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人型機器人不該只是股票話題/我們的教育準備好了嗎?

◎Robot Mom

近日最火紅的話題就是人型機器人,許多專家預言下一個重要趨勢和戰場就是人型機器人,眼看機器人即將領導下一次工業革命,我們的教育準備好了嗎?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113年度「中小學資通訊應用大賽」海報。(取自台北市教育局官網)

筆者身為一位小學生家長,很感謝台北市教育局非常有遠見每年均舉辦資通訊大賽,讓國小孩子在正統教育體系中,也有人型機器人的舞台可以交流,但對於日前剛舉辦完的「台北市113年中小學資通訊大賽」賽事規劃仍有幾點優化建議:

1. 報到時間:教育部口口聲聲高呼要廢除早自習,還給孩童睡眠時間,然而台北市教育局舉辦的賽事,竟然安排7:30就開始報到,雖然名義上8:20前完成報到即可,但擔心隊伍眾多影響報到時間被取消資格,多數人還是得帶著睡眼惺忪的孩子一早出門去報到。

2. 賽程安排:賽程規劃冗長,不必要的環節可以簡化,譬如抽籤本就是機率相同,不需要特別再安排抽籤的賽事,可以報到時讓參賽者直接抽籤,或是由大會抽籤。且中學組跟小學組全部賽事都混在一起,建議可以中學組賽事一天,小學組賽事一天,或是可以依據賽事別或年齡別切分成上下午時段,減少空等待時間。以格鬥賽國小組為例,從七點半報到後,要一直在會場等到下午三點才真正開始進入格鬥賽,等同為了一個項目的比賽,需要在會場待超過八小時,對於小朋友參賽者身心消耗都相當大。

3. 可以增加團體比賽項目:目前項目均為個人賽,建議可以增加團體任務賽項目,讓學生們不只能培養個人技能,也要具備團隊合作能力,增進生活素養。

臺北市113年度「中小學資通訊應用大賽」「智組型機器人競賽-任務闖關賽」。(取自台北市教育局官網)

當大家都在讚嘆台灣出了一個黃仁勳,不斷討論AI和人型機器人熱門股之餘,也希望各界能共同扶持從根基培養,讓台灣人型機器人教育和人才可以更落地、更成熟發展。尤其筆者去年帶孩子參加韓國民間舉辦的機器人國際賽,舉目所見數百名韓國各地區中小學生,人手一台精緻的人型機器人,令筆者當下驚訝不已。相較台灣主要的人型機器人教育和競賽,多數仍停留在技職體系或高等教育,並沒有向下延伸;或是因進入門檻相對高:機器人裝備、學費和海外參賽等費用均須家長自費,所費不貲,令不少人卻步,僅成為少數人的課後社團或才藝學習。

馬斯克說未來社會一半的組成都會是機器人,機器人相關產業的人才多寡形同國力的象徵。在AI不斷發展的未來,每一家公司都將會是科技業,希望民間企業能夠更有遠見的投資贊助機器人教育向下紮根,當鄰國們(日韓等)都蓬勃發展機器人相關事業,亦企盼台灣可以從教育開始跟產業動態真正接軌,和民間共同投資培養台灣未來的人才,打造強盛的國力和企業競爭力。

(作者為家長)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