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薇拉夫人的國際關係料理藝術》俄羅斯文學散步地圖:大文豪托爾斯泰的「文學」與「餐桌時光」(一)

托爾斯泰不僅是一位文學家,還是藝術家、哲學家、道德主義者。他經常被誤解,有些人欽佩他,也有人對他的主張相當不以為然。但在世界文壇之中,很少有作家像托爾斯泰觸及根本的在生活中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至死不渝。

黃惠華

托爾斯泰(L.Tolstoy)是俄羅斯文學作家,被列為世界百大作家之一,其作品受到許多著名作家的高度讚賞,享譽全球。高爾基(Maxim Gorky)曾說:「托爾斯泰是19世紀主要人物中最難的人」。

托爾斯泰是俄羅斯文學作家,被列為世界百大作家之一,其作品受到許多著名作家的高度讚賞,享譽全球。(圖:網路)

托爾斯泰出生於1828年8月28日,生長在一個地主資產階級貴族家庭,祖先在伊凡、彼得大帝、凱薩琳二世統治時期為官,家族命運與俄羅斯歷史有著密切的連動關係,托爾斯泰意識形態充滿了父權思想,不少人批評托爾斯泰一方面看不起女性,又需要女性,但這也是成就托爾斯泰如史詩般的文學的因素之一。

童年時期的托爾斯泰在位在莫斯科以南165公里圖拉(Tula)地區度過,1881年托爾斯泰婚後攜家帶眷搬到位在莫斯科地鐵「文化公園站」莊園,直到1910年去世。現為「托爾斯泰博物館」(Музей-усадьба Л.Н. Толстого Хамовники)。托爾斯泰在此創作了大約一百件作品,包括經典名著小說《復活》、《伊凡.伊里奇之死》、《克羅采奏鳴曲》、《謝爾蓋神父》等。托爾斯泰憑藉其作品的可讀性,成為不同時代、各個國家最受歡迎的文學家。

位在莫斯科市區的家,裡面還保有托爾斯泰一家人的生活起居用品、照片、餐具及手稿等。(圖:作者提供)

位在莫斯科市區的家,大隱隱於市,都市僻巷,相當幽靜,適合散步、沉思。(圖:作者提供)

秋天的院子落葉繽紛,彷彿可以感受到托爾斯泰一邊散步一邊構思小說情節的模樣。(圖:作者提供)

托爾斯泰獨特的政治美學「思想底蘊」

19世紀的俄國還是一個落後西方的農奴制國家,社會內部歷經革命風潮,歷經激烈變遷,然而社會變遷卻是影響托爾斯泰思想的一個重要因素。托爾斯泰經典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對當時西方批判現實主義有著深遠的影響,1869年出版的《戰爭與和平》,書中強調建立人民力量,團結擊退敵人保護國家,戰爭與和平兩者對立的意識形態看似矛盾,這卻是俄羅斯人民歷史發展不朽史詩,是俄羅斯「戰鬥民族」性格最佳寫照。

1873年小說《安娜卡列尼娜》是托爾斯泰現實主義文學藝術的新成就,托爾斯泰世界觀與道德觀透過安娜不倫戀的悲劇命運,顯露出當時社會充斥著虛偽與謊言的荒謬風氣,比《戰爭與和平》更為銳利。

托爾斯泰不僅是一位文學家,還是藝術家、哲學家、道德主義者。他經常被誤解,有些人欽佩他,也有人對他的主張相當不以為然。但在世界文壇之中,很少有作家像托爾斯泰觸及根本的在生活中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至死不渝。至於托爾斯泰追求何種人生哲學?舉例來說,托爾斯泰主張「不與暴力對抗邪惡」之說,在契訶夫(Anton Chekhov)〈好人〉(Excellent People)一文對於抗惡與不抗惡有精彩的辯論:

「不抗惡的意思是在道德範圍裡,被稱之為惡的事情採取置之不理的態度。..如果人類建立在不抗惡的原則上,會變成什麼樣子?「大概會消滅,不抗惡會讓犯罪意志得到充分自由。世界大亂,文明也完了。」主角妹妹認為,「抗惡有種虛偽的味道,…….抵制惡的方法屬於偏見,這樣的偏見根深蒂固,無法正確判斷…。」

〈好人〉一文想要傳達的是「對惡視而不見或者過分執著都不正確」。如何正確看待「惡」?如何抗「惡」? 

一種惡存在合理,視而不見,置之不理; 一種惡存在不合理,可藉由道德勸說、處罰,矯正不良行為。

托爾斯泰認為世界上有兩種暴力來源:政府與革命者。權力是法院、檢察官、監獄,但這不會減少犯罪分子。違法者已經因違反人類法律而受到懲罰。如果沒有感受到良心的痛苦,以處罰制約犯罪行為就會失去作用。人們不殺人,不是因為有法院與監獄,而是因為人們仍然彼此相愛與憐憫。革命者知道如何安排一個幸福的社會,因此準備將自己的生命與數百萬人的生命來實現自己的理想。國家不怕革命者,知道如何處置這些人。那些不想參與暴力的人,不需要任何東西的人:既不是財富,也不是榮耀,也不是地位。這些人不想參與革命。托爾斯泰呼籲:「不要以暴力回應暴力,不替國家服務,不服兵役,警察,不參加反對國家武裝鬥爭。唯一的出路是道德自救。」例如,印度甘地的不合作運動,乃至於今年港人反送中的不合作運動等都是源自於此。

托爾斯泰主張從自己開始,教自己愛你的鄰居,不管你看起來多麼糟糕,沒有別的方法可以改變世界。除了在道德上自我提升,人類不可能提供任何東西,促進相互尊重、寬容。他「不以暴力抗惡」思想核心係基於基督教五原則:「不要生氣、沒有慾望、不要誓言、不要抗拒邪惡、愛你的敵人」。其主張反映在1899年小說《復活》之中,這是一部新型態社會寫實小說,融入宗教與道德議題創新元素,所謂的「復活」指的男主角聶赫留朵夫追求道德自我完善歷程的「道德復活」。

托爾斯泰主張從自己開始,教自己愛你的鄰居,不管你看起來多麼糟糕,沒有別的方法可以改變世界。(圖:網路)

女主角卡秋莎命運曲折,在重大災難性事件衝擊之下,突然意識到自己與周圍生活充滿了謊言與不公正,透過女主角視角,揭露當時帝國時期專制主義與社會問題,結局卡秋莎被流放後重生,拒絕與原來男主角求婚,而是與另一個革命者結為伉儷,女主角追求新生活尋求內心的平靜與和諧追求,並不具宗教與道德意義。然而,托爾斯泰不支持革命,但在小說中卻以極大同情心同情革命者,呼籲為了兄弟之情,「不要以暴力抗之」,也不忘強調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夢想,堅信社會秩序不會永遠失序的理想。在《復活》一書中宗教、道德話題尖銳震撼人心,托爾斯泰將「聖潔/墮落」不相容兩個道德對立元素結合在故事之中,小說情節是虛構的,宗教與道德卻是真實的,在現實生活之中幾乎不可能實現。

現實生活中如何理解所謂的「不以暴力抗惡」?

從公共議題角度理解,像是今(2019)6月底「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發表國人的公民素養民意調查發現「八成八認為多數國人不會在他人違反公共利益時出現勸阻,希望能透過教育來改善」。可見大多數人遇到他人不良行為問題,大都偏向選擇寬容、隱忍,而不直接對抗,認為直接對抗可能會破壞和諧關係,因而選擇寬容與隱忍,維持表面和平,這是一個矛盾且普遍現象。當一個人出現與正常人不同的偏差行為,這類族群本身的道德意識可能較一般人少,自己偏差行為破壞公共秩序造成他人困擾,是一種缺乏教養的展現,也是一種行為暴力。在行為暴力面前,個人力量有限,受害者本應該選擇求助於公權力,交由公權力執行法律強制約束不良的行為很正常。大家對惡行感到厭惡,卻選擇以和為貴,算是一種對惡的視而不見,符合托爾斯泰強調「人們仍然彼此相愛與憐憫」的主張,凸顯出人性的矛盾情結。

如何促進社會達到祥和與和諧,「不以暴力抗惡」過於理想主義,「以暴制暴」則對人性本「惡」過分執著,何者才是維持秩序的最佳策略選擇?如同〈好人〉一文,沒有標準答案,留給大家思考空間。

托爾斯泰認為,「作家任務是向所有人講述重要與必要之事」,在托爾斯泰的多數作品之中大多陳述人物命運與背後整體俄羅斯社會、人民連動關係,探討與解決社會與道德問題,與其他作家所追尋的地位不同,這也是托爾斯泰文學作品展現出特有的真實與勇氣。英國作家加爾斯沃西(John Galsworthy)表示:「世界上最偉大小說,我會選擇《戰爭與和平》」。而我則推薦《復活》,這是一部會造成內心衝擊,讓人反思的小說,藝術性高,2001年推出的同名電影《復活》(Resurrezione),同樣值得一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