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深思熟綠》綠黨跟統促黨,都可以到國立大學演講嗎?

統促黨到校風自由中山大學演講,讓很多人大吃一驚,讓中山大學的校長發公開聲明譴責,但其實這種事情(或者說這手法)這幾年在美國大學校園時常發生,因此也在美國社會掀起一陣討論:到底言論自由是什麼?

張竹芩/綠黨秘書長

4/21號,張安樂(外號白狼,職位是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也是竹聯幫創立元老)被邀請到中山大學陳世岳教授所開設的「臺灣當代政治發展」去演講,題目為「與年輕人談統一促進黨」,引發軒然大波,最後是中山大學校長出來道歉。

而許多新聞報導這件事情時引用陳老師的話,說這堂課也有邀請綠黨、基進黨等「台派」政黨,請大家不要擔心。的確,綠黨這次也在受邀名單,而講者是綠黨的秘書長張竹芩,這篇文章要討論的就是,綠黨秘書長張竹芩跟中華統一促進黨的總裁張安樂到底能不能是「同等級」、「同系列」的講者呢?

我的答案是:原則上可以,但在這個案例上需要再斟酌。

「可以」的原因在於言論和思想自由的原則。這個原則是所有民主法治國家成立的重要條件:人民有發表以及獲得不同知識的權利。所以,今天不管他要談統一還是獨立,是要征服宇宙,還是要賣蜂蜜檸檬,在自由和平等的原則上都有發言的資格,而學生也有權利學習不同的思想。就算是「某事是不好的」這個結論,也應該是經過思考和辯證後獲得,而不是在它還沒被討論和檢視之前,就先由握有權力者決定了。因此,在這個層次上,我認為陳世岳教授邀請綠黨跟統促黨來演講的決策是正確的。

但如果是「綠黨的秘書長張竹芩」跟「統促黨的總裁張安樂」,事情就變得複雜了。

張安樂被邀請到中山大學陳世岳教授所開設的「臺灣當代政治發展」演講,題目為「與年輕人談統一促進黨」,引發軒然大波,最後是中山大學校長出來道歉。(資料照,本報記者方志賢翻攝)

統促黨的張安樂,到底代表著什麼?

綠黨秘書長是一個無名小卒,而綠黨也是一個雖然老牌但其實也還是很小的黨,我們沒有什麼太大的權力、也沒有犯罪的歷史,維持著永續、民主、公平的精神在持續經營。但張安樂在「洗白」成政治總裁之前,犯罪紀錄罄竹難書,所以給了張安樂這樣的舞台,似乎在合理化他所象徵的非法和暴力手段。

但是,張安樂的問題不在他黑道的過去,而是他暴力的現在。

張安樂到中山大學的同一天,提倡民主的香港銅鑼灣書店老闆林榮基,在被中共政治迫害後移民到臺灣,要重新開張書店,卻被自稱是統促黨的人潑漆攻擊。不管這些人到底是不是真的是統促黨成員,還是只是用統促黨的名義來威脅林榮基,都可以看出統促黨跟黑道暴力的關係很難說是過去式。在2017 年,統促黨宜蘭黨部主委孔慶駿涉及暴力威脅事件,在警方蒐證中發現,統促黨二十多名主要成員中,都是竹聯幫內具有堂主、副堂主、分會長等幹部級身分(統促黨成員在近十年的違法事件實在太多,販毒、收取保護費、暴力討債、霸佔地盤、下藥性侵女子等都有)。

更別忘了,張安樂的統促黨在 2014 年反服貿運動時,當警方對示威學生頻頻採用暴力和祭出集遊法的時候,張安樂帶著群眾到立法院對學生挑釁,多次爆發衝突,但北市府卻稱張安樂等人並沒有違法,只是「路過」現場要去跟立法院長王金平陳情而已。這也是有名的「路過」口號的由來。而隔年的反課綱運動,白狼又率眾「路過」學生集會的現場叫囂。白狼這兩次大動作的路過,讓 2004 年就成立的統促黨(當時叫保衛中華大同盟」),在 2014 年底的地方選舉一舉拿下了四個公職職位,後來的 2016、2018、2020 選舉都參選,雖然成績不如 2014,但知名度也因為幾件暴力事件繼續維持中。 基於張安樂的統促黨的重要成員都是竹聯幫的,而竹聯幫本來就是 1950年 代由外省人組成的幫派,所以在政治意識上提倡統一是符合邏輯的,也是合法的。

只是,統促黨的問題不是他們提倡統一,而是他們疑似收取中共資金,用不法手段達成目的。

林榮基遭自稱統促黨的男子潑漆案調查發現,這名男子宣稱自己跟一名中國籍男子討論過攻擊行為,正在釐清攻是否收到中共政府的指示或協助;統促黨也被自由時報、天下雜誌、端傳媒等媒體報導指出收取中共資助在台灣透過宮廟等地方做滲透的工作;而在 2019/12/31 臺灣通過反滲透法時,張安樂自己說他就是中共代理人,他沒差。 雖然張安樂看起來坦蕩蕩的,但這個坦蕩蕩的、合法的、洗白的外表下,卻是一個大危機。

可以請統促黨來演講,但有兩個重點要顧及

這個危機就在於一個「看起來」坦蕩合法又洗白的張安樂,似乎就必須受到臺灣的言論自由之保護,也就因此可以到學校演講。

在此,統促黨這個黨的「思想」和他的「代表人物」應該拆開來討論:我們可以接受某思想被公平傳播,但不代表一定要由長年犯法且至今仍訴求暴力的張安樂做演說者。所以可以請統促黨來,但最好請他們黨內沒有這些暴力、犯罪連結的人來演講(如果找得到的話)。

第二,任何討論,尤其是由老師提供給學生的演講,都必須由老師(握有較多權力者)提供盡可能完整的歷史背景資料。有人問,學生有這麼笨嗎?如果聽一個演講就被洗腦,那出社會被洗腦也是剛好而已。我不知道到底學生能夠自主判斷並且分析複雜情勢的能力多高,而每個學生的差異應該也很大,但提供盡可能完整的資訊,協助他們去理解所接受到的訊息,這是學校的責任,也是學校重要的地方。我不清楚陳老師在張安樂開始演講前給了學生什麼樣的資料,但若之後還有類似的事件,這次張安樂的演講可以做為日後我們貫徹言論自由的精神下可採取的措施。

維持言論自由的代價,再高也要付

其實統促黨到校風自由中山大學演講,讓很多人大吃一驚,讓中山大學的校長發公開聲明譴責,但其實這種事情(或者說這手法)這幾年在美國大學校園時常發生,因此也在美國社會掀起一陣討論:到底言論自由是什麼?

因為他是提倡統一的,我們就不讓他去演講嗎?因為張安樂是黑道份子,我們就剝奪他說話的權利嗎?言論自由的邊際一旦切下去,很可能會開始被切得越來越小。今天掌權的正好是跟我同陣線的,反對統一、或反對跟中共有太多接觸和交換的人,但如果今天我們不允許統促黨去演講,那麼會不會有一天被禁止的就會是綠黨或其他「台派」政黨呢?

為了我們所引以為傲的自由和民主能夠延續甚至壯大,我想我們必須付出一些努力。

1、為維護言論自由,我們必須更加理解言論自由的意義

其實言論自由最初存在的目的是為了保護人民自由批判政府的權力,免於受到政府打壓,並不是大家隨便要說什麼都可以,也因此法律也管束了某些言論(例如誹謗)。雖然在2019年底時,全球公民活動自由度調查中,台灣是亞洲唯一評等為「開放」的國家,若政府限制人民言論,大概人民會群起反抗吧。但是中山大學做為公立學校,由政府資金維持運作,可以被視為政府的延伸,所以如果禁止了統促黨來演講,的確可能開了允許政府控管人民言論的門,以後要把這扇門關回去,以歷史目前給我們的教訓看來,要花費的力氣更大。

2、為維護言論自由,每個公民都要有思考的責任

為了享受自由的資訊,我們的義務就是得去積極了解你所獲得的資訊,以確保這些資訊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公平、安全、民主、和自由。在資訊取得如此容易的今天,不知者無罪已經很難適用了。

3、為維護言論自由,就得容忍違反自由的言論,且思考自由的邊界在哪

這其實是我覺得最困難的地方,也是自由的矛盾之處。如果我們真的認為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我們真的相信每個人都有言論自由,那麼即使聽起來很刺耳的言論,也要捍衛它存在的權力。

但到底什麼時候我們可以畫線呢?要怎麼畫線呢?

台灣目前的法律跟美國相近,只要此人的言論沒有「明顯」且「立即危險」的狀況下,都不能禁止,也就是說,只要張安樂沒有在演講過程鼓吹同學現在馬上狠揍隔壁同學一頓、或是說現在不同意你想法的同學,等下可以放火燒他的車,就沒有問題。但是難道他鼓吹同學以後去投入非法活動以達成統一大業,然後跟隨他的人可以享受自由和權利,其他的人都抓來關,是沒有問題的嗎?

這個言論自由的矛盾其實很多人都發現了,而目前最常被討論的一個概念,是1937年德國學者 Karl Loewenstein 的「防衛性民主」(或稱「戰鬥性民主」)。這是為了避免有人濫用民主之保障來摧毀民主制度、用自由的民意摧毀自由,希特勒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也因此在德國基本法第21條第2項中規定,「政黨依其目的及其黨員之行為,意圖損害或廢除自由、民主之基本秩序或意圖危害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之存在者,為違憲。」 到底臺灣要傚法美國的「言論自由至上」還是德國的「防衛性民主」,又或者我們可以找到一個更適合臺灣的中間值、甚至是新的概念,這些議題我們都必須要繼續討論下去,這是我們為了捍衛自由必須付出的努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