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林濁水觀點》社運份子進體制後的溝通障礙(五) :陳景峻辭職風波

吳音寧不善溝通,可能是一向的氣質;可能長期社運生涯中受到提倡新社會運動蔑視代議體制的無政府主義的學者薰陶;可能是在社運同溫層中形成的價值觀和溝通模式不利於一般尤其是帶有政治性的溝通。假使柯文哲一開始就能從這樣的角度理解,就不致於想像自已受到迫害而憤怒,不只不致於反應過度而一再失態,也將因為理解到問題的癥結,而對整個吳音寧事件有比較好的掌握,不致發展到現在這樣惡劣的狀況。

林濁水

北市議長吳碧珠告別總質詢中特別強調北農問題最大,「事態嚴重」,言猶在耳,北農董事長陳景峻辭職,果然嚴重的事態接踵而至,各界揣測紛紜,有的說這是柯文哲向民進黨和農委會將逼退吳音寧的大動作,有的說柯認輸斷尾,莫衷一是。基本上,多數人認為環繞著北農,吳、柯之間和白綠之間麻煩將持續不斷,甚至進一步升高。

為什麼辭職?陳景峻說了好一些重話。他說他對吳音寧很好,在菜價風波吳神隱時,他力挺;為她好,他也透過各種方式勸她要到議會備詢,她不願意,「個人造業個人擔」;他又說民進黨既不禮讓,又打柯,柯一定會認為吳音寧是民進黨派系在搞他;最後結論是不樂見北農成為政治角力場所,為了避免中央、北市府和柯受傷,決定請辭北農董事長。從最近民調看來,柯文哲被丁守中拉近,但是姚文智沉在10%的谷底,柯文哲和民進黨兩傷,只有便宜到國民黨。景況真是像陳景峻說的大家都受傷。

毫無疑問的,不管陳景峻是不是一直努力要對吳音寧好,甚至大力照顧她,也不論吳音寧是不是政治角力中的樞紐性棋子,還不管這樣的政治角力糾纏註定無解,陳景峻沒有做好他下屬北農總經理和他長官市長間溝通的工作,以致於身心俱疲終於辭職總是事實。他說辭職可以避免中央、北市府和柯受傷說法,更直接承認自己本身是造成溝通障礙的關鍵。

陳景峻說辭職可以避免中央、北市府和柯受傷說法,更直接承認自己本身是造成溝通障礙的關鍵。(本報資料照)

針對陳景峻這一連串的表白,依過去軌跡,吳音寧應該會有兩個清楚的態度。

第一,吳音寧難以接受她是派系運用來政治角力的作戰尖兵。她從社運生涯中培養出來的深厚信念就是要遠離政治、厭惡政治,這態度從年初以來,一直沒有改變。她堅信她和市府會有矛盾是因為她出於專業上堅持,而對手則有專業之外其他的考量。

第二,她強調自已「一直溝通,一直溝通」,非常努力溝通,所以如果溝通不良,的確完全不是她的責任。

吳音寧的溝通難題

從年初以來,北農休假、市府查帳、總經理議會備詢、拒絕提供議員資料⋯⋯風波不斷,吳音寧和市府之間彼此的互疑一路上升。在這一連串風波中,猜忌的最高點是議員質詢市長,質疑吳音寧3月8日提了建坪少一萬經費少11億的第一市場改建版本,擋人財路,吳才從此開始一路被打壓。

不過,擋人財路這樣的話,吳音寧從沒有公開說過,在幾個月衝突中,吳和市府表面上最大的矛盾在於北農要求的市場3樓挑高8米,但是市府以這會讓新建築無法和既有的預留匝道口順利銜接而認為行不通。只是,這個延續了半年的爭議,在8月10日吳音寧參加市府雙首長會議後戲劇性的解決了。市政府解決的方案是吳音寧放棄3樓高8米的堅持,但是,市政府則打通3、4樓,調整建築內隔間成樓中樓,樓中樓高7+4=11米,這一來挑高幅度甚至從8米增加到11米。有這樣的結論雙方理當都鬆了一口氣,但是不幸的是,雙方猜忌不只未解,還進一步惡化,在吳音寧一方,仍然沒有放棄一貫在社運中養成對體制強烈的防衛心態,例如在接下來參加的市長室會議中仍然對柯文哲的話一再不予回應。氣氛如此,陳景峻終於對於自己能不能繼續扮演雙方溝通角色完全灰心,辭了董事長,而柯文哲也准辭了。

9月10日,吳音寧列席雙首長會議,這是她5個月來第一次參加市府的會議、接著她出席市議會專案小組會議。在兩會中她都接受議員的質詢並回答;會後還回答了記者幾個問題;另外稍早,她自己還辦了一次記者會。在這幾個場合,吳音寧面對議員和記者問到她和市長開了幾次會、向市長說了什麼、大陣仗組團到帛琉推銷蔬果會有什麼利潤、和市政府達成的三點共識滿不滿意、是否違規晉用人員,勞退準備金不足3億等等相當容易回答的詢問,全講得讓記者和議員很不滿意,氣氛很僵

從年初以來,北農休假、市府查帳、總經理議會備詢、拒絕提供議員資料⋯⋯風波不斷,吳音寧和市府之間彼此的互疑一路上升。(本報資料照)

從這幾天的情形看來,她不只難以和記者與議員有效溝通,還被進一步發現,在過去的3月底前她還算有參加的市長室會議、雙首長會議時,會議中她幾乎都和最近在市長室會議中一樣極端沈默,顯然很不習慣在這類會議中進行溝通;同時也被發現,她不只難以和可能是她認為需要防衞的對象溝通,不只和自認為長期希望幫忙她,挺她的陳景峻難以溝通,甚至和挺她的議員的溝通情形也沒有比較好,最近議員質詢柯文哲擋人財路的風暴就是因為沒有好的溝通而爆發的。

早在7月24日,北農已經和台北市政府在市場建坪上達到要蓋67,550坪的共識了,這坪數還比3月8日市市場處的57,793方案多了近1萬坪,更比和3月8日北農提出的47,391坪需求多了兩萬多坪。在這樣的情形下,挺吳議員居然還懵懵懂懂地在8月30日拿早被吳音寧放棄的半年前的坪數主張狠狠質詢柯文哲,以致於議員因為挺她卻誤用資訊而受窘。9月10日,吳音寧和市府達成3、4樓挑高11米共識,這折衷案要使工程再多花3.5億元,但是吳表示欣慰。吳為多花錢的案欣慰,對比出的正是因為柯文哲不肯少花11億而憤怒的議員的困窘。

不只是這樣,9月5日挺吳議員提出吳有11次出席市府辦的相關會議的有利統計,反駁市府說吳都不到市府開會的說法。然而,這一份顯然是北農方面提供的統計表卻大有漏洞,輕易使用將使吳和議員陷入「節省11億」事件中一樣的困窘。因為這統計表中的11次,最後一次出席是今年3月29日。從3月29到議員質詢5個月中,是市場處和北農為3樓高度僵持得最緊繃的時間,那麼,在這樣重要的時段,吳居然一次也不親自出馬當面和市政府、市長溝通解決,只派沒有決策權的下屬到市政開不得要領的會。所以市府官員說吳從未到府開會當然是說得大錯特錯,但是這份統計表顯露出吳緊要關頭不開會,沒有那麼緊要時才出席的事實也夠強調她出席了11次的議員尷尬。

議員那麼用力挺她,卻一而再地引用令議員困窘的北農資料,吳音寧連和真心挺她的人的溝通能力都不好到令難以想像,而吳和市政府間本來已經不足的互信就進一步因為議員的動作受到嚴重的摧殘。

柯文哲油然興起被迫害想像

溝通能力不好的特質其實吳音寧自己是知道的,她說自已是「努力做事,沒有想到要怎様講」。由於「沒有想到要怎様講」,所以她缺席記者會、不肯備詢,先是在市府會議中不講話,後來乾脆缺席了5個月,根本不到市政府開會。更糟的是,不管到議會、記者會或其他溝通場合,還經常有愈講愈糟的情況發生,她便堅持不備詢。於是就發生溝通也不是,不溝通也不是的窘境。既然正式的溝通軌道她使用起來難以駕輕就熟,於是只好求助於體制外軌道。這最令柯文哲火大,但是做法奇怪嗎?這在蔡政府上台後有個類似作法可以參考。 

蔡總統一上台主導下的內閣人事,刻意排除有政治能力的人當政務官,而大量的以技術官僚、教授丶社運人士取代。然而,也因此內閣部長普遍缺乏政務官最重要的面對國會丶媒體記者的溝通能力,於是只好仰賴重用「發言人」的制度,有重大事件或政策形成不是像美國一般正常國家由部長宣佈,而由發言人代行,這是很不正軌的作法 。但發言人取代部長向外溝通不就像吳音寧由放話和議員來替她向社會溝通一樣?只是發言人講話講究四平八穩,而議員講話一向充滿尖銳的攻擊性,因此議員一替她講就講出轟轟烈烈的事端。

吳音寧連和真心挺她的人的溝通能力都不好到令難以想像,而吳和市政府間本來已經不足的互信就進一步因為議員的動作受到嚴重的摧殘。(本報資料照)

柯文哲認為體制外「溝通」很不正軌,但是吳音寧絲毫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妥當,她說「議題的討論,沒有體制內外的問題,集思廣益,才能夠研擬出更好的方案。」抱著這樣的態度,甚至出現保護她的議員直接從行政體系之外挑戰市長的狀況,這激得柯文哲一再失態,形象重傷。

在憤怒之餘柯文哲興起了被迫害的想像,認為一個他認為「懂什麼」的吳音寧居然可以掀起這一番大風大浪,事出必有其因,那就是新潮流派系在整他。只是這一來,柯就真符合自己說的「想太多了」。事實上,豈不是由於他自己的傲慢和蔡主席的失策,以致於在提名姚文智後,民進黨陷入了一個任何派系都有柯黑,也都有「由顯趨隱」的柯粉議員?以他點名的新潮流來說,農委會主委林聰賢不是公開、私下都在幫柯文哲勸吳音寧到議會備詢?哪有什麼派系在整他的問題。無論如何,派系整他會得到什麼好處?

未來發展關鍵在於柯文哲一念之間

吳音寧不善溝通,可能是一向的氣質;可能長期社運生涯中受到提倡新社會運動蔑視代議體制的無政府主義的學者薰陶;可能是在社運同溫層中形成的價值觀和溝通模式不利於一般尤其是帶有政治性的溝通;或者以上三者都是原因。假使柯文哲一開始就能從這樣的角度理解,就不致於想像自已受到迫害而憤怒,不只不致於反應過度而一再失態,也將因為理解到問題的癥結,而對整個吳音寧事件有比較好的掌握,不致發展到現在這樣惡劣的狀況。

如今,陳景峻大動作辭職了,柯文哲也准辭了,有人很擔心「白綠橋樑已斷」,情況將進一步惡化。其實未來發展未必悲觀,而是好是壞,關鍵在於柯文哲的一念之間。假使柯文哲了解吳音寧事件的本質是吳音寧的溝通問題,談不上什驚天動地的大規模政治會戰,根本沒有陳景峻說的有「北農成為政治角力場所」這一回事的話,那麼,吳和市政府劍拔弩張的狀況將一夕消失。這當然不表示從此環繞吳音寧的便是一番風和日麗;相反的,可預料的,紛爭仍然可能持續發生,但是緊張的兩造將恢復到年初的狀態,也就是在吳和國民黨議員之間,而不在吳柯之間;白綠的緊張固然難免也會波及到柯文哲身上,但是那將是餘波而不是主波,比較好處理。

除此之外,吳和市府間最難的僵局,市場3樓高度的爭議畢竟已完滿落幕,而雙方間最大的地雷已經拆除,緊張沒有理由再升高;至於陳景峻的辭職,其實是好事,因為吳音寧連對挺她的議員的溝通都有問題,這樣的條件下,除非需要溝通的是政黨政治的議題,否則吳和市管處溝通一旦回歸專業性領域,便愈直接愈不依賴陳景峻愈好,因為溝通介面愈多只有增加溝通成本,不會促進溝通效率。

註:

1. 這些問題依常理應該可以簡單回答,例如:「鞏固帛琉邦交很重要,推銷農產品賺賠,並不是計較重點。」;「北農資本額只有2億元,勞退金缺口3.6億元,只能分期攤補,不可能在我上任幾個月補足,我已依計劃提撥,現在必然尚未補足,所以並不存在說謊問題。」;「最困難達到共識的3樓挑高爭議已經解決,所以非常滿意,至於其他差異期待在未來滾動性修正中也有不錯的共識。」⋯⋯但是這在常人雖然都可以不假思索回答,她卻都支吾其詞,非常防衛性,也非常奇怪。

2. 「蔡政府」的說法很不符合憲法規範,雙首長制國家,法國總統比中華民國總統權力大,但是憲法明文規定政府由總理領導,總統和政府在憲法中分別寫在不同的篇章中。但 「蔡政府」的說法很不符合憲法規範但是卻符合台灣權力運作的現實。

3. 會做事,不會溝通,也可以是社會上非常有用的人,這類人往往以創新型兿術家或頂尖科技人才比較常見,在公務體系中的技術官僚也常見,但是公家部門的政務官或民營公司的CEO都需要強大的溝通能力,所以基本上並不適任。這種能力其實就是「政治性」的能力,這也是美國內閣部長經常有約3分之1是民營公司CEO真接出任,而和州長、國會議員在內閣中三足鼎立的原因。但這種人如果坐在政治敏感性高的位置上,就是問題,不幸的,蔡總統用人的主要方向是「去政治化」,因此她的閣員溝通不良的程度就成了歷屆內閣中名列前茅,也因此對「發言人」依重的程度就前所未有。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