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輝
24日將登場的民進黨全代會兩場大戲,一是反對柯文哲條款,另一是特赦陳水扁案。
伐柯、赦扁兩案,效應都不只是民進黨內家務事,兩案同時在民進黨全代會發動,目標都是全黨決議,令人質疑民進黨在走「以黨領政」老路?
其實兩案性質不同,應分開檢視。
先看討伐柯P案。民進黨、柯文哲關係冰凍沒三尺也二尺多,黨內興起一股切割柯文哲浪潮,反柯勢力發動圍剿,提案要求明年台北市長選舉自提候選人。
首都市長選舉是否提名?這是民進黨的事,怎麼決定都可以,不過,外溢效應及後座力一定不小,恐將波及2018、2020兩次選舉,這就不能只考慮民進黨內而已。何況,藍軍虎視眈眈,準備在柯、綠、藍三角大戰坐收漁利。
柯P近來太得意忘形,壓壓他氣焰是好事,但如此時就決定切割宣戰,反而壓縮民進黨因應空間。
再看赦扁案,民進黨基層呼聲愈來愈大,這次民進黨全代表正式提案,目前已獲逾85%黨代表連署,聲勢浩大,已列入全代會討論議程。
特赦是總統特權,陳水扁如獲特赦免刑,不必再保外就醫言行受限,但罪刑在法律上未消滅。蔡英文總統兼民進黨主席,如蔡主席主持的民進黨全代會決議,轉蔡總統決定,左手交右手,將幾無迴旋空間。
赦扁案是政治問題、也是司法問題,如何決策也需同時考量,但在程序上,特赦案是否適合黨決議、政執行?恐怕待斟酌。
圖為前總統陳水扁(中)出席凱達格蘭基金會感恩募款餐會。(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民進黨完全執政得來不易,執政後卻一路走低,賴揆上任推出新政,才把氣勢拉起來,應該好好珍惜人民給予的機遇,以民之所欲為最優先。
此時千萬不要被黨內那些老seafood左右,那些老seafood一直想藉黨意壓民意,甚至把黨當做可操控的大白鯊。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