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ano
小時候總會想著要趕快長大,好不容易等到 18 歲之後,終於可以投公投票、考駕照、喝酒(警語:開車不喝酒,酒後不開車)、KTV整晚夜唱不用擔心臨檢……最重要的是當滑鼠游標移到「是,我已年滿 18 歲。」按下去的時候,可以光明正大不心虛啦!
不過如果生在數百年前的臺南,尤其是五條港一帶,成年的年齡就要下修了,當地是以 16 歲作為成人的標準,16 歲以下是童工,只能領半薪。當小孩年滿 16 歲都會祭拜七星娘娘,感謝七娘媽保佑孩子 16 年來順利成長,在神明及親友見證下,宣示我成年了,可以擔負起家計、負起責任,也可以領全薪了!這個傳統延續下來,演變成為現在每年七夕以中西區開隆宮為主要地點,為青少年所舉辦的「做十六歲」科儀。
生命禮儀
從出生、成年、成家立業到死亡,我們生活中充滿著各種各樣的「儀式」:畢業典禮、婚禮、告別式,或是我們可以選擇一趟旅行、一場飯局等不同的方式作為向上一個階段的自己告別,往下個階段的人生邁進的「通過儀式」,這些都是廣義的「生命禮儀」。
人類社會具有多變的面貌,各地的風土民情也都有各自的特色,然而在紛雜的差異中,存在著人類社會普同的本質,例如對生命的理解、對死亡的想像、對人際關係的劃分等等,都是人們試圖解釋自己的存在,也努力地勾勒外在世界的模樣,可以說,意識到時間與年齡的不可逆性,並刻意安排幾歲該做些什麼事,是人類獨有的行為。
這裡想要分享的是狹義的「生命禮儀」,像是華人社會的彌月、抓周,紀念及感恩孩子平安長大,剛果的男孩以白瓷土塗身表示成年,猶太人的成年禮則是象徵信仰上的獨立等,都是慶祝生命的成長,賦予身分象徵的儀式。
史前「轉大人」-天兒啊!居然要拔牙!
而臺南地區史前人的成年禮又是如何舉行呢?
沒有文字記錄之下,考古學家大多只能從人骨去解釋生前的樣貌,刺激一點的說法就像是從驗屍來還原死亡真相。目前從南科考古遺址出土的墓葬,累積了許多史前人類的體質特徵,其中,若仔細觀察墓葬中的人骨,會發現有些個體的牙齒缺了幾顆,是不是考古學家把它們弄丟了?(安捏毋湯!)其實並沒有喔!這些缺牙代表著史前人的生命禮儀,一種稱做「拔齒」的文化行為。
拔掉的牙齒通常是上顎相對稱的側門齒及犬齒(可愛小虎牙在史前時代好像不太流行的樣子),偶爾也會有只拔側門齒或犬齒,或只拔單邊的情況。由墓葬個體的年齡及其他體質特徵分析,考古學者認為通常是青少年到成年之間,會被拔掉牙齒,也就是說,史前時代要看一個人能不能喝酒或開車,看他牙齒拔了沒就知道!認真解釋「拔齒」的話,就是象徵少男少女成人了,當然,也可以開始婚嫁囉!看到心儀的對象,就要趕快露齒笑,表示已經準備好說「我願意!」
雖然在現代社會的審美觀裡,「拔齒」聽起來很可怕也不雅觀,但就像穿耳洞、刺青一樣,是一種曾經流行的身體毀飾,而且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不能隨意執行的,想拔還不一定給拔呢!而根據考古資料,最早從五千年前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大坌坑文化就已發現「拔齒」的人骨,到中期的牛稠子文化、晚期大湖文化,直到不到一千年前鐵器時代的蔦松文化,跨越了四千多年,「拔齒」的行為持續出現在不同的文化及不同的人群中。
史前「送行者」-最後的旅程
其實,除了從「拔齒」理解史前時代的成年禮之外,墓葬本身就是屬於生命禮儀的產物,藉由對亡者軀體的處理方式,可以了解當時的社會習俗以及人們的生死觀。現代人死後多採用火葬,並將燒過之後的骨骸、骨灰以骨灰罐裝起來供奉在靈骨塔,也有比較灑脫的海葬、樹葬等方式,更早一些則是多採用土葬,將遺體放入棺木後入土為安。
在史前時代,南科園區最早的住民為新石器時代早期大坌坑文化的人群,他們採用加工過的木板作為葬具,類似現代的棺木,以頭向朝南的仰身直肢葬為主。但是埋葬就埋葬,為什麼又是仰身又是直肢呢?
在考古學的葬姿中常常可以聽見仰身直肢葬、俯身葬或者側身屈肢葬等等,這些都是形容遺體擺放的樣態。仰身就是軀幹正面朝上,俯身是背朝上,側身是面左或面右。直肢和屈肢就是看四肢的擺放方式,如果直挺挺的是直肢了,彎起來是屈肢。所以仰身直肢就是面朝上躺著,雙腿伸直躺得直挺挺的,就像平常仰睡一樣。舉一反三,俯身葬是趴睡、側身屈肢葬就是雙手或雙腿彎彎側睡的概念了。
接下來的牛稠子文化,除了依然頭向朝南的仰身直肢葬為主之外,出現了以大型陶罐做為葬具的嬰幼兒「甕棺葬」,罐口同樣朝南,年齡大多是2歲以下的嬰幼兒,也許是將陶器作為母親肚子的象徵。
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湖文化時期則出現了趴著的俯身葬,埋葬方位改為頭向朝北,延續以陶罐埋葬嬰幼兒的習俗,作為葬具的陶容器形式則與牛稠子文化略有不同;到了鐵器時代的蔦松文化,已經不使用甕棺葬,皆為頭向朝北的土葬,但有的地方會以陶罐破片鋪墊在遺體身下或覆蓋其上。面對死,就如同面對生一般,無論歡喜或悲傷,人類將對生命的理解與情感,寄託在這些生命儀式中,表達對親人的心意。
墓葬相關的行為模式反映出生命在不同階段的儀式,與現代人雖然表現的方式不一樣,但其實具有相同意義,都是訴說著生命的花開與花落,史前文化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研究資料的堆砌,還能作為一面明鏡,讓我們更加認識自己與社會文化間的關係。
本篇圖文由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與故事共同製作。希望說更多深藏在臺灣土地裡的故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故事 兩顆虎牙拔得快?──史前人的生命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