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伊朗與西亞世界》在《馬可波羅行紀》之後的西亞世界

馬可波羅肯定沒想到他的遊記會流傳千古,當然也不可能知道他行經的地方,在往後會陷入諸多區域與國際的紛紛擾擾。但他的遊記是亞洲歷史發展一個小縮影的呈現,同時,也滿足了人們對東方世界獵奇的心態。

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1260年開始從威尼斯(Venice)東行的馬可波羅(Marco Polo),歷經35年的東方遊歷,留下了一部遊記,中譯本為《馬可波羅行紀》(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台灣商務,2000年)。馬可波羅多數篇幅都是中國的經驗,旅途也曾行經西亞地區,主要是在伊朗,儘管篇幅不多,但幾個馬可波羅足跡所至之處,不僅在當時地位頗為重要,在往後的伊朗歷史發展也舉足輕重。

馬可波羅所屬的13世紀中葉,西亞世界還沒有為近代人們熟知的鄂圖曼帝國與伊朗。自8世紀以來的伊斯蘭勢力,以巴格達(Baghdad,在本書中譯為「報達」,頁47)為首都的阿巴斯王朝(Abbas),在1258年遭到蒙古的旭烈兀擊潰。馬可波羅所提到的「東韃靼」(頁9),便是旭烈兀隨後建立的伊兒汗國(Ilkhanate),疆域包括現在的伊朗,向東至現今的阿富汗,向西至現在的土耳其。

從這樣的歷史脈絡來看,13世紀的伊朗史其實應該要從蒙古人的角度來書寫。甚至誇大一點地說,在661年伊斯蘭的烏馬亞王朝(Umayyad)擊敗原本統領伊朗這個區域的薩珊王朝(Sassanids)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伊朗」就只是個在伊斯蘭文明圈的地理名詞。

從威尼斯東行的馬可波羅,歷經35年的東方遊歷,留下了一部遊記,中譯本為《馬可波羅行紀》。(djecjivodic.org/)

在1370年敗於帖木兒(Timur)前,伊兒汗國曾以馬拉蓋(Maragha)、塔不里士(Tabriz)、蘇坦尼耶(Soltaniyeh)等今日伊朗西北地區的城市為政治中心,這可能基於當時區域情勢的考量。北方的欽察汗國與伊兒汗國爭奪著今日亞塞拜然(Azerbaijan)一地,廣義來說就是高加索(Caucasus)地區。伊兒汗國的政治中心距離此地不遠,欽察汗國也是,代表雙方在這區域都不願有任何退讓。在此時期,西亞還有統治埃及與敘利亞為的馬木路克王朝(Mamluk),也擔憂會受到伊兒汗國勢力西進的波及。於是,今日伊朗與土耳其在高加索交界處,向西延伸至敘利亞一帶,便是13世紀之後西亞世界三大勢力對峙的區塊。

馬可波羅也寫道,亞塞拜然這一區有「帖必力思城」(Tabriz,今譯為塔不里士):「帖必力斯之人,實以工商為業。…… 此城位置適宜,印度、報達…… 不少地方之商貨,皆輻輳於此。」(54頁)馬可波羅看到的是塔不里士的商貿特質,然而,如前文所述,高加索的重要情勢其實凸顯了往後塔不里士在該區域的政治意涵。這個區塊不斷地出現戰爭,而且在鄂圖曼勢力於西方崛起之後,塔不里士也成了往東擴張的必經之路。14世紀鄂圖曼帝國與帖木兒帝國的勢力爭奪,高加索也是重要的交戰地,儼然成為東西兩面穆斯林對立的分界點。16世紀崛起的什葉派(Shiite)薩法維王朝(Safavid),一樣也是在塔不里士、高加索地區,與鄂圖曼有多次對戰。從表象來看,卻宛如什葉派與遜尼派之間的衝突。

塔不里士在鄂圖曼勢力於西方崛起之後,成了往東擴張的必經之路。(By Khortanwikimedia.org/)

不過,北方的壓力並未隨著欽察汗國在16世紀衰亡就消逝。儘管在馬克波羅的記載中,多次以「無足言者」來形容北方(頁540—543)及「斡羅斯」(Russie,即俄羅斯,頁543),但等到以莫斯科為政治中心開始發展的俄國(Russia)於17世紀崛起後,又逐漸將觸角伸往高加索,對伊朗西北與鄂圖曼東北造成威脅,使得這個區域又如13世紀一樣成為各家勢力爭奪之地,只不過角色互換,由過往的欽察汗國、伊兒汗國、馬木路克,變成了俄國、鄂圖曼、伊朗薩法維與後期的卡加王朝(Qajar)。

馬可波羅在書中的第32章還提到「波斯(即伊朗)是一極大之國,境內有八國。」(頁60)

這時期的「國」當然不是現在所認知的「國」,指的就是伊朗這個區塊中幾個重要的地方。下文選取幾處來說明:

1. 其中一個稱為「可疾云」(Casvin),為今日的卡茲文(Qazvin),距離今日伊朗首都德黑蘭(Tehran)西側不遠處。卡茲文在16世紀曾做為伊朗薩法維的首都,具政治功能。但19世紀時卻頗受俄國壓迫,甚至在20世紀初期有大批俄國部隊進駐,對當時的卡加王朝首都德黑蘭造成相當大的軍事威脅。

2. 往南有一國稱為「曲兒忒斯單」(Curdistan),便是今日的庫德斯坦(Kurdistan),也就是庫德族人(Kurdish)居住之地。庫德族也有不少人居住在西側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之後為鄂圖曼管轄。當伊朗與鄂圖曼在邊界上有糾紛或衝突時,庫德族往往受害最深。時至今日,庫德族的問題更難有解決方案。

3. 有一國稱為「伊斯坦尼惕」(Istanit),為今日的伊斯法罕(Isfahan)。在17世紀時,薩法維王朝改以中部的伊斯法罕為首都,但正巧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俄國崛起,讓伊朗西北局勢動搖,再加上東北方的烏茲別克(Uzbek)也成為威脅勢力,以及伊朗境內的部落有多次反叛。最後,薩法維不僅無力面對來自西北的俄國與鄂圖曼,1722年伊斯法罕還遭到來自東部的阿富汗部族攻破。該城市看似壯闊,也有今日的世界文化遺產,但似乎作為政治中心的命運並不順遂。

曾做為薩法維王朝首都的伊斯法罕位於伊朗中部。(維基共享)

圖為伊斯法罕著名景點,建於1602年的三十三孔橋。(By Reza Haji-pour wikimedia.org/)

4. 也有一國稱為泄剌失(Serasy),即今日伊朗南方法爾斯省(Province of Fars)的設拉子(Shiraz)。設拉子北方有西元前6世紀居魯士(Cyrus the Great)的陵寢,也有大流士(Darius)的宮殿波斯波里斯(Persepolis)。

位於設拉子北方西元前6世紀居魯士的陵寢(By Mohammad Reza Domiri Ganji wikimedia.org/)

馬可波羅肯定沒想到他的遊記會流傳千古,當然也不可能知道他行經的地方,在往後會陷入諸多區域與國際的紛紛擾擾。儘管有些不確實或誇張的部分,例如波斯「國中有不少殘忍好殺之人,每日必有若干人被殺」(頁60),或者像是哈昔新(Hasisins)的傳聞(頁80),即後來英文「暗殺」(Assassin)的源頭,但這呈現了亞洲歷史發展的一個小縮影,也滿足了人們對東方世界獵奇的心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