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故事》眼看「敦克爾克」勝利即將到手之際,希特勒為何突然下令中止前進?

「敦克爾克大撤退」指的是在二戰初期,以英國為主的盟軍遠征軍在此地被德軍圍困、眼看就要被完全殲滅的當下,希特勒卻下了一道非常匪夷所思的「停止命令」,讓所向披靡的「德軍坦克閃電戰」完全停下!當時的希特勒在害怕什麼?!

神奇海獅

(本篇無電影雷,請放心閱讀)

由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戰爭電影《敦克爾克大行動》,上映一週便立即橫掃了全世界。在各種影評上也獲得一致的好評:爛番茄上平均得分 8.610IMDb 的得分為 8.810,而專業的評論網站 Metacritic 上更是獲得了 94分 的成績——究竟,「敦克爾克」是個什麼東西?

為什麼在歷史上有這麼多人在討論?而最大的疑點又在哪裡呢?

《敦克爾克大行動》劇照。取自官網:http://www.dunkirkmovie.com/

敦克爾克是啥?

敦克爾克其實是個位於法比邊境的沙灘。

而「敦克爾克大撤退」指的是在二戰初期,以英國為主的盟軍遠征軍在此地被德軍圍困、眼看就要被完全殲滅的當下,希特勒卻下了一個非常匪夷所思的「停止命令」(Haltebefehl)——所向披靡的德軍坦克閃電戰也就因此完全停下,也讓即將崩潰的英國軍隊獲得一線生機。

英國皇家海軍立刻開始執行撤退行動,在短短九天之內奇蹟似的撤回了 30 多萬官兵,雖然還有將近 8 萬盟軍士兵仍然被德軍俘虜,但是這個行動讓英國保存了實力,免除了英國在開戰初期就損失大多數官兵的厄運, 並且為將來的諾曼第登陸提供了基礎。

而這件事情是怎麼發生的呢?

事情要先追溯到前一年。

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爆發的時候, 德國一剛開始先處理東邊的波蘭,搞到最後,德國西邊的德法邊境上,法軍兵力竟然是德軍三倍左右(法軍 110 個師 vs. 德軍 34 個師,而且其中的 23 個師是後備師,從來沒受過實彈射擊訓練)。一名德國將軍說:

「…..(當時)德國的西部防線連一輛坦克也沒有,所儲存的彈藥也只能滿足三天使用。我們的後方並沒有真正可供應用的後備部隊。德國空軍所有的飛行單位都在波蘭作戰……想到法軍可能會立即展開攻擊,都緊張得毛骨悚然。」

但是法國終究還是沒有進攻。

這是因為法軍的主要作戰策略仍然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壕溝戰略。聯軍最精良的 2/3 部隊都壓在德法邊界,也就是固若金湯的「馬其諾防線」上或是後方。這條防線耗資 50 億法郎,往下七層由混凝土、鋼筋組成並配備重砲。

法軍最終沒有進攻讓德軍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馬其諾防線剖面圖

閃電戰

但德軍的玩法整個不一樣啊~

德軍的戰略就是有名的「閃電戰」,這種快速結束戰爭的觀念起源於德國的前身普魯士。

德國—身為整個歐洲最顧人怨的國家(我真的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們自己也知道,只要在一個國家上面耗太多戰爭資源,就一定會有其他國家想衝過來往普魯士頭上貓一拳之類的。所以說到「閃電戰」的基本精神,就是假如一次大戰的壕溝戰是兩個人拿鋼板互撞的話,那閃擊戰就是把「鋼板」濃縮成「鋼椎」,找對方鋼板最弱的地方然後扎下去就對了。

1939 年深秋,陸軍總部擬好的「黃色作戰」計畫已經決定從比利時北部進攻。而就在隔年 1 月,預計進攻荷比盧的部隊即將進入攻擊陣地時,突如其來的一起事件破壞了希特勒的整個計畫。這天,一架德國軍機飛進了濃濃的春霧當中, 德軍飛行員左閃右閃,等到好不容易飛出迷霧之後卻發現:靠杯,我好像飛到比利時了。

比利時士兵立刻逮捕了飛行員和後坐的德軍少校:「你們是幹嘛的?」

飛行員還真的是這樣回答的:「我想老婆,所以想要飛回科隆去。」

比利時士兵不知道有沒有在心裡讚嘆德軍福利真好,想老婆就可以坐軍機回去。但就在這個時刻,在後面一直一言不發的德軍少校,竟然迅雷不及掩耳的把一份文件扔進火爐裡。 比利時軍人立刻就直接把手伸進火爐。雖然把手給燙傷了,但還是把整份文件救了回來。

原來那份德國軍官身上攜帶的文件,就是在即將發動的入侵行動中,對德國空軍的機密作戰指令!

這件事立刻傳到了德軍最高統帥部,希特勒還嚇到找占星術師來觀落陰,整個攻擊行動也被延遲了。

但也正因為如此,德國終於有機會修正自己的戰略,原本老舊的黃色計畫被全新的「曼斯坦計畫」取代。德軍的主攻方位從比利時的北部改成南部,利用配備強大裝甲師的 A 集團軍,強力切斷聯軍與司令部的聯繫。

事情就這樣來到了 5 月。此時春意正濃,巴黎的人民正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下享用咖啡和可頌,街頭人頭攢動、熙熙攘攘,整個一片太平歡樂的景象。10 日的凌晨 4 點 30 分,希特勒對全體德軍宣告:「從今天開始的戰爭, 將決定德國未來一千年的命運!」

這不僅僅是激勵士氣,他是真心這樣確信:今天,就是納粹世紀的起點。

海獅用小畫家自畫的的曼斯坦計畫方案。這是一個大膽而細心的計畫,聯軍被B集團軍吸引進入比利時境內之後,A集團軍用力切入、一路直衝至法北海岸將聯軍包圍

德軍的馮‧倫德斯特將軍率領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裝甲先鋒部隊,個裝甲師和 35 個步兵師總共超過 1200 輛坦克車、裝甲車綿延成超過 100 英里的縱隊,浩浩蕩蕩從比利時往法國推進。

先前一直相信只要維持中立就可以保有和平的比利時,如今似乎完全無法接受自己竟然變成目標在北邊阿登森林的布永小鎮,一早鎮長的電話就開始鈴聲大作,原來前方指揮官親自打電話過來請求該鎮將飯店當成戰地醫院接收傷員。「但是,我的將軍阿,」鎮長艱難的說:「我們的醫院是保留給觀光客的阿!」

駐守在邊界的法國砲兵部隊匆忙應戰,趁著當地森林及沼澤地拖慢德軍坦克的當下給予致命一擊,但是德國空軍元帥戈林說了:不行

為了應付這場入侵戰爭, 德國空軍幾乎是全軍出擊。

空軍元帥戈林向在地面的德軍裝甲師保證:「德國空軍將傾巢而出、全力支援這次攻擊。河對岸布防的法軍在連續不斷被攻擊八小時之後,一定會被擊潰。」一波又一波的斯圖卡式轟炸機,每架飛機都掛兩枚 250 公斤重的炸彈,根本沒打算要跟你省炮火的。 即使法軍士兵逃過被炸彈殺害、創傷、腦震盪,也會被炸彈發出的高頻尖銳蜂鳴聲給嚇壞

「一架轟炸機正朝著地面而來……這是我經歷過最可怕的一次經驗。 在那幾秒鐘的時間,生命似乎被吊掛在永無止境的邊緣。世界靜止了。 過去、現在、未來,全部都只存在於此時此刻。 我捲起身軀、拉緊每一條神經和肌肉準備迎接震波。在那幾秒鐘, 靈魂好像已經出竅到安全的地方躲起來了。…… 接著轟炸機又往上爬升準備再度俯衝,整個殘忍的過程一直不斷的重複,直到發瘋。」

一位士兵這樣寫道。

法國砲兵立刻停止射擊病臥倒在地上,步兵則被炸彈和戰機的轟然聲響逼退回戰壕, 他們還沒養成在高壓下執行命令的本能,一個法國將軍說:「他們唯一關心的,就是怎樣才能把自己掩避得好好的。只要連續五個小時類似的折磨, 就足以使人的精神為之崩潰。」

果然在德軍狂轟後法軍開始潰退。而讓德國人最高興的是: 他們全國總共只有 10 個裝甲師,如今負責主攻的 7 個裝甲師已經全部度過沼澤森林, 緊接著就是坦克最喜歡的廣闊平原,德軍紛紛從比利時湧入法國—

四天。

艾爾溫‧隆美爾,德軍第七裝甲師師長

法軍目瞪口呆的看著湧上來的德軍。

昔日法國曾經相信固若金湯的邊境, 竟然在不到四天就被擊垮。法國投入大量經費與期盼的馬其諾防線,「竟然變成毫無作用且遭人嘲笑的廢物」(諾曼‧格爾柏,《敦克爾克奇蹟》)

當英法聯軍東北部司令喬吉斯得知德軍已入侵法國時,神情顯德相當落寞。 根據一個副官的說法:

「整個氣氛就好像家中才剛有人過世一樣。 喬吉斯的臉色蒼白的可怕。過了好久才吐出:『我們的防線已經失守,也即將崩潰。』 他整個人呆坐在一張椅子上,突然哭了起來。」

而此時位於巴黎附近的法軍總司令部,聯軍司令甘末林在裡面大聲咆哮。不過這棟建於 13 世紀的幽暗城堡根本不適合拿來執行 20 世紀的作戰任務:法軍的軍用線路爛透了、甘末林又非常排斥無線電,認為這會洩漏他總部的位置。一個朋友曾經去看過這個總部,驚訝的問他要怎樣下達命令。

「傳令兵阿。」甘末林回答。

「那要多久才能把命令傳到前線去?」朋友又問。

甘末林的回答是:「通常需要 48 小時。」

不過法軍總部的命令雖然很難下達到前線,但是卻很方便知會巴黎法軍戰敗的消息。 法國國防部長達拉第接到甘末林的電話,絕望的大喊: 「你說的根本不可能!你大錯特錯!」 月 15 日早上 7 點,距離德國入侵才短短五天,邱吉爾接到法國總理雷諾的電話:「我們輸了…他們龐大的戰車和裝甲車正在湧進來。」

「除非上帝賜與神蹟,否則法軍將被全數殲滅。」

墨里斯‧甘末林,法軍即聯軍部隊總司令

月 20 日,德軍裝甲師距離敦克爾克只剩 10 英里,官兵已經看見遠方一條寬闊的湛藍水帶。戰敗的 40 萬英國遠征軍匆匆忙忙撤退到法北的敦克爾克。一位英軍軍官簡直被眼前景象嚇傻了:

「在多個不同的地點,軍官和士兵都匆忙趕到敦克爾克的報到中心, 其速度之快使人不得不以為,敵軍就在他們背後不遠的地方。……很多士兵沒有上級核准就跑來登船、 而還有更多軍官拋下士兵自己跑來搭船…………當德軍強力猛烈空襲時,那些訓練不足的團級單位頓時就分崩離析, 成為一團散沙……」

就在這個時刻我們來看看,德軍總部的情況。他們現在是不是已經開始開香檳了呢?

不,並沒有,一點也沒有。

打過即時戰略電動的人都知道,如果補給不足而旁邊戰爭迷霧太多時是多麼令人心驚肉跳的事。對德國來說,他們一開始甚至不敢肯定自己只靠 20 萬年青的裝甲軍和 3000 名空軍,是否能戰勝強大的法國陸軍,這場戰役對他們來說,就像一個手持長矛、輕裝上陣的毛頭小子對上一個身披鎧甲、老謀深算的重裝騎士。

一剛開始的勝利的確讓德軍很開心,但是隨著時間慢慢前進,整個境況簡直是順利到了一種毛骨悚然的地步。德軍將領哈爾德說:「元首非常緊張,他對自己的成功感到懼怕;他非常害怕再冒險,他甚至將全權的指揮權都交給現場的指揮官。」

這時的德軍統帥部絲毫沒有興奮的感覺。連古德林都在抱怨,一向非常支持閃擊戰的希特勒,最後反而被自己的勇猛給嚇到了。此時希特勒在裡面大聲咆哮, 痛罵他的將軍正在破壞整個軍事行動,並且處心積慮的想使他的整個戰略受挫。甚至到最後下了一道扭轉戰局的命令——停止前進」命令(Haltebefehl)

Charles Cundall 在 1940 年 6 月畫的《敦克爾克的撤退》(The Withdrawal from Dunkirk)

希特勒在自己的統帥部裡緊盯著地圖,不安的想法在他心裡慢慢增長,到最後變成了一種非理性的偏執。希特勒自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士兵,他永遠都記得自己的部隊在距離巴黎 50 公里左右的地方被打敗。他不敢相信自己裝甲部隊竟然進展如此順利,以至於到了 月 24 ,希特勒親自對德軍前線下達「停止前進」的命令。

至於為什麼要下達這樣的命令、讓德軍失去原本垂手可即的勝利呢?

歷史學者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個確切的定論。

德軍將領史坦因的說法是因為希特勒認為,在德軍如此順利的時刻最重要的不是擴大戰果,而是避免遭受挫敗。因為在這時只要遭受任何挫敗,都能讓已經墜入深淵的法軍士氣再度高漲;另一名將官古德林則說,希特勒下令暫停是因為相信只要靠戈林的空軍就足以阻止英軍從海上撤退,數十萬英國官兵被困在沙灘上成為最完美的人質,接著希特勒就可以迫使英國投降。

有人說希特勒怕這是個陷阱、怕自己的裝甲軍團撐不住、怕經濟撐不住,甚至是希特勒的占星術師建議的。但不管其背後的原因如何,希特勒終究還是下達了這樣的命令,最後終於給予了英國一線生機。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故事 眼看敦克爾克勝利即將到手之際,希特勒為何突然下令中止前進?

神奇海獅紛絲專頁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