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推動產銷履歷驗證制度的方向

林弘仁

食品安全一向是政府部門對民生議題的重大著力點,從2007年開始推動的產銷履歷制度,在去年吉園圃退場之後,有逐漸成為市場指標的趨勢。在超級市場體系已經具備一定的市場曝光度,在批發市場跟零售市場仍有進步空間。主管機關也喊出了到2022年要達到產銷履歷驗證面積到達63,790公頃,目前已達成23,254公頃(2020年5月),在推動產銷履歷的過程中,業界常聽到要效法國際驗證體系,例如GlobalGAP的驗證內容,可是台灣的產銷履歷跟國際驗證有根本上的不同,純粹的架構參考,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示意圖。圖為產銷履歷蔬果箱。(資料照/北農提供)

第一,難以建立誘因

國際農產品驗證像是GlobalGAP、AsiaGAP、primus GFS等等,均立基於商業需求之上,國際農產品驗證的始祖GlobalGAP更是由歐洲零售商所組成的團體,由購買端開始訂定規則要求供應端遵守。台灣推行產銷履歷則是一開始由政府立法實施,雖說國情不同,台灣以法訂定權利義務較適合現有情況,不過相對的不管是生產者或是消費者,都會將推動驗證制度的責任放在政府身上,市場端沒有足夠的價格或訂單誘因,難以吸引供應端主動進行驗證,同時讓生產者產生價格無法保障之疑慮。政府雖手持權柄跟法條,也無法長久干涉跟決定自由市場價格形成的機制。價格不確定性過高,會使多數農民轉向觀望或純粹倚靠補助作為誘因,而這正是現在產銷履歷推動的最大困境。如何協助產銷履歷農產品在市場上取得優勢價格或是採購優勢,是目前當務之急。

第二,太過於重視結果而非過程

各項農產品驗證都有其驗證基準,生產者依據基準進行生產之後,再透過第三方驗證確認才算通過驗證。在產銷履歷上基準則為農委會公佈的「臺灣良好農業規範」,規範的內容在於提升農民自主管理的意識、主動進行良性循環管理、重視生態保育與食品安全。以現在的社會氛圍,會讓消費者跟生產者都認為只要貼標,就代表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如此一來可能又走回吉園圃當時缺乏控管的回頭路,所幸產銷履歷在後市場管理上比吉園圃嚴格許多,此方面暫時不需擔憂。但訴諸原點,不管是商業驗證或法規所規定的驗證,都是希望生產者負起管理責任,透過管理流程的公開透明,來取信於通路及消費者。有些生產者可能囿於客觀因素,例如生產規模過小、土地使用等無法申請驗證,不過他如果遵從好的管理方式自我要求,所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在安全跟品質上也必定能被消費者所接受。強化農民學習的資源跟輔導,讓他們能夠接觸到新的觀念及想法,藉此改善生產環境,給釣竿更勝於給他魚。

第三,純粹以面積戶數作為目標

以政府管考方式來說,確實這兩樣是易於統計且容易收立竿見影之效。可是就驗證推廣來說,把市場的餅做大,擴增市場佔有率應該才是真正的目的。一甲地小番茄跟一甲地水稻在驗證上都是一甲地,但產出的經濟規模大不相同,市場曝光度也迥異。以效益分析來說,產銷履歷農產品的市場產值會比較容易讓社會大眾產生共鳴進而獲得更多支持,因其為日常生活購買的日用品等級。也能鼓勵更多生產者在通過驗證之後持續運作管理跟使用標章,通路也能意識到驗證農產品對於食品安全控管的重要性而多加採用,較可能達成生產、通路、消費者、官方管理者多贏的局面。

(臺灣良好農業規範發展協會 理事長)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