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台灣「大學教育」弊端不少 教改刻不容緩

◎陳慶坤

8月2日自由廣場汪志堅〈嚴審學位論文 杜學歷通膨惡化〉一文,指出報載某國立科大指導教授收錢請人代筆學生論文,並護航學生取得學位,敗壞學倫。確實反映台灣大學碩博士教育已達「墮落」的地步,教學品質良莠不齊令人堪憂。

然在學術教育界不只在碩博士生論文抄襲、代筆風熾,從系上教師聘用徵才到教授的升等著作,依然黑影幢幢,教育理念可謂「黃鐘譭棄,瓦釜雷鳴」的地步。

大學教授所掌握教育、行政資源,因循苟且以致弊端叢生,教育部應當痛定思痛,重啟教改的希望工程!(資料照)大學教授所掌握教育、行政資源,因循苟且以致弊端叢生,教育部應當痛定思痛,重啟教改的希望工程!(資料照)

系所教師的聘用「近親繁殖」

首先,在系所教師的聘用「近親繁殖」非常嚴重。筆者曾經擔任系上「助教」(目前稱行政助理),只要系上開出職缺,系上教授各方人馬運作角逐,競爭非常激烈。在媒體合法公告徵才之後,隨即一大批應徵者的履歷、著作堆滿系辦,但系主任資料連看都沒看就直接唱名,少數幾位獲得通知試教、面試,其他資料也不與應徵者退件,就到垃圾場了!然後通知試教、面試就上演一齣戲碼,除了一些陪榜演戲之外,最後「結果」都符合劇本的鋪陳結局,無關乎才識學養。教學資源掌握在「有關係就沒關係」的用人唯「財」上?

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於高位。這種現象相信在陽光照不到的公私立大學比比皆是,是台灣學術沉淪的原因之一。解決之道需要訂定利益衝突之迴避規定,「同系所畢業」的教授,回到自己的母校要有一定的比例,否則在師、生、學長弟同一族群關係下,容不得異質聲音,形成利益共同體,大家有飯一起吃香喝辣,這樣的系所永遠不會進步。

其次,指導教授收錢請人代筆學生論文,護航學生取得學位,真是菩薩心腸!?但也有指導教授因掌握學生畢業與否的生殺大權,也運用一些資優的學生幫忙寫教授升等論文,教授會將一部分內容章節由學生以課堂報告的形式,然後集其大成,成為升等論文,也是「水幫魚、魚幫水」的一種特殊生態?

台灣大學教育過去因為廣設大學之風,彼此招生競爭激烈,種下教學品質為人所詬病之因,學歷通膨惡化,導致大學畢業是過去的高中生程度。

「教授治校」一直是西方大學傳統中非常重要的精神所在,然移植到台灣,當這些教授連自治、自制都不會的時候,台灣各大學近十數年來的各種紛擾、荒謬與病態現象,就無不令人心驚膽顫。大學教授所掌握教育、行政資源,因循苟且以致弊端叢生,教育部應當痛定思痛,重啟教改的希望工程!

(作者為台灣教授協會會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