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All The Way Home》如何免於恐懼的自由 《并:控制》:將自由價值深化教育裡

「并」這個字,是「並」與「併」的簡體字,但更重要的,針對這部片的主題,這個字上下反過來就是個「共」字,再加上冒號尾隨的「控制」,「共」字被「反過來」了就會產生「控制」,簡單三個字就充分點出這部影片想探討問題的多個層面,也難怪影片還沒拍完,就已經受到對岸政府的「關切」。

馬斌

帶領美國走過二次大戰的總統羅斯福,曾經在二戰初期1941年的國情咨文演說中提到,未來他希望全世界都能建立在四種屬於全人類的自由之上:

言論表達的自由

宗教信仰的自由

需要的自由

以及,免於恐懼的自由

而這四點,尤其是最後一項免於「恐懼的自由」,也正是這次李惠仁導演的新紀錄片《并:控制》的主題,因為沒有了前三項,你想不恐懼都難。但台灣與香港的自由,真的就從此注定要受中國影響嗎?李導藉著影片不但持續批判與提醒大家警覺,卻也在最後讓觀眾看到一絲希望,這不但是過去李導電影裡所少見,更提高了整部影片的視野與格局。

《并:控制》宣傳海報。

先來說這片名,「并」這個字,是「並」與「併」的簡體字,但更重要的,針對這部片的主題,這個字上下反過來就是個「共」字,再加上冒號尾隨的「控制」,「共」字被「反過來」了就會產生「控制」,簡單三個字就充分點出這部影片想探討問題的多個層面,也難怪影片還沒拍完,就已經受到對岸政府的「關切」。

影片一開始,李導演就以自己因為拍攝這部影片,被禁入香港,以及中國民運人士華湧與劉曉波的例子,清楚告訴大家,中國就是個不能容忍反對聲音的地方,但如果只是針對罵政府的言論或抗議份子就算了,接下來李導再次描述自身的經歷,連藝術創作者的活動,參加北京的「獨立影像展」,連續兩年都遭到官方阻擾,第二年甚至被禁止舉辦,還被查扣電腦硬碟與所有資料。

導演李惠仁(右二)於3/1日影片媒體首映典禮。(攝影:馬斌)

李導的作品一直有個特色,就是資料功課與採訪都做得相當多與深入,舉例證的範圍也相當廣,這無疑與他新聞台記者出身的背景有關;而這部影片,李導希望的就是藉著香港自97回歸中國之後,一連串香港各個層面如何被中國影響的例子,成為一個言論被控制的地方,藉以隱喻台灣如果不提早警覺與提防,也遲早會變得與香港一樣,而李導舉的例子,不單單只是容易想到的「銅鑼灣書店事件」、「反國教遊行」或是「雨傘花」,事實上影響是從最基層的生活面就開始了,小到中國水貨客不斷來回中港兩地跑單幫,影響港人的生活步調;盲人圖書館裡反中國政府題材的書籍逐漸消失不見,大到媒體受到官方施壓更換主持人或是取消節目,經濟層面利用現在巨大的市場施壓,甚至直接影響政府議會裡的人事與操作。這些事件不單單只是對香港人民造成生活上的恐懼,李導還一一舉出在台灣發生的相對例證,這些滿滿的例證讓在台灣的我們不得不深思,被我們奉為珍貴資產的民主與自由,就真的不會像香港那樣被中國影響嗎?

被我們奉為珍貴資產的民主與自由,就真的不會像香港那樣被中國影響嗎?(截自youtube)

李導曾經形容自己:「像是一隻沒有安全感的流浪貓,10年來我所拍攝的影片....影片當中的訊息,每一部片都是滿、滿、滿。

從他過去的成名作《不能戳的秘密》1與2,就因為他功課做的夠深入徹底,甚至間接(也有人說是直接)造成當時防檢局局長許天來辭職,到《蘋果的滋味》詳實紀錄壹傳媒進入台灣到兩次要轉賣的歷史,凸顯在這期間發生的反媒體壟斷事件;李導批判權威專制,捍衛言論自由的態度一直沒變,而《并:控制》的議題與格局都變得更大更廣,滿滿兩小時的故事與訪談裡,影片前四分之三批判力道依然強勁,但最後四分之一我們卻看到李導對這個議題,難得一見的希望與樂觀。

台灣的背景與處境畢竟與香港不同,李導從「太陽花」以及黃國昌被進行罷免投票的事件開始,舉出台灣民間從農業/商業層面,到甚至學生參加國際性活動時,對於中國方面的箝制與打壓,是如何靠自己力量抵抗回擊甚至茁壯,這是當初開放與中國各個層面交流往來後,所讓人想不到的,原以為台灣地小人稠資源少,很容易被中國鯨吞,但事實證明,年輕一代是有自覺性,也很願意繼續為台灣的民主與自由奮鬥,就像影片結束前的旁白所說:

「唯有把自由這個價值,深化到教育裡面....自由才能夠永遠像呼吸那麼自然。」

《并:控制》在網路上可觀賞正版全片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