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漫遊藝術史》親密的前衛:塩田千春的情感空間(下)

塩田千春的前衛特質,不在於改革社會的行動力或預見未來的前瞻性,而在於她抵抗日本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觀念,拒絕為求產值效率而像機器般的工作模式。她追求創作實踐的主體性,秉持堅韌開闊的意志,模糊生活和藝術的界線。

曾少千

從物到經驗

塩田千春的柏林工作室塞滿了四處撿來的「破爛雜物」,有玩偶、磅秤、石頭、生鏽的輪子、前東德製的模型屋,這些每日共處之物,常不經意地打動著她。 塩田的裝置作品運用大量聚集的拾得物(found object),試圖喚起個人和文化的記憶,接引塵封的故人往事。除了自製的洋裝和雕塑之外,她使用的物品大多屬於二手店購藏、廢棄品收集、或志願者捐出的拾得物。這些看似不合時宜的冗餘舊物,發揮了無用之用,形成物的社群,具現眾人共享的經驗和回憶。

塩田千春,《來自DNA的對話》2004,裝置(舊鞋、紅色毛線),日本藝術與科技博物館,克拉科夫,波蘭;2019,數位輸出,49 x 74 cm;Photo: Sunhi Mang

2004年《來自DNA的對話》這件在波蘭日本藝術與科技中心發表的裝置作品,運用物的錯置與偶遇,傳達物的旅程故事。展場的地上排列許多雙舊鞋,彼此用紅毛線串連。鞋中放著手寫的紙條,訴說鞋子主人過往的經驗:結婚典禮穿的鞋、打高爾夫球、第一次約會、80歲學跳國標舞、女兒的鋼琴音樂會、父親住院穿的鞋等等。這些鞋銘刻著特定的人們和事件,踏過不同的土地和場合。鞋中信息至關重要,因為手寫的文字讓舊物產生了新脈絡,為旁人增添理解的線索。若無這些紙條,會令波蘭觀眾不禁聯想起納粹政權下的猶太人大屠殺,象徵受害著的遺物。

塩田千春的參與式裝置作品,徵集公眾舊物和手寫記述,兼具集體性和個人性,並未指涉沈重的國族歷史議題。相較而言,哥倫比亞藝術家薩爾塞多(Doris Salcedo)從1980年代以來,處理該國長久的內戰暴力、毒品犯罪、恐怖主義的題材,親自投入遺族的田野訪談,收集受害者的遺物、家具、萬人塚無名氏的鞋。薩爾塞多透過日常舊物的展示,具體化被遺忘的受難經驗,引發觀者的同理和敬謁,使之凝視死亡和歷史創傷,產生政治道德的認知。(1)

塩田千春,《集聚──找尋目的地》,2014/2021,行李箱、馬達、紅繩;北美館展場一景,林冠名攝影

塩田千春,《集聚──找尋目的地》,2014/2021,行李箱、馬達、紅繩;北美館展場一景,林冠名攝影

反觀塩田千春所營造的物之場域,物的主人並不是被迫消失,也無特定的族群身份,而是異質多元的公眾。她廣徵舊物和手記,積累可觀的物群,保留物所觸碰過的身體印記和情感溫度。2014 年的《集聚──找尋目的地》和2015年《手中之鑰》,納入巨量的行李箱和鑰匙,這些隱喻移居和歸屬感的生活用品,雖然已失去了使用價值,但因數量龐大和奇異的空間配置,更加深了集體的失根離散,加劇了無法定向和著地的狀態。(2)這些舊物本身並無獨特的美感或歷史價值,卻勾起有關離家、遷移、回鄉的經驗。失重懸浮的行李箱和鑰匙,由密實如麻的安全網支撐,他們被接住、集中、收藏,在藝術中找到棲身之處。

親密的前衛

塩田千春建造了見線非線的迷宮,如黑夜、白雪、紅血、煙火、枯枝的繩線,顯示扎實的手藝又富含聯想空間。如此置換實際展場原貌,另闢親密場域的手法,近似塩田千春所景仰的藝術家羅斯科(Mark Rothko)。(3) 羅斯科欲以巨幅抽象畫作滲透展間,傳達濃烈的親密感,執意表達悲劇、狂喜、宿命。其畫色彩朦朧如薄紗簾幕,常引人沈思內觀,甚至不禁潸然淚下。羅斯科曾表示,「很多人在我的畫面前落淚,這表示我的畫確實傳達出人類的基本情緒。」(4)

羅斯科(Mark Rothko),《紅在紫褐上》,1959,油彩、壓克力、蛋彩、畫布,266.7 x 238.8 cm,泰特美術館

那麼,在資本主義制度內運作的藝術堪稱前衛嗎?其實,前衛的定義和論述繁多不一、與時俱變。浪漫主義時期,社會主義思想家聖西蒙(Henri de Saint-Simon) 和拉維登(Gabriel-Désiré Laverdant)最早提出藝術家是社會先鋒,洞悉人類的命運,能夠和科學家、實業家並駕齊驅,引領文明的進步。(6)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中期的前衛論述,重點移到原創大膽的形式風格,或是驚嚇觀眾、逾越道德的對抗策略,或是批判保守政權和重商主義的立場,不妥協於媚俗和流行文化。20世紀晚期的後現代主義已然改觀,質疑所謂的激進否定性和作者原創性,反省藝術達到了自主地位卻過於艱深排外的問題。當代藝術逐漸和資本主義文化共存共榮,創作者需要建立和行銷自身的品牌形象,和藝術體制及文化工業協商合作的情形屢見不鮮。(7)

塩田千春的前衛特質,不在於改革社會的行動力或預見未來的前瞻性,而在於她抵抗日本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觀念,拒絕為求產值效率而像機器般的工作模式。她追求創作實踐的主體性,秉持堅韌開闊的意志,模糊生活和藝術的界線。她不跟從動漫、可愛、科幻等膾炙人口的「日本特質」,而是吸收東西方的文化底蘊,從個人的離散和病痛經驗出發,著重生死、記憶、歸屬感的主題旨趣。在日新月異的藝術發展趨勢中,她碩大的懸掛式裝置作品獨樹一格,顯得特別費時花工,每次展覽前需因應現場環境條件,從頭開始打造網線結構,在緊湊行程中和專業團隊協力完成,於世界各洲的美術館、商業和公共空間密集發表作品。(8)

塩田千春,《去向何方?》,2017/2021,白毛線、鐵絲、繩子;北美館展場一景,Courtesy: Galerie Templon, Paris / Brussels;北美館展場一景,林冠名攝影

塩田千春,《靜默中》,2002/2021,燒焦鋼琴、燒焦椅、Alcantara黑線;北美館展場一景,林冠名攝影

塩田千春不僅以勞作觸及親密性,也透過經驗分享和情感交流來表現親密性。她用誠懇簡明的語言和觀眾溝通,在訪談中道出歷經流產和癌症的醫療過程,在展覽圖錄和展場中用第一人稱談起對於死後靈魂的去向。再者,她創造拾得物的共同體,收集眾人的心聲,從私領域的物品和回憶,跨度到公共領域,激盪出跨越階級、種族、性別界線的共享經驗和身體記憶。於是,藝術實踐不僅限於唯一的作者和精湛的技巧,而擴展到常民的物質文化,涵納不同地方和族群的生活痕跡。在面臨情感匱乏和情感氾濫的當代現象之際,塩田千春找到微妙的平衡點,交織物質歲月和切身經驗,觸動不同背景的觀者,尋思如何安置事物和安頓身心。

*文章節錄自曾少千,〈親密的前衛:塩田千春的情感空間〉,《現代美術》202期(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出版,2021.10),頁6-15。特此感謝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作品圖片。)

1 Michael Kelly, “The Salcedo Effect, “ in A Hunger for Aesthetics: Enacting the Demands of Ar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2), pp. 129-173.

2 1990年代國際雙年展現象興起,常見到行李箱主題的作品。請見Irit Rogoff, “Luggage,” in Terra Infirma: Geography’s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2000), pp. 36-72.

3Andrea Jahn, “A Conversation with Shiota Chiharu,” in Shiota Chiharu: The Soul Trembles, edited by Mori Art Museum (Tokyo: Bijutsu Shuppan-Sha, 2019), p. 233.

4 Mark Rothko, Writings on Art: Mark Rothko, ed. Miguel López-Remiro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 119-120.

5 2017年為巴黎百貨公司製作《我們去向何方》,請參考https://www.24s.com/en-it/le-bon-marche/vu-au-bon-marche/interview-chiharu-shiota,2019年在銀座六購物中心展出《六艘船》,請參見https://www.mori.art.museum/en/news/2019/03/2089/

6 Claude-Henri de Rouvroy, Comte de St Simon, “The Artist, the Savant and the Industrialist,” (1825) in Art in Theory 1815-1900: An Anthology of Changing Ideas, ed. Charles Harrison and Paul Wood (Oxford: Blackwell, 1998), pp. 37-41.

7 Johanna Drucker, Sweet Dreams: Contemporary Art and Complic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5), pp.49-88.

8本次回顧展共花14天布展,5天燈光和結構施作,人力含藝術家本人、6名塩田千春工作室技術人員、16名台北專業布展人力、10名工讀生共同完成現場製作。感謝北美館展覽組陳苑禎女士提供相關資訊。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漫遊藝術史 親密的前衛:塩田千春的情感空間(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