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一個律師的筆記本》政治造成社會對立?

有些人打著「反對對立」的名義要求去政治化,只是刻意為自己的政治立場披上一層掩飾性的包裝而已!

◎陳怡凱

並不是因為政治造成社會對立,毋寧是說,人類社會本來就有形形色色的對立,環繞著這些對立所產生的衝突、合作與妥協等集體現象,被人們統稱為「政治」。

這些對立,有些輕,有些重;有些可以妥協,有些必須力爭;有些就像戰南北粽一樣不妨一笑置之(也可能有人覺得不行?),有些則是不惜訴諸武力。一些法律學家之所以會強調政治的本質在於「敵友之分」,就是因為世界上確實存在這種強烈的對立。

淡化政治就能消解對立?

不是這樣的,對立並不會因為淡化政治而消解。恰恰相反,倘若要妥善處理對立,就必須正視政治。有些人打著「反對對立」的名義要求去政治化,只是刻意為自己的政治立場披上一層掩飾性的包裝而已。一般來說,越喜歡把「不要政治對立」掛在嘴邊的人,其言行的實際效果,往往更是在加深對立。

圖為近來台灣因國會擴權法案,造成朝野立院嚴重對立!(資料照)圖為近來台灣因國會擴權法案,造成朝野立院嚴重對立!(資料照)

一個相對良序的社會,會盡量引導對立在政治框架內獲得處理,避免折損太大的社會成本。所謂的「太平盛世」,就是各種對立大致上還能在既有政治框架內,獲得和緩處理的時代。

然而,後冷戰和平在好幾年前就已經結束,衝突的能量持續爆發。在國際間,這反映為四處烽火;在各國內部,則是呈現為一場又一場的行刺、武力抗爭、鎮壓、以及內戰。

之前那個太平盛世,已經離我們很遠很遠了。「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比較好的作法是:承認自己就是活在這樣的時代,並為此作好相應的準備。

現在只是開始而已,最大的風暴尚未到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一個律師的筆記本臉書:政治造成社會對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