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胡,怎麼說》唱紅、打黑,王鴻薇在天龍國,靠這兩招,可一步登天?

胡文輝

藍軍首發「論文門」鬥爭攻勢的王鴻薇,為藍營立下赫赫戰功。她11月26日才高票連任台北市議員,12月2日就獲藍軍大老推薦、提名,更上層樓參選立委。王鴻薇曾上中共宣傳大喉舌央視「唱紅」、現在則裝的像是渾然不知藍與黑關係那麼深重,為了選舉,一出手就「打黑」,黑字標籤當頭,攻打競選對手吳怡農涉黑。

王鴻薇這種「打黑」,其實就是「抹黑」!她的「唱紅」,則一路走來,親中舔共,始終如一!但在天龍國,王鴻薇靠著「唱紅打黑」,似乎就可一步登天?!

論文門帶頭打綠,帶動認知戰,被藍軍列為首功,王鴻薇參選立委馬上又出手了,這回認知戰主題是「打黑」,她先影射競選對手綠營候選人吳怡農與黑道有關、不敢除黑,藍軍眾將士象及網軍兵卒砲立刻齊上,自甘為藍營側翼、尾巴的網路紅人也配合發動反黑抗爭。一時之間,藍軍掀起的黑氣翻滾,藍黑黃難分難解,遮天蓋地,不辨是非!

王鴻薇的「唱紅」,也在她首發掀起的滾滾黑風中被翻了出來,她曾經多次上中共喉舌中央電視台統戰台灣的節目「海峽兩岸」,附合中共論調,為中共對台統戰政策背書,她上央視批評蔡英文對美國唯命是從,不稱蔡英文總統而稱「領導人,央視字幕上更註明為「台灣地區領導人,她也隨著中共稱呼川普為特朗普...。在在證明她唱紅時,就成了他門中國的一份子。

王鴻薇的「唱紅」過去,也在她首發掀起的滾滾黑風中被翻了出來,她曾經多次上中共喉舌中央電視台統戰台灣的節目「海峽兩岸」,附合中共論調,為中共對台政策背書,她批評蔡英文對美國唯命是從。(翻攝自央視YT頻道)

對於王鴻薇的「唱紅」,曾遭中共羅織罪名坐了5年黑牢的李明哲,感受最是深刻,因為王鴻薇上的央視「海峽兩岸」節目,中共在牢獄中當做洗腦、再教育的政治工具教材,李明哲在獄中經常被迫收看。李明哲語重心長的指出,那個節目有些台灣的政論名嘴固定獲邀,被「代表」台灣人的聲音,王鴻薇就是其中之一,那些人常偽裝成理性、中道、愛台灣,但其實他們只不過是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必須為中國的偉大復興做貢獻吧了。

對於過去唱紅、現在打黑,王鴻薇都有一套辯解說法,不過,就藍軍的選戰攻略來說,事實如何,並不是重點,也不重要,和論文門一樣,那都是「認知戰」,只要讓選民暫時信了他們說的,選票投的下去了,勝選就是勝選,那就夠了。

「論文門」擊中綠營罩門,藍軍得逞後,更食髓知味,「黑道門」又來了!

王鴻薇在論門文一役,吃到大碗甜頭,在黑道門,顯然想要整碗端去,在天龍國,看來任她任藍予取予求的機會不小。她的市議員新任期都還未開始,就升級參選立委,1月8日舉行立委補選投票,若她當選,馬上就要宣誓就任立委,兩萬多個選民投票給她當市議員,但市議員她當不到兩週,就可以跳級登天了。

在論文門鬥爭中,藍軍仗恃的是在各大學,社會科學文史哲等的學倫霸座,大都近親繁殖,仍牢牢掌控在親藍、深藍、大中國意識形態的那幫人手中,馬上搶佔了道德制高點,透過政媒嘴網發砲齊轟,綠營猝不及防,被打的眼冒金星,又各行其是,不但無力回擊,不少自以為「高尚」的人士,還夥同對手狠批自家同志。

更因很多人民為近三年疫情所困、所苦、受到大大小小的磨難,綠營執政當局不能感同身受,老是拿防疫做多好、多麼超前部署、台灣是世界前幾名之類的。在人民找對象紓解不滿怨氣、人心最脆弱需找出口的氛圍之下,論文門的認知戰很容易打中人心,成為綠營兵敗幾乎潰不成軍的破口。

「論文門」中,人民無視藍營人士的論文涉抄襲、貼上、複製、造假的...,比綠營更多,掌控學倫的親藍學術霸座圈,大搞雙標,藍的抄襲只是瑕疵、綠的就殺無赦,人民也殊少關注。可見這場認知戰的偏頗到專燒綠營的威力。

「黑道門」當然也是一場認知戰,藍與黑、黑吃黑,藍黨從百多年前建黨到今、從中國敗逃來台灣的現在,渾身上下、無論何時,無不黑道充斥,藍軍本黑的、曾黑的、染黑的、半白半黑的、黑白通吃的等等等,實不知凡幾,遠遠多過其他政黨(當然比例可能仍略遜那個黨即幫、幫即黨的狼黨啦)。

王鴻薇參選立委馬上就出手了,這回是「打黑」,她先影射競選對手綠營候選人吳怡農(中)與黑道有關、不敢除黑,藍軍眾將士象及網軍兵卒立刻齊上,自甘為藍營側翼、尾巴的網路紅人也配合助功發動反黑抗爭。(資料照)

綠營民進黨近年被認為藍化(國民黨化)的很快,黑也是藍化附帶品,不過,和藍黑關係盤根錯節相較,仍差太大,但認知戰不是比誰更黑、甚至不比是非,它說你黑就要把你抹到黑!就以吳怡農為例,跟黑道可說八杆子也打不著,但他顯然不易應付藍軍上下硬要把他全身抹成黑的認知戰。

藍軍每回發動認知戰的背後,都有中共小粉紅若隱若現的在推波助瀾,如果綠營仍然雙手一攤,無反制良策,那就只好步步走向崩潰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