174B超長程空對空飛彈,可能改變美國和中國在南海的軍事態勢。圖為掛載AIM-174B飛彈的美國海軍F/A-18E大黃蜂戰機。(報社合成/取自X平台)
打破「反介入」迷思,捍衛航母安全
中國近年來積極發展「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試圖利用地理優勢和遠程飛彈,將美軍航母戰鬥群阻絕於第一島鏈之外。然而,AIM-174B的出現,猶如一把利劍,直接刺穿了這一戰略的軟肋。其超遠射程將迫使解放軍的反艦飛彈部隊後撤,難以有效威脅美軍航母。這意味著美軍航母將能在更安全的距離外執行任務,確保其戰力有效發揮,同時也壓縮了解放軍在南海的活動空間。
扭轉台海戰局,威懾「非和平手段」
AIM-174B的部署,對台海局勢更具有指標性意義。台灣位於第一島鏈的樞紐位置,長年承受著來自中國的軍事壓力。一旦台海爆發衝突,AIM-174B將成為美軍的王牌,其遠程打擊能力足以有效壓制解放軍的空中攻勢,保護美軍航母和其他重要軍事資產,並為台灣爭取寶貴的時間與空間。更重要的是,AIM-174B的存在本身就具有強大的威懾作用,可有效提高中國對台動武的成本和風險,迫使其更加謹慎地評估使用武力的後果。
軍備競賽加劇,區域安全挑戰
美國部署AIM-174B,無疑將加劇中美之間的軍備競賽。可以預見,中國勢必會採取反制措施,例如研發更先進的遠程飛彈或加強電子戰能力,試圖抵消AIM-174B帶來的威脅。這種軍備競賽的升級,將加劇區域的緊張局勢,為地區安全帶來新的挑戰。面對新的安全形勢,台灣必須密切關注局勢發展,持續強化自身的國防力量,並加強與美國等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才能有效維護自身安全和區域穩定。
(作者為學生)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