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鬼王來鬼扯》台灣咖啡產業之巴西很重要(四)

1950年代晚期開始,國際咖啡市場價格就已經開始走跌。因此,原先農復會期盼咖啡出口賺取外匯的夢想也因而破滅。其次,當時咖啡工廠的產量並不高,一方面是因為出口受阻、且台灣咖啡市場不大,另一方面,當時最大的客戶是台北的「南美咖啡」店,他們購買的是咖啡生豆,而不是已烘好的烘焙豆或研磨咖啡,所以咖啡工廠一年開工的次數並沒有幾天。最後,由於咖啡出口無望,農復會於咖啡工廠蓋完後,隔年度就不再提供任何經費補助,雲林經濟農場也就處於慘淡經營的狀況。

鬼王

續上篇

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圖南產業株式會社,並將其改組為「雲林經濟農場」。日治時期,圖南產業株式會社算是私人公司,但到了戰後就變成隸屬於台灣省政府的公營事業單位了。

雖然圖南產業株式會社的接收與改組工作,早在1945年底就已完成,但1945-1950年代初期,整個台灣基本上還是處於相對混亂的狀態,而1949年起政府又將農業施政中心放在土地改革,根本無暇顧及雲林經濟農場,所以經濟農場幾乎是處於荒廢的狀態。咖啡栽培面積從1942年全盛時期的967.43公頃,一路下滑到1951年的7.4公頃。

1950年韓戰爆發,美援開始湧入台灣,農復會得以開展各項農業政策與計畫。如同日本人當初來台的狀況,當時農復會也注意到台灣有許多可開發的山林資源。1952年初農復會主委蔣夢麟特地南下雲林視察,發現雲林經濟農場過去就種有油桐樹與咖啡樹。同年八月,農復會又派技正歐世璜前往視察油桐與咖啡林的狀況。

戰後經濟復甦,國際市場咖啡價格一直處於上漲的狀態,農復會亟欲發展台灣的咖啡產業,外銷出口賺取外匯。但農復會的美援經費都來自於美國,台灣若想發展咖啡產業,相關計畫開支都還需要美國老大哥的同意才行。因此,1954年農復會特地請了位日裔美籍專家後藤安雄來台考察。後藤本身是研究咖啡的專家,他參觀台灣各地的咖啡園後認為,台灣的地形氣候很像夏威夷,適合種咖啡。但後藤也強調,「如能設法打開市場」,很值得提倡推廣。既然後藤都說台灣適合種咖啡了,農委會此時彷彿吃了顆定心丸。1955年時農復會即向媒體釋放消息表示,將在雲林建造一座新型的咖啡加工廠。1956年時農復會更派了當時在嘉義試驗所任職的朱慶國先生前往夏威夷考察,學習咖啡的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術。

「雲林經濟農場」的咖啡工廠。(圖: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1957年初農復會關於咖啡工廠的計畫終於定案。除逐漸推廣種植面積外,農復會並確定將在雲林設立一所新式設備大量生產的咖啡加工廠。此外,農復會這次還真的是充滿雄心大略的大手筆,預計將耗費28,000美元,從美國購置一套完整的咖啡加工機械,分別處理包括脫皮、發酵、浸水、洗滌、乾燥、脫肉、脫毛、焙製、冷卻、碾粉等各工序部門。與此同時,雲林經濟農場也接獲通知確認,未來將發展咖啡產業,經濟農場也由黎維槍先生負責成立「咖啡小組」,負責咖啡工廠的設立。

不過,雖然計畫已擬定,機器也開始採購,但為了廠址問題,咖啡工廠的事情因此耽擱。直到8月新任的陳連茂場長到任後,咖啡工廠的建廠才有了眉目。1958年10月23日上午10點,「雲縣經濟農場咖啡工廠」終於在斗六鎮三平里原鳳梨工廠舊址舉行破土典禮,就是現今雲林路和民生路口,審計室第二辦公室所在地。廠址佔地共540平方公尺(約164坪),全部建築費為新台幣246萬元,其中2/3由農復會補助,1/3由經濟農場自行負擔,該項工程係由中國石油公司工務部代為設計,部份機器由台灣機械公司承製。

咖啡工廠光是廠房搭建就花了好幾月時間,其後機器的組裝又花掉半年時間。由於機器組裝是由中國石油公司工務部一位潘姓工程師負責,這些機器都是從國外進口,包括脫皮機、發酵槽、攪拌機、脫殼機、脫膜機、分級機、烘焙機、磨粉機與包裝機等。潘工程師全都沒看過,只能照著手冊自己摸索拼裝搭建,所以整組弄好也花了半年。

當初咖啡工廠蓋好時,可說是風光一時。烘焙機一次能烘200磅咖啡豆,號稱是遠東最大的烘焙機,曾被列為長官與外賓參訪的必看景點之一。工廠蓋好後,烘焙任務則交由才剛進去工作沒多久的陳守宜先生。但這位陳先生就如同當時99%的台灣人一樣,對咖啡根本毫無概念,連小型的手搖式咖啡烘焙機也都沒見過也沒摸過。機器組裝完成後,潘工程師只丟給他一張簡單的說明說,指示機器的操作方式。但咖啡豆究竟該怎麼烘,潘工程師也不知道,當然也沒辦法親自示範-因為連他也不懂啊!之後陳守宜只好自己暗自摸索,土法煉鋼!

1957年初農復會關於咖啡工廠的計畫終於定案。除逐漸推廣種植面積外,農復會並確定將在雲林設立一所新式設備大量生產的咖啡加工廠。(圖:網路)

1960年3月咖啡工廠正式開工。咖啡工廠最早生產的是用玻璃罐裝的研磨咖啡,主要是賣到台北和斗六車站附近的店家。但因玻璃罐容易破碎,之後便改成馬口鐵罐頭。不僅堅固耐用,且以真空裝罐,保存期限可長達一年以上。與此同時,農復會與經濟農場推動的咖啡栽植計畫也收到成效。1959年全台的咖啡收穫量達到11.4萬公斤,1962年時則為15.5萬公斤,可說是戰後最高的生產紀錄。1964年時,咖啡工廠甚至還選拔了咖啡小姐,作為推銷臺灣咖啡的代言人。

雖然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但好景不常,其實從1950年代晚期開始,國際咖啡市場價格就已經開始走跌了。因此,原先農復會期盼咖啡出口賺取外匯的夢想也因而破滅。其次,當時咖啡工廠的產量並不高,一方面是因為出口受阻、且台灣咖啡市場不大,另一方面,當時最大的客戶是台北的「南美咖啡」店,他們購買的是咖啡生豆,而不是已烘好的烘焙豆或研磨咖啡,所以咖啡工廠一年開工的次數並沒有幾天。最後,由於咖啡出口無望,農復會於咖啡工廠蓋完後,隔年度就不再提供任何經費補助,雲林經濟農場也就處於慘淡經營的狀況。

斗六咖啡工廠烘焙咖啡豆的業務雖然停擺,但雲林經濟農場的咖啡種植業務並沒有停擺,國內還是會有些咖啡業者前來收購生豆,所以依舊維持小面積栽種。

不過,1967年時政府希望加強與南美洲國家間的關係,並決定透過咖啡貿易的方式強化雙方的互動交流。當時政府就找了「南美咖啡」出來充當買主,總共向巴西375袋咖啡豆。而其中有250袋咖啡豆,巴西還特別給了50%的折扣優惠。由於這是戰後首次由巴西進口的咖啡豆,意義重大,巴西政府咖啡署駐遠東區主任還為了此事飛來台北協助。

南美咖啡。(圖:取自咖啡鄉粉絲專頁)

而於1968年開始,咖啡進口關稅馬上從120%調降為60%。當時巴西政府為了推廣咖啡,還在台灣設立了「巴西利亞咖啡公司」。其後1972年時,哥倫比亞政府也在台北中山北路設立一個貿易推廣中心。有趣的是,這間貿易推廣中心共有兩個樓層,設計成一座大型咖啡廳,裡面則供應高品質的哥倫比亞精品咖啡。

自從咖啡關稅大幅調降後,根據當時記者的觀察,所謂的「純咖啡館」增加了不少。此外,市面上的咖啡產品馬上變多了起來,不管是研磨咖啡、即溶咖啡,烘焙豆,甚至連某些咖啡店都自製三合一咖啡出售。

咖啡關稅調降雖對台灣的咖啡文化發展是件好事,但對斗六咖啡工廠卻如同最後的重擊。由於幾乎已毫無市場性可言,咖啡工廠也就於1970年正式停工,當初曾風光一時的烘焙機器從此閒置在那。而台灣咖啡栽植產業的復興則是30年後因為921災後重建,雲林古坑鄉率先以台灣咖啡做為行銷主軸之後的事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