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看不懂統計要如何治縣理政?(上)

謝淑亞

19世紀時英國首相班傑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曾說過句名言:「世界上有三種謊言:謊言,該死的謊言,統計數字」(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lies: lies, damned lies, and statistics)。迪斯雷利這句名言雖不完全正確,但也精準道出各類統計數據可能潛藏的偏頗性。而這句話同時也提醒我們:面對統計數據時應保有清明的頭腦。

2021年11月底某媒體公布了年度「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的報告結果。如同以往,雲林與其他南部非六都農業縣市又繼續充當扮演了末段班的角色。隨著網路新媒體崛起,近年來許多傳統媒體紛紛透過各類全國縣市相關施政滿意度的調查,藉以吸引公部門廣編資源的挹注,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但受限於各類統計指標因素,非六都農業縣市時常敬陪末座也就成為常態。

儘管此次媒體展開的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參考的是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所編制的「美好生活指數」(Better Life Index, BLI)。但實際研究後不難發現,該媒體所使用指標的細緻度與OECD相去甚遠,許多OECD原有的指標都被剔除。雖說行政院主計處同樣也曾參照OECD的美好生活指數編制了「國民幸福指數」,但其使用的指標數就高達43個,然該媒體用以檢測各縣市的指標僅有12個。簡單來說,該媒體的縣市幸福指數只是囫圇吞棗學了OECD的皮毛,卻未掌握真正的精髓。

OECD的「美好生活指數」帶有一定的偏狹性。例如,全球各地許多民眾都認為,豐富的宗教活動對他們的心靈幸福感影響甚鉅,但宗教生活卻未被納入統計指標內。(本報資料照)

其次,當OECD於2011年公布美好生活指數時,國外著名統計學期刊《應用統計學報》(Journal of Applied Statistics)即有學者撰文批評,OECD的「美好生活指數」帶有一定的偏狹性,無法有效精準測量各國的幸福指數,更難以進行各國的比較排名。面對各界批評,OECD也在官方網站上承認,「美好生活指數」有其侷限性。例如,全球各地許多民眾都認為,豐富的宗教活動對他們的心靈幸福感影響甚鉅,但宗教生活卻未被納入統計指標內。換句話說,連OECD都承認,「美好生活指數」本身就存在了極大的局限性。於此狀況下,我們是否該認真嚴肅對待?顯有疑慮。

但可悲且可笑的是,部分政治人物僅將此類調查報告結果作為攻訐對手的工具。當媒體公布調查結果後,這群政客就刻意炒作放大,攻擊雲林縣府各項施政作為。然而,他們顯然完全未站在雲林人的角度仔細思考:此份調查研究是否合乎統計上的客觀性?這類調查報告對雲林人是否公平?調查分析所採用的相關指標是否真的符合雲林,甚至是全台各縣市的需求?無庸置疑,統計學僅能反應出簡單而粗暴的片面事實。

自三年前張麗善擔任雲林縣長迄今,相關建樹所在多有。無論是學童營養午餐的大幅改善,縣內中小學做到班班有冷氣,裝縣內積極推廣住宅安裝住警器已接近100%,重陽敬老禮金發放門檻下降與金額的增加,甚至是921大地震中斷至今逾22年的雲林縣道149甲道路的修復開通等。然而,諸多施政成果並無法即時反映在民調數字上。同樣的,包括中、小學生等這群最實質有感的政策受惠者,也從未是相關跨縣市施政滿意度調查的受訪者。

統計數字,永遠只能呈現片面的真實。迷信統計,將導致對現實的誤判。倘若連統計與調查研究的基本知識都不具備,又如何能治縣理政呢?

(作者為雲林縣副縣長)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