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烱錫
1994年7月28日,國民大會表決「山胞」修改為「原住民」時,得票74.14%,未達75%的修憲門檻。已故國民大會Qui.Giling(高正治)代表立刻衝上發言台臨時動議,重新表決結果,才以75.67%,驚險通過。值此原住民正名三十年,呼籲進一步回歸Qui.Giling所說高貴富足的蜜蜂窩式部落生命共同體。
1994年7月28日,已故國民大會Qui.Giling(高正治)衝上台要求重新表決原住民族正名案,才驚險通過。圖為追思影片重現高正治情景。(資料照)
排灣族人的生活與蜜蜂關係密切,男女老少都愛吃蜂蜜,蜂蛹可拿來作為小米糕的餡料,蜂蠟也有很多用途,例如防繩爛、防水,融化的蜂蠟還可吸引野蜂到特定的人工蜂巢作窩。
排灣族人的生活與蜜蜂關係密切,男女老少都愛吃蜂蜜。(資料照)
他們觀察蜜蜂社會,母蜂稱為mamazangiljan,體型最大,負責繁衍,是蜂群中心。雄蜂稱為uqaljaya tjainan,負責交配大任。採集蜂稱為saraipan,體型較小,可品嚐各種花蜜並加以採集回窩作食物。
排灣語稱頭目與母蜂同為mamazangiljan,Qui.Giling生前是太麻里溪流域kaljatjadran部落的mamazangiljan,在2009年莫拉克颱風救災期間,他根據耆老的話指出,部落像蜜蜂群一樣,跟隨mamazangiljan(母蜂),大家一起蓋蜂窩、採花蜜、生殖、禦敵,各自善盡自己的角色,以求生存繁衍,並不是誰指揮誰,但若沒有mamazangiljan,蜂窩會亂。
聯合國在2007年終於通過1993年提案的《原住民權利宣言》,原住民的英文為Indigenous peoples,語源從拉丁文indigena 而來,意思是從土地長出來的人群,乃指一群在特定地區的原始居民。原住民在其生活領域具有自然資源的集體固有權利是原權宣言的關鍵核心訴求。
盼回歸部落自治 可永續利其傳統領域的森林碳權與自然資源
原住民在台灣以部落存在,在二十世紀初,統計約750個,歷經日本統治、中華民國軍事戒嚴,如今在國會全面改選與總統直選近三十年後,部落卻連法律身分都沒有,當然也無法實踐自然主權,期待賴清德總統所領導的政府立刻補破網,落實2015年底國會通過的部落公法人條款,從最基本的培力作起,如紐西蘭一樣,經過二、三十年後回歸部落自治,讓部落可以永續利用其傳統領域的森林碳權、地熱、水、生物資源等,像蜜蜂窩一樣可以生存發展。
一百多年前馬偕牧師曾短暫進入北部深山部落,觀察到華人所稱的生番社會竟然沒有偷、盜、搶、姦淫的事發生。我在此回應馬偕牧師,被殖民統治前的部落社會因為敬畏神,人們不僅活出和好的部落生命共同體,也活出與自然生態的美好關係。呼籲社會各界支持重建部落生命共同體。
(作者為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總幹事、臺東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