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以核減碳」不是萬靈丹,再生能源才是解方

我們要理性務實面對2050淨零碳排與不同發展階段電力穩定供應的挑戰,「以核減碳」不是唯一萬靈丹,再生能源才是有效解方。(資料照)我們要理性務實面對2050淨零碳排與不同發展階段電力穩定供應的挑戰,「以核減碳」不是唯一萬靈丹,再生能源才是有效解方。(資料照)

◎林仁斌

近期童子賢董事長不間斷地大力倡議「核綠共存」,近日更自詡是傳播「福音」的傳教士。看他六月二十日的簡報《談電力的能源配置與產業發展》,可以理解他對全球暖化效應、台灣減碳成效、發展再生能源的可能環境衝擊、以及低價穩定供電等課題的憂心與人文情懷。當然,那些已經被「事實查核」的錯假資訊,甚或讓他被評論為「謠言中心」,也不難猜測是從哪些過時且背離現實的擁核人士所提供的。

近日童先生甚至公開將核廢料比喻為「關在籠子裡的猛獸,似危實安」,獲得擁核人士的盛讚並加碼造謠說:「核廢料是現在的政府不想處理,一旦處理則無理由拒絕續用核電」。他們這樣錯誤認知核廢料處理與處置的本質,始終是以不完整的技術、或僅是從經濟或環境面向在做論述,沒有意識到核能在台灣是相當社會面向的議題。最令人不解的是,不斷的引用錯假資訊,謬誤推銷「以核減碳」是氣候暖化與能源問題的唯一萬靈丹,卻已像是毫無邏輯思維的地下電台賣藥郎?最關鍵的事是,台灣核電廠能否耐震、能否排除核災的可能性、萬年毒物的核廢料要如何處理等問題,附從「核綠共存」的擁核人士倒是都可以充耳不聞,一笑置之。

主張「核綠共存」也不喜歡政治操作的童先生,現在好似已被擁核人士擁護成了「愛核」急先鋒,忘卻了他該是要扮演台灣減碳行動的領頭羊。核能現在好像已被童先生他們講成比再生能源還要更好,反倒是再生能源不「綠」了,有許多衝擊環境生態的問題。難道既存的可能問題在他心中就無解了嗎?台灣對於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與循環經濟,乃至於國土規劃與永續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觀光等課題都已有妥適的計畫和具體成果,也一定能齊心討論出更周延可行的做法。我們不否認與核電廠一樣,除了沒有輻射污染外,任何再生能源廠的興建和運轉,材料、元件和設備的製造過程,都會有傳統污染物和廢棄物產生,也無法能完全無害。而是,在衡量多面向的利益弊害以及台灣地狹人稠、地震頻仍的自然條件與社會的風險承受能力之後,整體而言再生能源的正面效益遠大於負面效應,更毫無疑問的是好過核能很多。

我們要理性務實面對2050淨零碳排與不同發展階段電力穩定供應的挑戰,「以核減碳」不是唯一萬靈丹,再生能源才是有效解方。全力推動再生能源發展與節約能源,才是我們能兼顧台灣永續安全,要善盡對抗全球暖化的減碳義務所應走的大道。

(作者為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學術委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