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超A評論》重新閱讀伊能嘉矩的臺灣歷史研究

在日治時期曾經是臺灣通的伊能嘉矩,其作品成為近代知識生產中劃定「臺灣研究」範圍與定義研究議題的先行者。在戰後臺灣伊能仍然繼續以被閱讀、被翻譯、被辯論、被引用、被展示等方式,或隱或顯地持續產生影響。

陳偉智/東吳大學歷史系講師

人類的生存競爭,未來永遠難以消失,若這是自然命運的話,我們可以從過去瞭解現在,從以往人類興亡盛衰的歷史,或可瞭解將來的發展方向吧! —伊能嘉矩,1904

戰後最早在大學開設臺灣史課程的歷史學家楊雲萍,曾指出日治時代的臺灣研究,用力最勤,成就最大的一人,就是伊能嘉矩。在臺灣研究的領域中,不知道伊能嘉矩(1867-1925)的人大概很少吧。伊能嘉矩在日本幕末明治維新時誕生,也隨著近代日本的展開而成長,其一生中重要的工作,也與日本海外擴張後獲得的殖民地臺灣有關。在日治時期曾經是臺灣通的伊能嘉矩,其作品成為近代知識生產中劃定「臺灣研究」範圍與定義研究議題的先行者。在戰後臺灣伊能仍然繼續以被閱讀、被翻譯、被辯論、被引用、被展示等方式,或隱或顯地持續產生影響。做為臺灣研究先行者的伊能嘉矩,其研究與知識建構的繼承與轉化,成為今日我們的臺灣歷史文化知識的構成元素。不論今日我們是否同意伊能嘉矩的歷史解釋與臺灣研究框架,都成為顯在的或是潛隱的臺灣歷史文化知識的參考資源。

日前在臺灣歷史博物館剛結束展期的「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特展」中,呈現這一位對後來臺灣研究影響頗深的日本人在日治初期來到臺灣進行田野調查的社會史,以及當代臺灣重新挪用其田野資料的後殖民文化協商。除了人類學之外,其歷史研究,今日重讀也有不少值得令人深思之處。

甫於臺灣歷史博物館結束展期的「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特展」。(圖:作者提供)

伊能嘉矩眼中的台灣原住民。(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特展」)

伊能嘉矩小史

1867年伊能嘉矩出生於日本本州東北,今日的岩手縣遠野市。東北一帶古稱奧州,自日本中世紀以來,即是不同族群交匯互動的前沿地帶。出身士族家庭,家學淵源,也接受明治維新後的新式教育。1886年伊能入學岩手縣立師範學校,但於1889年因被認為鼓動學潮而被退學。同年離開遠野前往東京,在東京時期,接觸了東京帝國大學學者們的近代歷史學與人類學的知識,受到實證主義歷史學的研究方法與人類學的比較民族誌的影響。1895年底,伊能以陸軍雇員的身份來到了臺灣,到臺灣之後,轉為臺灣總督府的雇員,任職於總督府文書課,懷抱著從事臺灣人類學研究的志願而渡臺。

伊能嘉矩。(圖:作者提供)

在臺灣,伊能以臺灣總督府下層官員的身份,展開其「臺灣人類學」的研究計畫。當時揭諸的臺灣人類學研究計畫,包含了漢人與原住民的研究,在實際的進行中,則先以調查臺灣原住民的族群分類以及文化發展的程度為主,同時也進行了臺灣的歷史文獻與漢人風俗現狀的研究。伊能在1897年全島調查後,於1898年提出了全島原住民族群分類體系。在此同時,伊能也逐漸發展對於臺灣歷史的看法,1899 年出版了第一本臺灣史通論大綱《臺灣在世界中的位置》,1900年出版了臺灣民族誌《臺灣蕃人事情》,1902年出版了兩卷本《臺灣史》。1925年,伊能嘉矩因病去世,其田野資料、標本與手稿,入藏至當時剛成立的臺北帝國大學,設立了「伊能文庫」。其生前最後的臺灣歷史研究計畫,經由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板澤武雄與民俗學大家柳田國男的整理,於1928年以三冊《臺灣文化志》之鉅作出版。

伊能嘉矩的代表作《臺灣文化志》。(大家出版)

在這些臺灣歷史研究的作品中,值得注意的是其整體結構與研究方法,一方面重視作為外部動力的世界局勢發展,特別是歐洲海外擴張以後的世界史演變,連帶地注意東亞的各區域力量之間的互動,另方面則是中國大陸內部海外擴張的動力,這三方力量的交匯,使臺灣進入了所謂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期。而這三方面之間各種勢力的消長,則主導了臺灣歷史發展的內容。從臺灣被命名,在文獻上留下了記錄,到歐洲人發現了臺灣,並在臺灣建立據點,到此一時期日本人在東亞海域的角色。鄭氏政權在臺灣建立據點,清朝的領有臺灣,一直到十九世紀的世界史新局勢下,大陸(清政府)與海洋(西方與日本)的勢力消長。透過這種整體性的視野,伊能建立了一個空間化臺灣歷史發展的知識架構,臺灣的歷史是在「世界─東亞─臺灣」的整體性歷史變遷過程中展開。貫穿這個歷史過程,除了是多重層次空間化的地理單位變遷外,則是在不同尺度空間舞台上,各種「文明─種族」人群身分單位,例如西方與東方、日本與中國、滿州人與漢人、漢人與臺灣原住民等,基於生存競爭彼此互動消長的社群的興衰史。

如果臺灣歷史的動力,是因地理上位處於東亞的海洋之島,一方面來自世界史發展中,海洋勢力的互相競爭;另方面來自大陸本部種族之間生存競爭的交匯結果,在這樣歷史結構的認知下,伊能除了重建包括日本與西班牙、荷蘭等歐美各國在東亞海洋上勢力競爭的歷史外,進一步也探討作為臺灣種族生存競爭勢力之一的漢民族在臺灣發展,以及與原住民之間的競爭史。

伊能嘉矩《臺灣志》原稿。(國立台大圖書館)

沒有島嶼是孤島

伊能將臺灣放在世界史的脈絡中,分析不同集團行動者彼此之間的互動,以及作為彼此互動結果的臺灣歷史。在大的空間尺度上,臺灣從來就是世界史的一部分,從而也受到了作為世界史的文化─種族單位的生存競爭影響。在具體的事件與小尺度的空間上,個體的社群與人物,其歷史也呈現了該群體的特性。

對伊能而言,臺灣歷來從屬性的「殖民地」地位設定,將臺灣內部自生的社會秩序視為非近代社會的型態,即便臺灣曾在清朝政府統治下的兩百年間,也是處於非近代政治體制下的狀態,因此特別強調歷史上臺灣由其他國家帶來的近代「有秩序的政治」。這些觀點當然都導向日本統治的必然性與必要性,從這種看法來看,日本的臺灣統治,除了是因為世界史的發展局勢,以及日本國家擴張所獲得新領土之外,更是內在於臺灣歷史的發展脈絡。換言之,缺乏近代政治主體(即近代國家)的臺灣,使日本的殖民統治具有了正當性。

這樣的臺灣歷史發展的觀點,當然有其書寫帝國擴張與殖民統治合理性的目的,然而種族與國家作為區分前近代與近代的不同歷史範疇,這種黑格爾主義式的方法,在當時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種族是前近代的社群單位,國家則是近代歷史的合法行動者。缺乏近代的政治體制=近代國家,使得臺灣的漢人與原住民雖然沒有在臺灣的歷史發展中缺席,卻設定了臺灣整體的從屬性。

20世紀初,伊能嘉矩所記錄的台灣。(翻攝自《臺灣文化志》)

然而,以「臺灣」作為歷史敘事的空間單位,書寫了以臺灣為空間範圍的「歷史」。以這個空間範圍為基準,往上往下地發展不同尺度的空間歷史敘事;做為世界史的臺灣史,以臺灣在地理空間上的位置,分析境內外人種競爭歷史的發展,或者分析受到以近代國家為基礎的國際競爭與戰爭、條約,以及領土變革。作為區域史的臺灣史,則分析族群的來源與分布、內部社會建制的發展、展現族群集體性質的歷史人物等等。不論臺灣是否在歷史上缺乏「近代國家」,或者歷史行動者是前近代的「種族」,伊能不斷地重新確認「臺灣」此一歷史的空間範圍。

今日臺灣已不是缺乏「近代國家」的島嶼,而近代國家更是一個理所當然的歷史知識的單位,乃至於歷史實踐的行動者。從伊能嘉矩的歷史作品中,可以看到「近代國家」,乃至「線性進步史觀」的隱形框架,如何從中再次提取其臺灣歷史敘事中的多重空間尺度,不同層級的行動者,乃至多元族群的複線與複數的歷史,或許是今日的歷史學家重新回顧或者試圖超越伊能嘉矩此一臺灣研究的巨峰時所必要的工作。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