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地理眼》如何煮好一鍋飯?美好家庭、愛國女性,以及電鍋

電鍋就如同北歐神話中的邪神洛基(Loki),既幫助各神明獲得寶物、大發神威,又陷害諸神、引發諸神黃昏。電鍋的便利性雖然讓主婦們減少了家務事,卻又因大時代及廣告的影響,讓家事的重擔再度落於主婦的雙肩,而人們也紛紛利用其巧思,再度賦予電鍋不同的意義及使用方法,頑強地在都市叢林中生活著。

文/林穎東、林嘉心

「如何煮好一鍋飯?」如果拿這個問題問人,可能大家的回答都是用電鍋、電子鍋煮,內鍋洗好米,放入適量的水,蓋上鍋蓋,按下開關,只要水量沒有算錯,過一陣子便可煮出香噴噴的白飯了。不過,你是否曾想過是誰張羅了這頓飯?且為何大多的家庭是由媽媽、女性長輩來煮這鍋飯的嗎?

台灣農業社會女性

在傳統的農業時代下,「男主外,女主內」是當時的寫照,可以說女人的一生就在廚房、竈前過完。簡媜的〈竈〉一文中,對台灣早年農村婦女的「廚房人生」有著生動地描寫:

長大些,阿母煮飯的時候,就在一旁幫著看火。稻草、粗糠,塞得黑壓壓地,把竈門一關,兀自拿起柴刀劈柴。阿母從井邊洗菜回來,見鍋蓋冷冷,沒一點聲音,就知道怎麼回事了。抽根竹條兒開了竈門,又是拉又是攪,來來回回轉幾次,再猛猛地吹一口氣,關了竈門,不一會兒就「轟」地一聲著了起來。她說要先將竈裡面的草灰弄乾淨才能點火,否則太擠了,火燒不旺。阿母的本領真大,隨時控制火勢。我總是沒辦法讓火往第二鍋跑,往往頭一鍋滾得沸騰時,第二鍋仍舊是一聲不響。阿母隨便丟幾根柴、幾把粗糠,一會兒就聽見第二鍋的油「嗞嗞」地吼著。放了菜,鏟子炒幾下,又是一盤香。

屬於女人的,柴米油鹽的人生,也在竈口前燃盡。

當時婦女被社會定位在負責處理家務,特別是準備一家人的飲食。這除了與當時文化氛圍有關外,部分也來自於「竈」所造成的「烹飪壁壘性」,就如同文章中所說的,對於一個生手,需要將火勢操控自如必須要經過一番磨練,而就是因為這個特性,導致家中多半是由婦女來掌勺,同樣待在家裡的孩童也難以幫忙,就算是在都市,利用鋁鍋蒸飯,也是需要在旁控制火侯、監視,否則飯容易燒焦,不但費時且費人力。因此廚房成為了隱性的婦女監獄,導致「屬於女人的,柴米油鹽的人生,也在竈口前燃盡。」。

不過,當電鍋出現之後,情況開始有了改變。

當電鍋出現後

1960年,第一台「大同電鍋」上市後,起初由於價格過高,且當時電氣設備不佳,常會有漏電的情況發生,導致民眾對於電鍋有一定的恐懼,銷售量並未立刻一飛衝天。對此,許多電鍋、電器公司開始主打「便利與易操作性」,過往利用竈或鋁鍋蒸飯所碰到的複雜、難以操作的問題,在電鍋上幾乎完全沒有,僅需將洗好的飯放入內鍋,在外鍋放入適當的水,按下開關,即可快速(和當時比)獲得煮到恰到的米飯,由於易於操作,就連孩童也可以達成,煮飯的時間大幅減少。

大同公司自己的發行的雜誌《大同》中,也不斷地向大家介紹如何用電鍋煮飯、烹飪,灌輸「用電鍋烹飪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並用一些「科學」詞彙,強調電鍋煮飯很健康、營養流失少 (1),慢慢消除大眾對於電鍋的恐懼。因此儘管其價格較高,仍有許多中產階級、城市家庭開始紛紛轉型使用電鍋,開始成為了媽媽廚房內必備的利器。

李維史托在《神話學:生食和熟食》中,把生食和熟食視為代表著自然和文化。在神話中,火原先並不屬於人類,乃是由其他動物傳授或是盜取過來的,從生食進步到熟食代表了文化的轉換、進步的象徵。而大同電鍋亦有類似的性質,從傳統的竈,利用燃料燒煮、人力,進步到大同電鍋的利用電力、機械自動化,也是一種傳統/現代的對立,一種現代的神聖性,大同寶寶也慢慢成取代了傳統廚房的司命灶君。

電鍋的便利性甚至讓這個產品成為了許多新娘的嫁妝,電鍋公司也開始為其設計新的外觀,以大同電鍋為例,最開始的大同電鍋是仿日本的電鍋,是純白的外表,而許多人心目中圓圓胖胖、鍋體是紅色或綠色的大同電鍋,是特別為了做為嫁妝的「嫁妝家電」系列,為了增添喜氣、吸引買家才特別發行的,也為了配合其綠色的電冰箱,又另外推出了綠色外觀的電鍋。紅色、綠色的大同電鍋,也成為了許多人家中的回憶之一。

過去電鍋常做為新娘的嫁妝之一。(圖片來源:秦先玉 2011。「蒸煮」幸福:台灣戰後廚房電氣化發展,1945-1970。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這時『大同電鍋』派上了用場,十人份的剛好容納一隻全雞,『答』地一聲它的按鈕跳了起來,我與妻相視微笑。在啜飲湯汁之餘,我竟發現了朱紅的『大同電鍋』也略含輕笑,在燈下看來慈祥極了。

……幾天後母親打電話來問我電鍋好用否?接著她開始講述她剛結婚時的四坪房間,她坐月子時的諸多不便,以及幫我們帶便當的那些日子,「大同電鍋」與「大王牌縫衣機」就是她所有的嫁妝了,竟也伴隨著她走過人生大半的精華歲月,我的所有童年。我猜想對於她辛勞的一生,十人份的電鍋也許代表某種幸福含意,所以她不辭辛勞地搬來給我,「飯總是要喫的」,母親很有自信地說。我反覆想著這句平凡至極的話,就像咀嚼著滿口香甜的飯。
--出自徐國能,第九味,〈飲饌之間〉

隨著工業化的進行,台灣就業市場需求增加,婦女的勞動力日漸重要,由於婦女煮飯的時間、耗費心力縮減,不用再隨時禁錮在廚房中,婦女開始可以外出工作,婦女權益逐漸成為議題,成為台灣婦女運動的濫觴,電鍋成為一種時尚、新生活、現代化的標誌。也有部分人士認為,電鍋的便利性是台灣婦女得以進入社會、增加女性權益的原因之一。

大同公司所發行的雜誌〈大同〉內,關於家庭電器的廣告詞,強調電器能節省主婦的時間與勞力。(圖片來源:秦先玉 2011。「蒸煮」幸福:台灣戰後廚房電氣化發展,1945-1970。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真的嗎?
 
在1960-1970年代,但是社會上仍然瀰漫一股「反共復國」的思潮,認為支持國貨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政府廣告也不斷呼籲要消費國貨、刺激經濟。當中國正如火如荼進行文化大革命時,政府則是不斷灌輸傳統的儒家思想,想要和對岸一較高下,並以「維護中華文化」作為政權正統性的籌碼,強化「男主外,女主內」、「男有分,女有歸」的思想。
 
與此同時,如果問問家裡的長輩,可能有些都還記得曾經穿過用美援的麵粉袋所做的褲子。美援不僅僅帶來了物資,也帶來了美國消費社會的價值觀,認為一個美好的家庭,應該要以一夫一妻、兩三個小孩的小家庭為主,由當時國民黨(中華民國)高官夫人組成的婦工會、婦聯會組織,也持續向大眾灌輸小家庭、女性應該負責家庭事務,讓男性可以到外面工作,賺錢養家的思維。
 
更甚者,大同電鍋的廣告中,也常常宣傳所謂的美好家庭,除了是一夫一妻的核心家庭外,女性應該負責做家事,而男性則負責買家電給女性使用,減少工作量,認為家裡有一個自動化的電器、電鍋,讓媽媽可以增加家事效率、煮出好吃的飯,才是一個愛情的象徵、幸福的家庭。
 
儘管看似簡化的女性在家事上的工作量,但女性卻會需要把節省下來的時間精力,花費在其餘更多的事情上,往往增加了家事的份量。美國社會學者Ruth Schwartz Cowan的〈家庭中的工業革命:二十世紀的家戶科技與社會變遷〉一文中(2),提到美國大量引進家電後,女性在家事上的工作量不增反減,隨著家電的價格低於人力價格,許多中產階級家庭解聘原先雇傭的家政婦,改由女主人自行利用家電洗衣、煮飯,加上家電廣告也不斷塑造好媽媽應該要用家電,為小孩打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讓女性再度套上家事的枷鎖。
 
在臺灣也有類似的情況,雖然電鍋的方便性、易操作性,可以讓小孩來協助,但為了煮出家人喜歡吃的味道,母親仍然要扮演最後「審核」的角色,確保其口味是先生愛吃的味道。也有婦女因為用傳統大灶煮飯容易燒焦、沒熟,往往會被公婆、長輩罵,也對先生空腹上班感到羞愧,轉而使用電鍋的行為,往往也強化了既有的性別文化,讓「女性負責煮飯、家務」的事實更根深蒂固(3)。因此,其實母親僅是轉成扮演廚房統籌者的角色,仍然被一條無形的鎖鍊,拴在廚房裡,許多婦女從外工作回來後,仍然需要花費心力在家事上。

圖片下方寫著:增加太太的睡眠,先生的食量。(圖片來源:秦先玉 2011。「蒸煮」幸福:台灣戰後廚房電氣化發展,1945-1970。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大同公司的宣傳詞:方便、便利性(「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廚神!」(?))其實也對女性的自我實現帶來不良的影響。根據秦先玉研究中的訪談,討論到電鍋,許多婦女僅回憶常要先生拿去修理,或是常被漏電電到,就算是拿出電鍋模型,也僅僅是微笑後指出那邊最容易壞掉。秦先玉認為大同電鍋的方便性,讓炊煮技術規格化,反而使婦女對電鍋的回憶減少,而大量的宣稱電鍋的方便,把煮出好吃的飯的功勞,通通歸功於電鍋上,也難以建立婦女的自我認同:

廣義的電鍋手冊,過於強調電鍋的自動化功能,以及炊煮技術規格化,造成既看不見婦女既有的炊煮技術,……,這些宣稱也不利婦女在使用廚房電器過程中,建立自我認同。(p.258)

過去利用大灶容易燒焦,「煮出一鍋好飯」,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隨著電鍋的便利性,不再需要控制火候的技巧,婦女不再因為飯煮的好吃搏得掌聲,能夠展現自我價值的手段因此減少,更難以讓婦女從家事中,找到自我價值所在。

綜上所述,在大時代下,黨國思想與廣告的洗腦,女性必須外出工作,回到家後又需要用各式家電來處理家事,電鍋的出現,並未如同想像中的大幅減少女性家務,也沒有真的讓女性走出廚房,反而間接的加強了傳統文化的束縛,讓婦女人生在家事上燃盡。

電鍋在地化

儘管如此,臺灣人仍然把電鍋使用的淋漓盡至,原先電鍋的發明國日本,多半僅用來煮飯,但到了臺灣,卻可以用來炊煮各類食物,主婦們往往發揮各種巧思,利用電鍋加速其家事效率,不得否認也舒緩了部分婦女的工作量,各種巧私下誕生的烹飪技巧,也成為主婦們在廚房內的一絲清泉。

同時隨著都市化的演進,大量人口紛紛移往都市,和傳統廚房相比,現代公寓、國宅的廚房面積相當狹小,廚具不能夠像過去,也不需要像過去大型、應付多人家庭,電鍋的體型加上便利性,變成為了家家戶戶必備的廚具之一。而正因為婦女所塑造出來的各種使用方式,及廣告、大環境的共同影響,加上體積小、操作便利,才讓電鍋成為家電中的長青樹,至今仍在廚房中屹立不搖。

曾聽聞過另外一個臺灣人使用電鍋到極致的案例,在SARS的時期,醫院醫師、護理師的使用量大增,口罩不足,無法如教科書所說拋棄式、當天用完即丟,使用新的口罩,只好將口罩進行滅菌,重複使用。然而一般的滅菌機器高溫高壓,會使N95口罩形變而無法完全密合。於是有些實驗室,以及疾病管制署發現圖片下方寫著:增加太太的睡眠,先生的食量。(圖片來源:秦先玉 2011。「蒸煮」幸福:台灣戰後廚房電氣化發展,1945-1970。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電鍋加熱的方式足以達到滅菌標準,而且醫院、民眾家裡皆有電鍋,因此電鍋滅菌是一個有效而且易於執行的方法,電鍋也成為了SARS期間,醫護人員、民眾拿取「口罩的來源」之一。

電鍋就如同北歐神話中的邪神洛基(Loki),既幫助各神明獲得寶物、大發神威,又陷害諸神、引發諸神黃昏。電鍋的便利性雖然讓主婦們減少了家務事,卻又因大時代及廣告的影響,讓家事的重擔再度落於主婦的雙肩,而人們也紛紛利用其巧思,再度賦予電鍋不同的意義及使用方法,頑強地在都市叢林中生活著。

編按:電鍋的代言人通常是男性偶像,圖為韓國演員宋仲基

註解

1.1964年上式的TAC-8sH型保溫防腐型大同電鍋的介紹有兩點,期中一點是:「…..並可防止煮熟的飯及其他食物的腐壞,避免冷飯冷食,可增進胃腸的健康。」、臺灣松下牌直熟式透視型自動保溫炊飯器介紹:三餐都可享受完全α澱粉化營養豐富的熱飯」由此可見一斑。(秦先玉,2011)
2.收錄於吳嘉苓、雷祥麟、傅大為主編,《科技渴望性別》,台北:群學,2004,頁99-130
3.秦先玉(2011):「蒸煮」幸福:台灣戰後廚房電氣化發展,1945-1970。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4.參見行政院SARS疫情應變處理委員會醫療及疫情組新聞稿(2003);于台珊、陳春萬(2005): 拋棄式口罩滅菌在使用之可行性探討。行政院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賴全裕(2005):個人防護具使用效能評估研究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本文授權轉載自地理眼 如何煮好一鍋飯?美好家庭、愛國女性,以及電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