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拓梓
如果說,為了剪不斷、理還亂的安保鬥爭下台的岸信介內閣是「政治的季節」,那麼接任的池田勇人所帶來的政壇風氣,就是「經濟的季節」。甫上任就以經濟為己任的池田勇人出身廣島,他是稅務官僚出身,因為生病的關係曾經辭職回家養病,因此升遷的速度頗慢,但憑著能力,終戰時他仍然當上了大藏省的主稅局長。
戰後因為吉田茂和石橋湛山的重用,池田出任大藏省次官,成為官僚的頭牌人物,同時被吉田茂看好將來成為政治家。外界常常都說他和佐藤榮作是以培育優秀官僚為政治家為目標的「吉田學校」的優等生。
池田後來果真辭去了官僚職務,參與了選舉並順利當選,一如吉田茂的期待,成為日本政治的支柱,先後擔任過大藏大臣、國務大臣、通產大臣以及首相的職務,是政壇舉足輕重的大咖。城山三郎的小說《官僚之夏》當中那位官運亨通,從不休息,也不讓秘書休息的通產大臣池內,就是以池田勇人為原型的描寫。
池田勇人先後擔任過大藏大臣、國務大臣、通產大臣以及首相的職務,是政壇舉足輕重的大咖。(圖:網路)
池田是一個直爽的人,因此經常失言,有一次談到富裕和貧窮,他說有錢人吃米,沒錢人吃麥子,這是基本的原理。結果被媒體歪曲成「貧窮人吃麥子」。又有一次國會詢答時,討論到中小企業因應不景氣倒閉,池田的回應也被斷章取義成「中小企業倒閉個五家十家也是沒辦法的事」,遭到國會強力批判,最後甚至通過不信任案要他下台。
不過沈潛了一陣子之後,池田再一次復出政壇。相對於他的前任岸信介,池田採取比較寬容、忍耐的態度來對待在野黨。池田一上任就強調自己的任務是「以經濟為己任」,搭配上當時「已經不再是戰後」的社會氣氛,日本開始進入高速成長的時代,「經濟靠池田」是當時的口號,但要說服人民信任這樣的主張,池田得花上很大一番工夫。
池田內閣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所得倍增計畫」,當時日本的經濟成長率每一年都突破十,池田認為十年之內完成所得翻倍並非難事。但此案一出立即就遭到輿論訕笑,對大家來說,十年的距離實在太遠,所得變成兩倍好像也有點不可思議。但不管怎樣,池田勇人就朝這個方向幹了下去。
第一次池田內閣。(維基共享)
池田過去在媒體的形象不好,除了經常失言的問題外,還有他私生活的問題。據說他也是頗享受的人,經常出入茶屋、俱樂部,但當了首相之後,池田似乎刻意地拒絕出席這些娛樂邀宴,整個人的形象變成認真努力的人。他到處行動都帶著夫人滿枝,也讓過去很少有的「第一夫人」形象開始受到矚目。
當時的社會氣氛就是「努力就會成功」,電視機正逐漸普及,各地開始興建電視塔,其中最經典的就是東京的代表性建築「東京鐵塔」。這座在東京各處都看得到的高塔,也成為電視普及的標竿,過去一條巷子只有一台電視,現在在「一輩子就買一次」的口號下,變成人人家中都有電視,而且是彩色的。1960年,電視受信戶已經達到五百萬。
洗衣機、電冰箱也開始普及,主婦使用電器省下了家務時間,便利開始成為一種幸福,也成為鄰里之間互相比較的指標。彩色電視普及,讓巨人隊的長島茂雄和王貞治成為家喻戶曉的職棒明星,運動娛樂讓社會也走出了戰後復興的氣氛。幾年前很受歡迎的電影《Always幸福的三丁目》,便充分地刻畫了當時欣欣向榮充滿希望的時代風景。(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