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唯輕軌能改變台南市區交通態樣

◎林宜瑾

當政府以宏觀全盤的角度思考公共政策,總要面臨立場不同的社會各領域基於自身專業及經驗的針砭與挑戰,當初的北捷也不被看好、遭受罵名,然時間最終證明北捷這樣的基礎建設之價值。完善基礎建設是歷屆政府的施政之重,希望中央政府堅定意志、全力推動前瞻基礎建設,絕不讓殷切企盼的地方鄉親失望。

關於前瞻計畫軌道建設中的輕軌建設,以台南為例,市府針對兩條輕軌建設-府城橫貫線及中華環線,進行包含都市發展與交通運輸現況、路線方案、運輸需求、工程可行性、營運與財務評估等進行深入研究,確認輕軌建設之於台南發展的重要性,才提出此一方案。

身為代表台南市民的台南市議員,我支持台南輕軌建設的重點有三。其一,「公共運輸沒有供給就沒有需求」,反對台南建設輕軌者批評「台南沒有輕軌的需求」。確實,以台南現況來說,有使用公共運輸習慣者比例偏低,但這是因為眼前台南沒有捷運,沒有便捷的公共運輸系統,市民及觀光客當然很難產生搭乘公共運輸的需求。

唯有擘劃輕軌系統、結合公車路網和T-bike,才有可能健全台南的公共運輸系統,(記者葛祐豪攝)

上述反對者的立場,就是「以台南的現況來否定台南的未來」,拿台南沒有輕軌的現況,來否定未來台南公共運輸發展的可能性;這種批判,從未給台南發展便捷公共運輸系統的機會,對台南相當不公平。

甚至許多天龍人認為,「軌道建設是上個世紀的建設」;而他們之所以這麼認為,也是因為首都圈已擁有綿密的捷運系統,再把國家資源投入其他地區的軌道建設,即為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事實上,台南當然有公共運輸的需要,無奈烤箱太小,這餅怎樣也做不大。在台南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後,市府積極發展公車運輸,單就運輸量成長來看,從2010年的748萬乘車人次成長到2015年的1802萬人次,到2016年更來到2,003萬乘車人次,短短六年內,台南市公車運量成長將近300%,相當驚人。

但公車運輸的發展畢竟有限,大眾運輸的使用者仍多為學生和長輩,唯有擘劃輕軌系統、結合公車路網和T-bike,才有可能健全台南的公共運輸系統,也才能因為便捷的公共運輸,養成市民及觀光客對台南大眾運輸的普遍需求,進而改變台南市區的交通態樣。

其二,正視公共運輸系統對社會弱勢、偏鄉長輩及學童等的必要性。台灣老年人口越來越多,也許有些人比較幸運,有兒女貼心長伴、有富庶經濟聘請專人照護等,但社會上,多數長輩確實有公共運輸需求;沒有便捷大眾運輸,長輩將因難以進行中長距離的移動而失去部份移動自由。

至今,多數人仍不瞭解公共運輸對於社會弱勢的意義,就像筆者在台南市議會的同事中,部份藍營議員抨擊市府每年花三億補助公共運輸,認為經營公車是賠錢生意;顯然這些反對公共運輸者,沒有站在偏鄉長輩的立場思考。

如果沒有市府補助偏鄉公車路線、補助65歲以上老人免費搭乘,不可能有業者有意願上山下海、深入偏鄉來觸及全台南37個行政區的乘客,如此一來,長輩們想到醫院、想和家人團聚、或想出遠門走走等,將付出更高的代價,承受更高的風險,也因此更沒有意願或能力去從事想做的活動。

其三,正視公共運輸「引水效益」下的各項外溢效果。面對市區的壅塞交通、交通廢氣及停車困難等問題,若能建構便捷的公共運輸系統,改善市民及觀光客再台南的交通習慣,將能減少市區塞車時間、市區車輛耗油、減少市區車輛廢氣、舒緩市區停車壓力等,同時,更將刺激城市的經濟活動、營造更有競爭力的觀光環境。

而該些因便捷公共運輸而產生之各種外溢效果,很難在眼前被估算,需要隨基礎建設完竣啟用後,上開效益才能慢慢浮現,且這些效果也無法呈現在公共運輸單位的財報中,因此,上述外溢利多,難以被反對者考量在內,使得反對者未能周全衡平地思考輕軌基礎建設之於台南未來三十年發展的重要性,至為可惜。

就以上三點支持輕軌的理由來看,我們深知健全公共運輸對於城市發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我們也知道,享有綿密公共運輸,不應只是首都圈的權益。即便台南公車運輸近年大有成長,但畢竟有發展瓶頸,特別台南市區等觀光熱點路面狹小,不可能僅靠平面道路的公車運輸。是以,台南這座面對市區交通及空汙難題、加以高齡人口眾多、同時觀光動能又日益成長的城市,絕對有建置輕軌、完成便捷公共運輸網以改善城市交通態樣的迫切需求。

民進黨中常委暨台南市議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