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歷史上的今天》 北縣走入歷史 今升格新北市:討論地方制度跟選區化分

回顧這段台北縣升格為新北市的光榮時刻,我們更應該深入去思考現在的地方區域劃分是否合理,又怎樣的地方制度規劃才能讓台灣走向更好的未來呢?

鎬佑/法律白話文運動

在念台灣歷史的時候一定會經歷過一個章節是個治理時期的地方區域劃分,不管是北偏興南萬年,到清領初期的一府三縣到清末的三府十一線四廳一直隸州,到日治時期初期改為三縣一澎湖島廳到日本投降時的五州三廳。到了國民政府來台雖然先延續日治時期的劃分,但是到了1950年代縣市區域調整成16縣5省轄市,到了2009年在台灣省政府虛化以及陸續的縣市升格,才變成大家現在熟悉的六都、十一縣、三省轄市,而人口數居台灣之冠的台北縣在2010年也才升格為新北市。

人口數居台灣之冠的台北縣在2010年也才升格為新北市。圖為當時新北市市民廣場上矗立升格倒數牌寫著還有一天,工作人員忙著換上迎接新北市的新裝。(資料照)

從一般縣市到直轄市不管是人員的分配到財政收支的劃分都有所不同,而究竟我們嚷嚷上口的六都怎麼可以變六都呢?按照地方制度法第4條第1項:「人口聚居達一百二十五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也就是要從縣市變成直轄市最基本的條件就是人口要達到基本額125萬的程度。

此外,地方區域的劃分從來不僅僅是區域劃分本身,更牽涉到了政治的安排、人口的統計以及記錄。以政治的安排來說,按照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選舉區域的話分應該考量行政區域、人口分布、地理環境、交通狀況、歷史淵源及應選出名額劃分,以立法委員為例,按照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35條:

「一、直轄市、縣(市)選出者,應選名額一人之縣(市),以其行政區域為選舉區;應選名額二人以上之直轄市、縣(市),按應選名額在其 行政區域內劃分同額之選舉區。」

從這個條文我們可以看到在人口相對少的區域,行政區域相當等同於一個選舉區域,也影響了當地可能的政治版圖。

最後,在人口的標記上,掏出你口袋裡皮夾的身分證件,不難發現台灣身分證字號的開頭號碼對照的不同的縣市,像是被戲稱成天龍國的的台北市開頭就是A,好山好水的宜蘭開頭是G,海鮮超好吃的澎湖開頭是X。在國民政府來到台灣至今消失的號碼有L、R、S、Y,分別是因為縣市合併後的台中縣、台南縣、高雄縣,以及蔣中正做為天字第一號的「陽明山管理局」為首的Y。

圖為蔣中正當時的身分證,做為天字第一號的「陽明山管理局」為首的Y。(維基共享)

近日又是選舉時節,攤開台灣的地方制度的劃分歷史其實可以發現斧鑿斑斑,而在國民政府來台後重北輕南所導致的全國各項交通建設、人口建設失衡,至今都還深深的影響著台灣,也許在回顧這段台北縣升格為新北市的光榮時刻,我們更應該深入去思考現在的地方區域劃分是否合理,又怎樣的地方制度規劃才能讓台灣走向更好的未來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