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故事》撲滿為什麼大多是小豬造型?!

中世紀時期的歐洲,金屬是一種相對昂貴的材料,家境清苦的人們會使用比較經濟實惠的黏土「 Pygg 」製作簡單的家用品或陶罐(Pygg jar),又因為這些陶罐常用來存放家庭積蓄,久而久之便有了「Pygg bank 」的說法。中古英語的「 Pygg 」發音原本類似於「 Pug 」,隨著「 y 」的唸法從「 u 」 變成「 i 」,誰也沒想到「 Pygg 」的發音,有一天竟會和豬( Pig )雷同。加上物換星移,人們的習慣改變,也慢慢忘了「 Pygg 」原本是指一種黏土。

◎每日一冷

你有養過小豬撲滿嗎?

儘管撲滿的造型五花八門,卻唯獨小豬撲滿最為深植人心,幾乎每個人都曾擁有一隻小豬撲滿,陪伴我們從小養成儲蓄的習慣,並且體驗殺豬的生離死別

不過,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多種動物,為什麼偏偏是小豬和撲滿的命運綁在一起呢?今天就來看看小豬撲滿的故事吧!

馬麻!為什麼我是豬?(圖片來源:https://goo.gl/jY3wVF)

撲滿,或稱存錢筒,是一種用來儲存錢幣的容器,無論古今中外,人們都有使用類似容器收集錢幣的習慣。

早期的撲滿大多由陶、黏土製成,容器有投入錢幣的隙縫,但沒有其他出入口,當然也沒有底座的塑膠蓋,例如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五就曾提到:

撲滿者,以土為器,以蓄錢,有入竅而無出竅,滿則撲之。」

其中「滿則撲之」就是「撲滿」的名稱由來,意思是「滿了就打破它」。

早期的撲滿大都由陶、黏土製成。(圖片來源:https://sns.91ddcc.com/t/52943)

我想,看到這裡每個人多少都有點領悟,作為暫時性的儲存空間,這些容器既然最後都要打破,其實並不需要使用太好的材料嘛?

沒錯,小豬撲滿(Piggy bank)的由來,據說就是來自一種叫作「 Pygg 」的廉價橙色黏土。

但也如同前面所說,由於撲滿的結局大都粉身碎骨、難以善終,所以確切起源相當難以考究,這裡就提供一個說法讓大家參考囉!

14、15 世紀東爪哇滿者伯夷王朝的土製容器。(維基共享)

中世紀時期的歐洲,金屬是一種相對昂貴的材料,家境清苦的人們會使用比較經濟實惠的黏土「 Pygg 」製作簡單的家用品或陶罐(Pygg jar),又因為這些陶罐常用來存放家庭積蓄,久而久之便有了「Pygg bank 」的說法。

中古英語的「 Pygg 」發音原本類似於「 Pug 」,隨著「 y 」的唸法從「 u 」 變成「 i 」,誰也沒想到「 Pygg 」的發音,有一天竟會和豬( Pig )雷同。加上物換星移,人們的習慣改變,也慢慢忘了「 Pygg 」原本是指一種黏土。

到了18、19世紀左右,有一說是當時的工匠將「 Pygg 」誤解為 「 Pig 」;另一說是「 Pygg 」和「 Pig 」諧音,讓工匠們聯想到豬;甚至也有人說,因為存錢和養豬對當時的家庭而言,都代表了累積資本的意義,無論原因為何,人們開始將撲滿做成小豬造型。

一只1960s的小豬撲滿。(圖片來源:https://goo.gl/KsVNAx)

隨著環境變化,當大人將錢存進現代化的銀行,圓滾滾的小豬撲滿也不再只是清苦家庭存放銅板的容器,而是變成了孩子們的禮物或玩具。19 世紀末,文獻中已能看到「 Pig bank 」一詞,到了 20 世紀初,也有「Piggy bank」的記載,可以說,小豬們已經開始風行世界,渾圓飽滿的形象,常常作為企業商業廣告露出,也漸漸成為理財儲蓄的象徵。

除了小豬撲滿,1973 年芬蘭銀行 Föreningsbanken 設計的小象撲滿「NORSU」,也是撲滿界的零死角偶像。(圖片來源:http://www.familyroom.se/sparbossa-elefant,-svart)

隨著金融數位化,理財的管道越來越多,撲滿似乎成了一種 Old school 的存在。如果你曾覺得理財 App 的數字太過虛幻,或對手邊沉甸甸的 5 元 10 元感到沒轍,沒關係,就全部餵給撲滿吧~隨手投入的小零錢,經年累月的儲存後也會默默地累積上千喔!

資料來源:

wikipedia:Piggy bank
The Accidental Invention: The Origin Of Piggy Banks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故事:撲滿為什麼大多是小豬造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