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再思族群認同與姓名權之關係:華語姓名真的能代表原住民族的認同嗎?

對於筆者而言,使原住民傳統名字得以羅馬拼音單列,甚至是直接加入護照的主要姓名欄,才是正視原住民語作為國家語言的表彰,以及完整原住民族身分上的權利,也更符合社會團體和原民會長年推動的身分認同訴求。(資料照)

Awi小孩

日前「原住民身分法案憲法法庭言詞辯論」中,申請人與主管機關間的答辯,著重於原住民身分的取得與華語姓名是否應有關聯。辯論過程中,申請人與主管機關都認同多年前所隨機分配的華語姓氏無法與原住民的認同和傳統產生連結;而原住民的傳統名字毫無異議可與族群認同和傳統連結。但最後雙方仍糾結於這個隨機的「漢姓」,並以此作為身分認同的要件,實屬諷刺。比起沒有任何文化連結的「華語姓名」,主管身分登記的內政部何時才願意面對同屬國家語言的原住民名字得以「單列」,而不須並列華語姓名,才是更能促進原住民族展現對自我文化認同之實際作為。

雙裔子代的族群認同,不僅有可能受通婚的類型、教育程度,更可能會受家庭內夫妻權力位階所影響,然而當「原住民法定族群身分」,同時連結福利、權利,以及隱性的社會歧視時,原漢雙裔子代的認同表徵,顯得格外重要。筆者理解社會上對於原住民族隱性的歧視,以及面對從父姓慣性,進而影響子女利益的掙扎與問題,是造成原住民族身分認同時的阻礙。但對於個人而言,若身為原住民的認同難以啟齒,還需要一面隱藏在華語姓名下,無法以原住民族的傳統名字為傲,為何要在福利政策下宣稱自己原住民的身分?若今日所有特殊的福利以及保障遭受限縮或取消了,原漢通婚子代的原住民認同就會消失了嗎?

對於筆者而言,使原住民傳統名字得以羅馬拼音單列,甚至是直接加入護照的主要姓名欄,才是正視原住民語作為國家語言的表彰,以及完整原住民族身分上的權利,也更符合社會團體和原民會長年推動的身分認同訴求。但此訴求卻屢遭內政部以「國人普遍無法拼音念出原住民傳統名字」、「機關便利性」等理由回絕修法。此種修法怠惰,才是造成今日申請方在身分認定上,仍尋求一個與族群文化脈絡無關的「華語姓名」,作為法律身分上的認同,以及法律保障的福利和權利。筆者認為:官方身分證件中,單列傳統名字,使原住民族的姓名權真正被尊重,才是轉型正義關鍵的下一哩路,也才是連結原住民傳統與族群認同的最佳路徑。

旅美學生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