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殺熊事件,獵人心痛;信任潰散,將是災難

浦忠勇

震驚、心痛、遺憾

本月初屏東霧台部落發生殺熊事件,網路又流傳影片,原民騎機車言行輕浮載運死亡黑熊,遭致社會大眾的憤怒。原住民族委員會沈痛指出「獵殺黑熊事件是牴觸文化禁忌的脫序行為」;臺灣黑熊研究人員張鈞皓先生撰寫一篇「原民傳統規範與政府管理的同步失能」,沈重指責,值得省思。

今年鄒族獵人協會執行「狩獵自主管理計畫」,筆者偕同獵人進行獵場踏查,在山林露宿的篝火旁,話題總會提到獵熊事件,震驚、心痛與遺憾,是獵人共識,並認為這不只是霧台獵人的事件,而是全台原民狩獵文化大事。此事件已進入司法程序,本文不便討論事件細節,只想用獵人的角度提出一些反思與期許。

本月初屏東霧台部落發生殺熊事件。(屏東地檢署提供)

獵熊,真的不是原民狩獵文化

傳統狩獵承載原民知識、價值與信仰,這是獵人珍惜又引以為傲的文化。狩獵諸多禁忌與規範,如獵場管理、獵物分配、人際協商之外,還有可獵/不可獵、可食/不可食等等信仰,規範支撐狩獵秩序,也支撐資源永續。 關於黑熊,是受獵人敬畏的大地靈物。以鄒族為例,族人信仰認為,帶領維護傳統領域、山川草木的神靈i’afafeoi,就是披著熊皮的威猛戰神。基於黑熊象徵,獵人禁止獵熊,誤捕會帶來災難,必須舉行儀式以免惹怒戰神。其實不只黑熊,原民獵人對每一種獵物,同樣持著敬畏與珍惜的觀念。

當然,貨幣經濟進入部落之後,商業性狩獵確實快速瓦解了許多傳統禁忌規範,國家狩獵辦法嚴密又繁瑣,狩獵活動逼不得已進入地下化,獵人只能遊走在傳統規範、國家法律以及商業行為之間。筆者推測這次殺熊事件,即是極端例子。

緩慢卻重要的狩獵自主管理

狩獵文化與生態價值並不衝突對立。這是老生常談,惟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原住民堅持傳承狩獵文化,違反國家法令也要進入獵場,布農獵人王光祿被判刑,一路上訴,最後申請釋憲。也許原民獵人做夢也想不到,為何會被冠上過度狩獵、生態殺手、野蠻落後的污名。

大法官釋字803號宣稱,文化權利以及環境保護是兩個憲法重要價值,應維持衡平。其實,林務局幾年前就開啟了指路明燈,各林管處辦理「原住民族狩獵自主管理試辦計畫」,輔導獵人團體找回傳統狩獵規範,配合法令規定,依法申請狩獵,另外,目前也正在制訂符合法令與狩獵實務的「原住民族狩獵辦法」。

2018年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成立,隨即參與狩獵自主管理計畫。我們訂定以傳統規範與現代管理為底蘊的獵人自治自律公約;頒發象徵榮譽與責任的狩獵證;學習合法申請狩獵、獵物回報;配合進行野生動物族群數量監測,讓獵人知識與監測科學互動對話。這幾年來持續辦理各種教育訓練,其中包括狩獵文化、國家法律、生態知識、獵槍安全、社會溝通以及獵場踏查、體驗等等課程,目前正準備與政府簽訂「狩獵自主管理行政契約」的目標,契約內容明訂誤捕黑熊的標準作業程序。這個計畫讓大家把過去暗夜進行的狩獵活動,拿到台上討論檢視。

當然,傳統規範與現代管理要接軌,需要時間學習、磨合,更需要時間逐步建立社會各方的信任,包括獵人、政府、社會團體等等。這些一點一滴的努力,辛苦緩慢卻不容易看到成果,協會幹部也清楚,這條路水深又漫長。萬一獵人出事,信任潰散,再努力也付之流水。

面對人熊衝突議題

這次的「殺熊」事件,除了凸顯狩獵規範、國家法令以及現代管理尚未妥善接軌之外,也讓大家進一步思考人熊關係。象徵台灣的黑熊固然珍貴、可愛又充滿森林浪漫想像,然而我們是否也應該開始去思考人熊衝突的關係,謹慎提出一些可行的制度。有許多獵人表示,自己的山寮經常被黑熊光顧,牠們的棲息地愈來愈接近部落。這是事實,不是憑空想像,動物監測數據也同意這樣的現象。住在山區部落的原民族人,身體安全及農作損壞,未來極可能首當其衝。國外的經驗也許可以參考,日本防止人熊衝突的做法,即是好例。

當然,在環保、動保意識高漲的台灣,討論這樣的議題並不容易,建立信任更不容易。容筆者認為,霧台殺熊事件應該只是個別脫序行為,期待得來不易的狩獵自主管理計畫,能在社會各界的指導鞭策中繼續走下去,從中對話,讓獵人、在地文化、國家法令與生態價值之間的揉搓磨盪,激起一場台灣山林資源的多贏賽局。

(作者為鄒族獵人、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志工)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