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逆思》媒體殺人?災難報導中的要命迷思

921大地震時,政府與媒體報導曾出現矛盾衝突的情形,時任中常會主席李登輝就公開批評媒體「亂報、亂跑、亂講」,指出媒體資訊錯誤,並有煽動民怨的意象。

撰文/李依玲 編輯/傅觀

圖片說明/火災救援現場(取自CC創用)

每當有災情傳出,新聞媒體往往是大眾獲知最新消息、災民傳遞緊急需求的重要角色。然而各家媒體為了求快、求即時,慣用的「新聞套語」一成不變,某些記者的用字遣詞甚至會在無意間誤導民眾,加深社會大眾的「災難迷思」。

標題一:火場「逃生不及」命喪火窟

六年前東華大學宿舍發生一場火警,十多名學生受傷送醫。其中有對情侶一死一傷,所住的房間被火燒得焦黑,幾乎化成灰燼。曾在救援現場的防災專家林金宏說,死者的房間因為房門敞開,濃煙竄入,接觸到氧氣才會起火燃燒;相比之下,住在隔壁的一位男大生發現火警後,立刻關緊房門,將濃煙阻隔在外,後來成功脫困。

圖片說明/火場逃生之「關門保命法」(取自台北市防災資訊網)

林金宏表示,台灣媒體不會拍這個完整、沒有被火舌肆虐的房間來告訴你「火災現場不一定要跑」,而只會去拍面目全非的房間來引導你「你不跑就會被火燒死」。「這也就是我們現在大家常常留下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因為你只看到點,你沒有看到面」

林金宏解釋,過去許多建築物是磚造、木造,起火時會被整個燒掉,所以一定要主張逃生;但現在很多房子是鋼筋水泥、石化建材居多,如果外頭已經充滿濃煙,就應該「關門大吉」,等待救援或另尋出路。根據統計,國內外發生的建築火災案例中,火災時因缺氧、煙氣侵害而造成的人員傷亡達火災死亡人數的50~80%,由此可見「濃煙」所造成的傷害遠高於火的侵襲,是逃生困難與人員傷亡的主因。

災難現場裡,所謂「有價值」的新聞畫面是什麼?

以火災現場為例,如果在新聞鏡頭的選擇上落於「感官主義」,而無法全面性地將現場還原給閱聽人,甚至因為記者本身缺乏火場知識,而只能記錄災區慘況,未能作出理性分析、傳播正確的防災教育,那災難新聞的實際價值就顯得單薄,最後淪為徒增社會恐慌、消費災民苦痛的「感官新聞」。

標題二:災區「搶案頻傳」,居民「陷入恐慌」

媒體若一味呈現災害地區的負面畫面,不但對災民二度傷害,更可能導致外援者心理上對投入災區救援的疑懼,政府決策者也可能因此而誤判情勢。

在災難現場採訪時,許多媒體會強調災後民眾的恐慌心理,或將斗大的標題圍繞在「趁火打劫」、「犯罪率提高」等詞彙上,將鏡頭特寫在對災區的負面描述。例如今年八月底發生在美國的哈維風災,TVBS蘋果日報大紀元壹讀等媒體皆有以災區搶案為標題及主軸的報導,對災區其他的細節描述則相當貧乏。

對於這類的再現結果,<東日本大震災被災者形象之媒體建構>中就提到:「這樣的論述結果,一方面責難被災者,讓災難發生的責任落到被災者身上;另一方面會讓原本有意施與援助者卻步,認為被災地區情況混亂,或者因為看被災地區還有人趁火打劫,使得外援者心理上覺得不值得提供協助。」

而媒體的報導框架建構了大眾對災區的整體想像,更甚者可能會造成災難管理者與政策制定者的誤判,<東日本大震災被災者形象之媒體建構>就指出「政府等官方單位也可能因為擔心被災者過度恐慌災難發生,而延誤發布預警時間。」這樣的可能性。媒體側重剪輯的煽情畫面非但未能傳達災民的確切訴求,還可能影響後續災區重建的進度。

筆者反思,一般新聞講求「切點」和找出一個主要敘事作為報導主軸,然而災難新聞適合這樣的報導架構嗎?快、狠、準的新聞標題能讓閱聽人快速抓到重點,但是這個法則卻也容易造成民眾對災區的概括印象。記者應該多面向的客觀紀錄,只揀取特定負面消息加強報導,對災區的救援與重建工作助益不大。

標題三:飛機失事,澎湖海域有「百慕達」?

復興空難後,許多媒體蒐集了澎湖海域近幾年的空難事件,用「百慕達三角洲傳說」包裝新聞影音,詭譎的背景音樂加上聳動的旁白,將現今科學尚無法證實的傳說繪聲繪影。

圖片說明/百慕達三角洲(取自維基百科)

「北大西洋海域有一個神祕的百慕達三角洲,自古以來一直發生不可思議的事情,從百慕達三角洲180度穿過地心的對角線,剛好就是台灣的澎湖西南端海域……」(註1)

記者所言甚至出現了嚴重的地理錯誤,「百慕達三角洲」位在北大西洋的馬尾藻海,穿過地心後的對蹠點絕非同樣位在北半球的澎湖周圍海域。

NCC訂定之《重大災難新聞採訪及製播原則》,採訪及製播內容應注意以下事項:

一、 報導內容力求完整呈現事實脈絡並維持正確,不應以加工重製的方式、過度重複畫面、誤導事實重現。依據事實對災害事件發生原因進行專業理性分析,不流於靈異預言,引發民眾恐慌。

二、 報導災情、死傷名單與救治情形,應查證並標示消息來源及時間,避免揣測。

三、 尊重生命與新聞當事人的隱私權,採訪前徵得受訪者同意,避免壓迫式採訪,以免造成受訪者及其家屬二度傷害。尊重災民及死傷者隱私,避免播出過度血腥、引發恐慌災難現場影像。

四、 播放舊資料畫面,應疊印「資料畫面」等字樣,或加註拍攝時間、地點等相關訊息,避免誤導民眾。如有必要透過模擬畫面重建災難場景,應合理使用並以事實為模擬基礎,避免誇大不實,並標示「模擬畫面」、「消息來源」及「製作者」等資訊。

媒體未針對空難事件進行理性分析,而以臆測的方式一再渲染「百慕達傳說」,對災害的了解與防範無所助益,徒增民眾恐慌。反觀外媒,美國CNN一般對災情只做白描式的刻畫,用單純的敘事傳達資訊,同時利用Google地圖、Facebook、Twitter及YouTube進行即時報導。日本的公共媒體NHK電視台則會仔細的盤檢災害前、中、後有哪些民眾需要的資訊:物資補給的來源在哪?交通什麼時候會恢復?此外,記者平時積極投入「潛勢災區」研究,當災難發生時,便能引入防災的觀念教育民眾,貢獻媒體功能。

災難發生的當下,閱聽人對新聞媒體的依賴,顯示災害傳播在社會中的重要性。身為災後應變的指標媒介,涉及了社會成員的集體反應和官方治理。媒體應提供哪些資訊才能有效賑災、減災、防災?(參考【逆思媒讀】 36期:災害來了,怎麼報? 談台灣災害報導問題

筆者認為,媒體從業人員平時應接受災難訓練,了解災害處理流程,熟悉官方及民間賑災團體的運作,災難發生時,除了災區實況報導,也應積極詢問民眾所需得知的訊息有哪些?擬出各類災害適合的敘事方式及播報重點,才不會在時間的壓力下「亂報、亂跑、亂講」。身為閱聽人,平時也應謹慎過濾各類防災資訊的正確性,檢舉不當的新聞產出,也可以積極向媒體投書,表達所欲得知的資訊有哪些,落實閱聽人媒體近用的權利。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逆思: 媒體殺人?災難報導中的要命迷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