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鬼王來鬼扯》台灣咖啡產業之巴西很重要(三)

直到大戰結束前,巴西對台灣咖啡產業的發展都發生正向的效果。因為巴西,所以日本才能出現大眾化的咖啡館文化,進而引進台灣。而當日本人於1930年代起發展台灣本土的咖啡栽植產業時,也因為巴西意外宣戰,導致日本禁止進口巴西咖啡豆,台灣的咖啡栽植面積才於1940年代出現大幅擴張的狀況。

鬼王

續上篇

1895年台灣割讓予日本。為了統治台灣,大批日本軍人、公教人員來到台灣。當然,這些人也將日本的生活習慣帶到台灣。根據文史工作者文可璽的研究,1897年九月當時的〈台灣日報〉曾出現咖啡館「西洋軒」的開幕廣告,這應該是台灣出現的第一家咖啡館。

不過,或許是西洋軒的經營不甚理想,所以一般人都未注意到此事,知道這家咖啡館的人也不多。多數人都認為,台灣第一家咖啡館應該是1912年開幕的「公園獅咖啡館」(カフェ•ライオンCafé Lion)。 新公園現名為「228紀念公園」,它最早於1908年落成,當時為了區別於1897年落成的圓山公園,所以被命名為「新公園」。據說當初新公園盛大落成後,卻沒什麼人潮,搞得長官很沒面子,心情十分鬱卒。後來就有人建議,乾脆在裡面新公園內開個咖啡館,賣些飲料餐點,吸引遊客,所以總督府便決定在新公園內開個咖啡館來吸引人氣。公園獅開幕當天,不但刻意找了上百位的藝妓擔任服務生,當晚還施放煙火,可說成功創造話題。更重要的是,公園獅的咖啡不算太貴,大家去新公園牽手散步遊憩談戀愛,還能進去坐下來好好喝個飲料休息一下。

台灣第一家咖啡館是1912年開幕的「公園獅咖啡館」。(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公園獅咖啡館設置的目的本來就只是要吸引遊客前往台北新公園旅遊的誘因,其實這樣的店並沒有什麼好討論的。但做為台灣第一家眾所皆知的咖啡館,它帶動了其他咖啡店的設立。直至1928年時,台北的咖啡店就已有22家。當咖啡店多了起來,台灣人也終於見識到歐美的咖啡館到底是什麼模樣,所謂的文化公共空間又是什麼樣態。換句話說,它等於是讓大家長了見識,開了腦洞,同時也讓台灣人知道該如何仿效了。

1931年由台灣人開設的第一家咖啡館「維特」於大稻埕開幕。維特的老闆是畫家楊三郎的哥哥楊承基,所以不難想見這家店與藝文界的關係。但之後維特因經營不善,經理與主廚因此另起爐灶,開設了「波麗路」(1934)與「山水亭」(1937),而其後又有「天馬茶房」(1941)的出現。這三間餐飲店會被認為是1930、40年代台灣新文化運動發展的重要基地,他們所扮演的角色就如同於18世紀推動法國啟蒙運動的河左岸咖啡館。波麗露會提供畫展場地給台籍畫家,藝文界人士也喜歡去山水亭吃台菜料理,老闆王井泉也樂於提供場地舉辦音樂會。至於天馬茶房的老闆詹天馬則是位「辯士」,負責在電影院幫觀眾講解黑白默片的劇情,天馬茶房自然會聚集了許多戲劇界人士。

波麗路餐廳。(國家圖書館)

與此同時,當咖啡館引進台灣時,日本也著手研究在台灣栽植咖啡的可能性。

1896年時,台灣總督府民政局殖產部就開始針對台灣過去咖啡栽種的情況進行了調查,同時還準備陸續收集墨西哥咖啡園的資料,看看台灣是否也適合發展咖啡產業。其實墨西哥的咖啡產業非常小,根本不配用來當作參考對象。總督府之所以參考墨西哥案例,只是因為當時美國已有企業進入墨西哥投資咖啡園,而1897年日本也有35位外勞前往墨西哥Chiapas的咖啡園打工,所以總督府會以墨西哥作為潛在的比較對象。

1902年總督府開始在東部、嘉義、雲林等處試驗種植咖啡,包括阿拉比卡(Arabica)、羅布斯塔(Robusta)和利伯利卡(Liberica)等三大品種咖啡均已被引進試種。而於1929年時,總督府殖產局甚至出版了殖產局技師櫻井芳次郎的著作《珈琲》一書,內容詳細介紹咖啡的歷史、栽培方法、品種與成分等,這本書可說是東亞第一本關於咖啡的植物學專書。

當咖啡館引進台灣時,日本也著手研究在台灣栽植咖啡的可能性。(圖:網路)

不過,整個1910、20年代期間,咖啡種植主要還是停留在官方農業研究與改良單位的試驗計畫階段,尚未進入大規模的商業化生產。也就是說,尚未有企業願意進行大規模的投資。直至1930年代起,圖南產業株式會社才開始大規模種植咖啡。為何要等到1930年代起才有企業界願意投入咖啡產業呢?探究後我們才發現,原因讓人很意外、也很搞笑。只因為先前的投資項目嚴重虧損、決定收攤了。後來改種油桐,而油桐樹下又能種咖啡,所以台灣才出現咖啡產業。

其實殖民統治跟做生意沒啥太大區別。當你擁有一個東區忠孝東路四店的精華店面,必定會發現,不管是開服飾店,開餐廳,或甚是開夾娃娃機店,可以做的生意很多。同樣的,總督府的角色只能是站在研究調查與建議的立場,說明台灣的山林地可以如何開發,它可能是種咖啡,也可能是種植柑橘類作物。即便台灣適合種咖啡,並不代表台灣咖啡就有能力跟巴西咖啡競爭。

當初日人統治台灣初期即發現,台灣有非常豐富的山林資源,其中又以竹林為最。由於日本進入工業化後,對洋紙的需求大增,但洋紙的生產又需要進口大量的木材原料,因此總督府希望能研究發展竹材造紙產業。

1908年「合資會社三菱製紙所」在總督府的協助下,將現今的南投竹山與雲林古坑山區都納為其原料生產區,開始研製竹林紙的製造與生產,並將公司「臺灣三菱製紙所」設於雲林的林內鄉。而於1910年時,原料區的範圍又擴張至現今的嘉義與南投山區,整個原料區的面積約1萬5仟甲。不過,竹林紙雖然造出來了,品質也受市場肯定,但成本實在太高。從1911年到1916年這段期間,臺灣三菱製紙所可說是連年虧損,虧損總額為55.6萬日圓,最後只好草草收場。

1908年「合資會社三菱製紙所」在總督府的協助下,將現今的南投竹山與雲林古坑山區都納為其原料生產區,開始研製竹林紙的製造與生產,並將公司「臺灣三菱製紙所」設於雲林的林內鄉。(三菱製紙株式會社)

三菱製紙株式會社雖然放棄竹林造紙大業,但公司資產還在。所以重新整理後,三菱製紙株式會社於1932年另外設立「圖南產業合資會社」(其後改為「圖南產業株式會社」),繼承三菱竹林事務所的業務和資產。新成立的圖南產業株式會社當然不可能走回頭路,又繼續搞竹林造紙。這次他們決定種油桐樹,同時搭配咖啡生產。

油桐樹可說是非常棒的經濟作物。油桐樹的果實油桐果,含油量非常高。油桐果榨出來的「桐油」,具有耐熱、耐酸、耐鹼、防腐、防鏽等特性,可以用來製造油漆。包括飛機、船艦、槍砲等軍事武器,都需用桐油加以保護、保養。換句話說,油桐樹可說是非常重要的軍需物資。

既然油桐樹是非常重要的軍需物資,而日本從甲午戰爭後就逐步走向軍國主義的道路,持續擴張軍備,所以圖南產業株式會社選擇油桐樹,可說合情合理。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搭配咖啡與油桐共同種植,還真是非常聰明的作法。

雖說咖啡適合生長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區,但咖啡樹屬半日照植物,無法忍受過量的陽光。因此咖啡種植必須搭配高大多葉的樹種,協助其遮陰。油桐可說非常高大,株高可達10 公尺以上。咖啡種在油桐樹下,兩者不但能搭配得宜,同時還能創造另一項經濟收入。因此從1930年代開始,雲林、嘉義、南投便大規模種起油桐與咖啡了。

(圖:作者製表)

若從總督府相關的咖啡統計數據來看,直到1937年前基本上並沒有任何確切的數字可供參考。這部分的原因不難理解。先前1910、20年代,咖啡栽種只停留在研究調查與試驗階段,距離商業化與產業化還差了十萬八千里。

1932年圖南產業株式會社成立,考量到咖啡種植從種苗植入到能夠穩定收成,至少要四、五年以上的時間,所以從1937年起才有相關數據可供參考,這部分也就合情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1942、43年咖啡種植面積急速擴張,增加到967.43公頃。不明就裡的人或許以為,這代表咖啡人口增加、咖啡市場看好,所以帶動台灣咖啡產業的發展。然而實際的根本原因就如同我們先前一直強調的-巴西很重要!

1942年巴西決定加入以英、美、法為首的同盟國,並向德國宣戰,同時派遣遠征軍前往歐洲,偕同美軍從義大利登陸。巴西參戰馬上就與日本變成「敵對國家」,而大戰期間當時日本曾規定,不准進口敵國物資。換言之,日本不能再進口巴西咖啡了!正因為如此,只能寄望台灣能儘速擴大生產。不過,1944年起日本敗相已露。因為徵兵動員的結果,導致農業勞動力缺乏。此外,化肥也出現嚴重的短缺。所以,不只是咖啡,包括稻米、甘蔗等農作物的生產都出現大幅衰退的狀況。

看,直到大戰結束前,巴西對台灣咖啡產業的發展都發生正向的效果。因為巴西,所以日本才能出現大眾化的咖啡館文化,進而引進台灣。而當日本人於1930年代起發展台灣本土的咖啡栽植產業時,也因為巴西意外宣戰,導致日本禁止進口巴西咖啡豆,台灣的咖啡栽植面積才於1940年代出現大幅擴張的狀況。

不過,巴西的影響力卻於戰後開始由正轉負,並成為壓垮台灣早已大幅萎縮的咖啡種植業的最後一根稻草。(待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