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不能只看表面
今年是蔣經國逝世30週年,國民黨政治人物與那些號稱出自於「蔣經國學校」的學生,甚至還有台北市長柯文哲,也都紛紛跳出來「緬懷」他。
曾任蔣經國秘書14年的現任親民黨黨主席宋楚瑜在接受媒體訪時提回憶到:當年民主進步黨創黨時,他第一個向蔣經國報告,蔣經國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抓人不能解決問題」。
民進黨於1986年創黨,當時蔣經國面對著來自內部與外部的壓力,他大概也知道民主化與政治改革的潮流已經難以抵擋。
但在蔣經國擔任總統時期,台灣的白色恐怖事件與命案卻從未少過。
1980年,林宅血案
1981年,陳文成命案
1984年,江南案
每一個命案的事件背後的兇手,都直接或間接指向蔣經國以及他手下的情治機關與特工。
密蘇里大學政治系教授Sheena Chestnut Greitens於2016年出版了《Dictators and Their Secret Police: Coercive Institutions and State Violence》(獨裁者與他們的祕密警察:強制機構與國家暴力),專門討論不同的獨裁政權下的強制機構(軍警、情治體系)的組織設計,如何造成不同程度的國家暴力行為與樣態。
在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的台灣,獨裁者包括蔣介石與蔣經國,認為政權最大的威脅來自人民,因此就會發展出戰鬥力強、集權式的強制機構,但又為了防止這些機構擁有過大的權力與資源,就會讓強制機構零碎化、組織人員排他化。
也因此,過去有俗稱的「八大情治機關」,但無論是警總、情報局、調查局、憲兵、政戰等不同的系統,都服從兩蔣的發號司令,人員背景也幾乎都是跟隨著國民黨來台的中國各省人士。
但Greitens也指出,兩蔣時期的政治犯與法外處決情況,在後期逐漸減少。
早期蔣介石在50、60年代的白色恐怖是用軍隊掃蕩、鎮壓的方式,在蔣經國掌權之後,因為出身情治系統,所以這一時期的白色恐怖事件也變成是以特工暗殺、謀殺式為主。
即便在蔣經國主政時期的政治犯與政治命案死亡人數減少,甚至在他逝世前宣布解除戒嚴,但這都無法與他的所作所為功過相抵。
今天有許多台灣人在懷念蔣經國時期台灣社會的穩定與秩序,但我們要瞭解,這樣看似和諧社會的背後,卻是無數無辜的性命與破碎的家庭。
唯有認知到這個事實,才能真正還原蔣經國在歷史上的評價與定位。
參考資料:
菜市場政治學,獨裁者與他們的祕密警察:國家強制機構與暴力行為的比較分析
(「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紛絲團)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