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薇拉夫人的國際關係料理藝術》俄羅斯藝術散步地圖: 「古典芭蕾」藝術與「柴可夫斯基」的音樂遺產

古典芭蕾舞是宮廷舞蹈的精髓,穿插著民間雜技舞者,目標是表達人的狀態、思想、感受及與世界、環境的互動。著重的是華麗音樂、宣揚光明與黑暗故事情節,芭蕾舞劇劇情帶給觀眾一種無論生活環境是否充滿現實、悲觀與殘酷,只要透過芭蕾舞,就能追求永恆善良、愛與幸福的夢想,這就是芭蕾舞至今幾百年來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黃惠華

什麼是芭蕾舞?

古典芭蕾(Classical Ballet)又稱俄國芭蕾舞,芭蕾舞起源於16世紀義大利,是一種音樂、戲劇與舞蹈的藝術,其內涵融合了音樂、舞蹈、繪畫、戲劇、舞台設計與視覺藝術,以劇院舞台上向公眾展演。舞者透過舞蹈講述故事,多為童話、神話、歷史故事。古典芭蕾舞藝術在於腿、手臂、身體與頭部動作,因此芭蕾舞者通常可以是演員也可以是舞者,舞蹈分為三組:姿勢、跳躍、旋轉。每個動作分為蹲與腿部伸直、抬起與彈出動作,除了舞蹈,也是一個帶手勢與面部表情富有表現力的藝術。

 

1673年,沙皇米哈伊洛維奇(Aleksey Mikhailovich Romanov)統治期間,芭蕾舞在俄羅斯帝國首次演出。1847年,法國編舞家珀蒂帕(Marius Petipa, 1818-1910)擔任聖彼得堡劇團首席編舞,珀蒂帕改編芭蕾舞迎合當地人喜好,俄羅斯有了新的芭蕾舞演員與自己的芭蕾舞創意。

珀蒂帕扮演推動19世紀古典芭蕾舞劇的主要角色;而柴可夫斯基則是推動芭蕾舞音樂改革的重要靈魂人物,柴可夫斯基將音樂、劇情及舞蹈融合,展現在《天鵝湖》、《睡美人》、《胡桃鉗》作品之中,提升了芭蕾舞劇藝術廣度與深度,與交響樂、歌劇並駕齊驅的水準。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音樂

芭蕾舞音樂是一門特殊專業、需要特殊技能、知識與經驗。芭蕾音樂必須清楚地表達人物的舞姿、情感動作、節奏、時間、性格,還必須令人難忘。最重要的是搭配舞蹈動作:跳躍、旋轉與姿勢。但在19世紀中期,芭蕾舞音樂被認為是最低階的音樂創作,鮮少作曲家專為芭蕾舞編寫音樂,唯獨柴可夫斯基(Peter Tchaikovsky, 1840-1893)對芭蕾舞相當熱情,致力於創作芭蕾舞劇及音樂,但因為職業生涯,起步稍晚。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音樂特色在於豐富的舞蹈性,每個舞台圖像都具有其音樂特徵,強調音樂與舞蹈完全融合。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音樂特色在於豐富的舞蹈性,每個舞台圖像都具有其音樂特徵,強調音樂與舞蹈完全融合。(圖:網路)

柴可夫斯基出生於維亞特卡省卡姆斯克-沃特金斯克(現為俄羅斯烏德穆爾特共和國)一個工業小鎮的採礦工程師家庭,在鄉下莊園度過童年時光,家裡裡充滿了音樂元素,柴可夫斯基母親對鋼琴熱愛,從5歲起柴可夫斯基開始學習鋼琴,雖然柴可夫斯基有音樂天份,但柴可夫斯基的父母並不認為他有成為專業音樂家的條件,要求他選讀法律,但柴可夫斯基興趣缺缺,終於在1862年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作曲課,在聖彼得堡音樂學院遇到影響柴可夫斯基一生的貴人-俄羅斯鋼琴家與作曲家魯賓斯坦(Anton Rubinstein)。

音樂學院畢業後,獲得最高榮譽的大銀獎,魯賓斯坦邀請柴可夫斯基到莫斯科教授作曲、和聲、音樂理論與管弦樂等基礎課程。1893年劍橋大學授予柴可夫斯基法學博士稱號,成為世界上最傑出的音樂家之一。由於柴可夫斯基長期遊歷歐洲各地,認為需要一個永久居住的家,1891年定居於莫斯科西北方约90公里處的克林(Klin)地區,在充滿大自然環境的克林及其周圍地區,與大自然交流,柴可夫斯基創作最佳作品,包括《第六號交響曲》,《胡桃鉗》等芭蕾舞音樂,全心投入創作之中。1893年11月6日柴可夫斯基因霍亂驟逝,外界認為自殺的可能性很大,一個如日中天的音樂家之死各種說法,依然是一個謎。

造訪位於克林的家,現為柴可夫斯基博物館(Tchaikovsky State House Museum, Дом-музей П.И. Чайковского),屋內陳列柴可夫斯基的生前樂譜手稿及生活起居用品,走在柴可夫斯的家裡,彷彿還能感受到他的靈魂依舊存在,柴可夫斯基精神與靈魂並未隨著離世而消失,柴可夫斯基音樂永遠跟伴隨著大家,留下的是最珍貴的遺產。

柴可夫斯基位在莫斯科郊區的克林的家。(圖:作者提供)

充滿大自然環境的克林。(圖:作者提供)

柴可夫斯基的馬車。(圖:作者提供)

冬天的太陽及結冰的水塘。(圖:作者提供)

1876年柴可夫斯基創作第一部芭蕾舞劇《天鵝湖》, 俄羅斯音樂與文學評論家,作曲家拉羅克(Herman Augustovich Laroche) 寫道:「除了極少數例外,因為刻版印象,作曲家們通常看不起芭蕾舞音樂….。儘管如此,柴可夫斯基擺脫這種刻板印象,…。為此,非常感謝他......。」

柴可夫斯基熱愛芭蕾,認為芭蕾音樂應該要更好,應該要有助於創造與深化舞蹈意象。 當時音樂家普遍認為芭蕾舞音樂無法與歌劇或交響樂同一水準,但柴可夫斯基認為:「如何定義芭蕾舞音樂?為什麼不能與芭蕾舞音樂共處?......實際上,我不明白芭蕾舞音樂有什麼不妥之處?….」

1877年2月20日柴可夫斯基《天鵝湖》芭蕾舞劇首演失敗,芭蕾舞在內容與形式上創新又相當複雜,不被觀眾所接受。但在柴可夫斯基逝世後,1894年2月17日天鵝湖重新在馬林斯基劇院展演,這次由俄羅斯芭蕾舞大師伊凡諾夫(Lev Ivanov)編導,延續十九世紀俄羅斯芭蕾的浪漫主義傳統,將現實與幻象融為一體,並以完美的詩意形象呈現。

《天鵝湖》不僅是俄羅斯,更是世界古典芭蕾發展新階段開始,音樂不再只是為舞蹈伴奏,更是展現芭蕾的主要思想,詮釋其劇情的內涵,帶動戲劇劇情發展,讓舞蹈位居表演核心位置。

睡美人》是芭蕾舞史上最傑出作品之一,其作品以美麗、深刻意義音樂,舞蹈具有多元性、人物以寫實逼真形象為名,舞者表演極具情感與表現力,劇中許多場景成為古典芭蕾舞最經典的精髓,音樂與舞蹈圖像為古典芭蕾開闢了新的語言表達意象。

芭蕾交響樂與舞蹈融合,是柴可夫斯基改革芭蕾舞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同樣的方式也用在其歌劇作品之中,柴可夫斯基不是拋棄或打破傳統形式,而是從整體戲劇概念延伸、發展,賦予新的、豐富的意義。柴可夫斯基清楚地劃分歌劇與芭蕾舞內容與範圍,歌劇趨近於真實場景,描繪生活中的人類角色與經歷的寫實主義;相較於芭蕾舞浪漫主義,一個獨立流派,有自己的語言與規則,古典芭蕾舞是宮廷舞蹈的精髓,穿插著民間雜技舞者,目標是表達人的狀態、思想、感受及與世界、環境的互動。著重的是華麗音樂、宣揚光明與黑暗故事情節,例如《胡桃鉗》、《睡美人》的劇情發展都是揚善隱惡為主題,英雄們為了美好的未來,積極爭取勝利。芭蕾舞劇劇情帶給觀眾一種無論生活環境是否充滿現實、悲觀與殘酷,只要透過芭蕾舞,就能追求永恆善良、愛與幸福的夢想,這就是芭蕾舞至今幾百年來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芭蕾賞析

浪漫主義經典的芭蕾舞劇代表作,如《仙女》(La Sylphide),《鐘樓怪人》(Esmeralda),《吉賽兒》(Giselle)等,浪漫主義芭蕾表演特色重抒情、舞蹈、純藝術表演,讓觀眾遠離日常煩惱走入另一個世界,稱為「白色芭蕾」(Ballet Blanc)。芭蕾舞者穿著白色芭蕾舞衣,白色代表純潔、完美的顏色,白色芭蕾表演代表著偉大與完美,只能想像不能觸及,堪稱古典芭蕾最高意境的展現。白色芭蕾是一種脫離現實的幻象,如同《仙女》劇情中無憂無慮的仙女,《天鵝湖》中的白天鵝,《吉賽兒》中的威利斯的角色一樣,撫慰人心。因此,上劇院欣賞芭蕾至今仍是俄國人的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休閒活動。

在古典芭蕾歷史發展中,珀蒂帕被認為是最具有影響力的大師,珀蒂帕是舞蹈建築師,擅長將劇情中分開、拆卸,每個舞者可以分開、單獨表演,在一起時又可以體現芭蕾藝術宏偉。舞者姿勢、精確技術與場景對角線相互結合,每個步驟都經過數學精算驗證過,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目的、邏輯與展現。珀蒂帕編舞將藝術技術水平提升一定的高度,並賦予藝術任務,是「白色芭蕾」的經典。

「現代芭蕾舞」異軍突起 芭蕾舞被認為是一種相對年輕的藝術,現代芭蕾舞劇以以前衛風格創作表演形式脫穎而出,以技術複雜性、娛樂性與哲學內涵著稱,現代芭蕾帶來許多創新趨勢,創作許多有趣的表演,從搖滾芭蕾舞到現代兒童芭蕾等等。幾個世紀以來,芭蕾舞經歷了許多變革,對世界文化有著深刻的影響,古典芭蕾舞劇與音樂不但是每個人從小學習音樂的典範,其藝術性豐富每個人的生活與涵養,至今各個經典的芭蕾舞劇仍在世界各大小劇院持續上映著,就連在台灣每年世界各大知名芭蕾舞團來演出古典芭蕾舞劇,一票難求,深受觀眾喜愛,古典芭蕾藝術依舊佔據舞蹈界菁英地位,難以撼動。

上大劇院是俄國人的日常生活。(圖:作者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