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歐盟139港廣設天然氣接收站,台灣建設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很務實

陳炳毅

最近台電要把協和電廠更新為天然氣機組,並在基隆興建天然氣接收站(四接),然而立委參選人陳椒華、王醒之等人卻質疑,天然氣僅是低碳非零碳,面對2050淨零碳排,此時增建天然氣接收站是一種浪費,主張應轉型為地熱或其他再生能源電廠「一步到位」迎接淨零碳排,此論調表面上言之成理,但其實罔顧現實;歐盟在今年10月就要課碳關稅,是全球面對2050淨零碳排腳步邁得最快的區域,即使如此,歐盟迎接淨零碳排的方式,不是抗拒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反而是積極擁抱,歐盟已計劃在2023—2030年,大舉擴建、新建LNG接收站。

台電將把協和電廠更新為天然氣機組,並在基隆興建天然氣接收站。(本報資料照)

歐盟擴建10座、新增13座LNG接收站

根據 European commission 2022、EEA (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2021的調研資料,歐盟國家已經盤點現有30座LNG接收站,決定於其中10座積極加以擴建,於此同時,又另覓新廠址,計劃再新建13座接收站;歐洲環境署統計,歐盟主要會員國對於天然氣需求相當緊迫,新建LNG 接收站要築港造堤費時甚久,所以第一步先在現有接收站內擴建增加卸收能力,同時同步新建LNG 進口港,以因應未來用氣成長;依歐洲 onthemosway 組織的調研報告指出,目標在 2025年歐盟核心運輸網絡中所有 139 個港口,都將擁有LNG衛星接收站。

如果像反對者所言,LNG接收站這麼危險、仍有碳排,為什麼比台灣還有決心減碳的歐洲國家,為什麼不放棄天然氣,反而要大舉增建天然氣接收站?

因為歐洲各國政府心裡很清楚,生質能發電雖為零碳能源,但其料源取得存在與人爭糧的困境;地熱發電雖具潛力,但其技術與開發量仍不可測;已經成熟的風電、光電則有間歇性特質,需要搭配升降載快速的燃氣機組與之配合,如此才能確保發電與供電的穩定性。

一步到位太危險,應兼顧需求增加降低風險  

當然,北溪天然氣海管、從烏連戈伊氣田輸往中西歐的天然氣陸管,在俄烏戰爭中屢遭人為破壞,更加深了歐盟國家對於天然氣管線輸送風險的疑慮,因此認為LNG從海上一船一船運過來,比運送量集中、龐大的管線輸送,更能降低風險;在需求增加、降低風險的雙重考量下,增建LNG接收站成為最佳的選擇。

從歐洲想台灣,歐盟在139港口建立LNG衛星接收站的網絡,台灣現在興建四接,對於能源穩定供應,也只是剛剛好而已;淨零碳排無法一步到位,政府若聽信部份立委候選人為反對而反對的主張實在太危險,無異是將台灣供電安全,置於風險之中。

(作者曾任國會助理)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